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中国广核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5-14 21:43:31

会议要点

1、公司概况与核电发展规划

· 公司目前拥有27台在运机组,装机容量占全国50%以上;在建机组11台,合计装机容量约4038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44%-45%。

· 核电在全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中的占比目前较低,分别为2%和5%。预计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将达到全国发电量的10%,届时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可能达到1150万千瓦。

· 公司预计每年将获得核准的8到10台新核电机组中的3到4台。

2、分红政策与一季度业绩

· 公司有2021至2025年的分红规划,2023年建议的分红金额为每股0.094元,同比增长8%,分红比例约为44.26%。

· 2024年一季度,公司管理的所有机组上网电量为518.1亿瓦时,同比增长1.83%;营业收入为191.82亿元,同比增长4.88%;扣非后净利润为34.83亿元,同比增长0.17%。

3、建安业务与核电业务

· 建安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由于集团内外核电业务量的增加,尤其是石岛湾和苍南的业务量增长。建安业务毛利较低,与一般建筑业务相当。

4、市场化电价与政策

· 2024年核电市场化交易电价基本维持在标杆价附近,各地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广东省市场化交易电价不再有优价满发政策,市场化比例有所下降。

· 广西省核电市场化交易电价政策调整,从固定电价回收变为按比例补偿,旨在维持核电电价稳定。

5、核燃料成本与供应

· 公司与中广核矿业无直接交易,而是与中广核矿业的母公司签订燃料组件合同。燃料组件价格以固定价为主,现货价格波动对公司影响有限。

6、电力市场