登录注册
亿纬锂能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交流纪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04-27 23:42:42

核心要点总结:

1、收入分拆:2023Q1动力、储能、软包同比基本都实现翻倍增长,环比22Q4基本持平,略有几个亿的下降,主要是价格变动导致,出货量基本没变化。其中:储能23Q1超30亿元收入,同比近+200%,环比基本持平;软包和22Q4基本持平;动力出货量环比基本持平,价格略有下调。23Q1外销占比大概在40%左右。

2、出货及毛利率:动储23Q1合计出货9.2GWh,毛利率基本在16%左右。出货量和毛利率方面,储能会略高一点点。

3、后续排产:Q2从5月份开始有较大变化,5月份会全面恢复生产,Q2排产Q1会有较大提升。

4、消费电池:锂原23年目标还是保持15%-20%增长,消费锂离子电池希望保持50%的增长,小圆柱也希望实现收入增长。整体希望消费电池今年实现不低于120亿元的收入目标。

5、非经问题:绝大部分是产能投资带来的补贴,Q2预计和Q1持平,预计2023年全年每个季度非经差不多。

 

公司业绩情况介绍

1、2022年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115%;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20.8%;扣非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5.81%。其中,2022年Q4实现营收120亿元,同比+120%,环比+28.5%;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22.2%,环比-35.4%;扣非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24.3%,环比-47.3%。

 

2、2022年剔除投资收益等影响,超额完成预算目标,主营业务实现同比+111.8%,动力电池,消费电池85亿元,同比+23.81%,动力储能实现276亿元,同比+176.63%。

 

3、2023年Q1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66.1%,环比-6.95%;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19%,环比+35.1%;扣非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40.7%,环比+18.0%。

 

Q&A

动储业务

Q:23Q1整体收入增速好,核心的板块情况拆分?

A:从Q1收入来看,动力、储能、软包同比基本都实现翻倍增长,环比22Q4基本持平,略有几个亿的下降,主要是价格变动导致,出货量基本没变化。

储能23Q1实现超30亿元收入,同比近+200%,环比基本持平;软包稳定产能贡献,和22Q4基本持平;动力出货量环比Q4基本持平,价格略有下调。23Q1收入结构和22Q4基本一致。

 

Q:Q2的排产情况,4-5月的环比增长情况?

A:Q2从5月份开始较以往有较大变化,材料价格已经趋于稳定,产线调试情况也接近稳定状态,5月份会全面恢复生产,Q2排产Q1会有较大提升。

 

Q:Q1动储电池海外销售占比,全年的海外动储需求占比?

A:从收入构成来看,外销占比大概在40%左右,和去年全年相比是逐步提升,基于两方面,一是储能业务的拓展,第二是动力电池陆续有出口业务。整体看,出口比例接下来会继续稳步提升。

 

Q: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Q2的电芯的价格降幅?

A:Q2环比Q1不会有太大变化,一是因为碳酸锂价格高位的时候我们已经按照低价碳酸锂和客户达成价格锁定协议,不会再进行联动,前期碳酸锂价格高位公司承担的损失,未来客户会有部分补偿;二是部分成本加成的报价模式,目前碳酸锂即使再降,影响也不会太大了;三是对材料的锁定和成本的把控,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

 

Q:未来动力电池客户拓展的方向?

A:乘用车这块,今年目标是市占率达到5%以上,从目前签订的客户情况来看,目标是能做到的。国内以广汽为代表,以及小鹏、合众新势力等都是我们的客户。未来某时间点的目标市占率至少是两位数。

 

Q:目前储能行业的需求变化会影响公司全年出货的目标?

A:需求都还在,前期碳酸锂快速跌价,客户提货时间有推迟,目前沟通下来会逐渐恢复正常,全年储能预期目标不会下调。现在售价有一些调整,我们会通过提升销量来争取收入目标的达成。

 

Q:对锂价的判断,碳酸锂跌价对我们自有锂矿的开发影响?

A:10-15万以内会持续一段时间。自有碳酸锂产能建设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是正常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自用。

 

Q:此前布局了一些材料合资产能,目前看合资产能的投放节奏?

A:投放节奏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四大材料今年陆续会投产,例如和恩捷在湖北荆门的隔膜前两天设备进厂,预计2个月后投产,华友的红土镍矿也是在今年下半年会有产出,基本都没有受到影响。

 

Q:对46大圆柱今年出货的判断和节奏?

A:目前从产线调试和客户认证、订单情况看,和年初说的Q3开始有小批量出货的预期没有变化。

 

Q:Q1动储这块大致的出货量拆分?动储毛利率是多少?

A:动储23Q1合计出货9.2GWh,毛利率基本在16%左右。出货量和毛利率方面,储能会略高一点点。Q1动储比起同行,没有亏损已经很好了。

 

Q:Q2整体排产环比好转,Q2毛利率继续改善的空间?

A:我们希望逐步向好,如果材料端价格不发生颠覆性变化,我们还是希望动储电池毛利率做到6%-8%,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长期净利率。今年首要任务还是提升我们的市占率,不排除我们进行一些比较激进的市场策略。

 

Q:储能产品结构的拆分?

A:大储、户储等都是我们发展的方向,目前我们和主要客户有一些战略协议和大的项目在沟通。今年有40GWh的储能产能可以释放,我们也希望能满产满销。

 

Q:对未来资源端的布局规划?

A:侧重在锂矿资源这块,有合适的标的也会积极争取。

 

Q:在动力电池的客户供应链里的占比会提升吗?

A:未来几个月的装机量等数据可以看到亿纬锂能的位置,今年目标至少做到5%以上。

 

Q:储能Q1毛利率比动力好一些,是因为价格调整缓慢一些导致的吗?往后看储能盈利能力?

A:储能盈利比较稳定,储能和动力略有差异,储能更多是项目制,长时间内价格不会发生变化,材料下行和稳定阶段,对电池阶段是利好,进入良性循环阶段,未来还是会回到生产的本质阶段,提升我们的良率和OEE。

 

Q:储能560K产品客户验证情况?

A:560K荆门60GWh还在基建阶段,产能要到24年年底才能出来。

 

Q:大圆柱目前的良率和爬坡情况?目前的交付情况?

A:不止大运,客户验证都很顺利,样品已经交付了20多万只,验证结果明显优于同行,我们还是持续按照项目的节奏进行,目前进展顺利。

 

Q:Q1动储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没有很好的展现,原因是原材料的库存周期导致的还是溢价能力没有想象中的强?

A:按照生产周期来看,可以看下我们和同行的存货周转天数,22全年是72天,Q1是79天,70-80天是正常的生产周期,现在的出货成本是Q3或者Q4就形成的,材料降价对电池业务利润的贡献有一定的延后性。

看材料厂的利润不能只看Q1,要看长周期的协同,只是节点不同,材料高位拿到高利润,材料价格下行适度让利电池厂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材料价格继续上行是恶行循环,现在上游材料让利一部分出来,让各个环节获取一定盈利是正常行为,未来和上下游的价格疏导工作会持续展开,大家要一起往前走。

 

Q:海外储能的盈利会明显拉动盈利能力,但是我们体现的不强?

A:客户的分布导致这样的结果,虽然我们极力开拓欧美的储能市场,但是目前还是和国内头部合作为主。23年储能产能逐渐释放,会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我们自己觉得会促进储能业务逐渐向好。

 

Q:海内外储能毛利率的差异?

A:没有必要单独看毛利率的差异,目前还是优先保国内需求。

 

Q:动储的产能利用率以及今年产能的投放节奏?

A:Q1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产销率在90%以上。产能投放Q1略有放缓,Q2会逐步加快。

 

Q:我们大圆柱是通过标准品策略打开市场,还是基于订单进行定制化开发?

A:是以我们的技术为基础,给客户做一些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的提供,让客户选择,我们不会盲目追随客户,是协商开发的情况。即使尺寸调整,也是微型改造和换模,有些产品是可以共线生产,也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消费电池业务

Q:电动工具需求不太好的情况下,小圆柱电池今年会采取激进的价格策略吗?

A:Q1出货数量环比基本持平,价格略有下调,起到促销的作用,但是我们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市场策略,是我们一贯的标准。产能Q1确实没有达满,5月份产线会全面的跑起来。

 

Q:消费电池今年的收入情况,锂原电池今年的毛利率情况?

A:消费电池:锂原还是保持15%-20%增长,消费锂离子电池希望保持50%的增长,小圆柱是我们主打产品之一,也希望实现收入增长。整体希望消费电池实现不低于120亿元的收入目标。锂原电池也受碳酸锂价格影响,我们做了持续让利行为,Q1毛利率确实比去年Q4略有1-2个点的下滑,现在看成本趋于稳定,毛利率预计会逐步修复。

5月开始,公司生产会全部恢复,销售反馈也逐步向好,有信心2023年实现既定目标,动储电池以市占率为目标,消费电池盈利逐步修复,为动储业务保驾护航。

 

Q:小圆柱电动工具电池有感觉到下游客户在Q2需求恢复吗?

A:不光只是电动工具,整个消费板块,我自己昨天也和销售请教,目前反馈来看,整体逐步向好,细分领域订单逐步在增量,接下来各个消费电池产线都会逐步复产、甚至满产。需求还是在的,只是有去库存的周期,这些因素正在逐步消除。

 

其他

Q:少数股东损益Q1接近1.6亿元,表现较好的原因?

A:少数股东权益大部分构成是软包电池及其他,其次软包电池的良好表现是基于公司高质量的生产,持续2年在主机厂这里得到100分的好评,报价方面,客户也允许一个合理的利润率,其次,我们通过质量能力提升节约的利润是对公司最直接的贡献。

 

Q:拆一下Q1非经的构成?Q2的非经预计?

A:绝大部分是产能投资的市场成本、人工培训、研发费的补贴等。Q2预计和Q1持平,预计2023年全年每个季度非经差不多。补贴能够兑现的前提还是公司需求按时按限完成产能建设、产线爬坡投产等。

 

Q:思摩尔Q1情况以及全年的指引?

A:思摩尔Q1已经发布了业绩指引,同比-49%,主要原因系产品结构的变化,还有就是期间费用的增长导致,相对应我们的投资收益也有下调。对全年指引我们不太清楚。从关联交易看,他们采购我们电芯较去年有较大增长,也在持续做新领域新产品开发,我们还是坚定看好思摩尔的,我们只是财务投资,不参与日常经营。

 

Q:思摩尔有股权变更计划?

A:之前公告过,万一需要资金周转,会有小部分的减持。

 

Q:Q1补助很高,往后看是有部分是维持吗?

A:绝大部分会维持。要结合公司产能建设和爬坡的进度,明年要是节奏不发生调整的话,补助还会有。

 

Q:Q1报表也披露了1.59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Q2的资产减值损失预期?

A:存货规模看,净值是有7亿元的渐少,存货的金额是一个正常生产的状态,45天的生产周期,30天的停置期。1.59亿元减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计提的,Q2材料价格不会大幅变化的话,这部分影响就比较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亿纬锂能
工分
6.2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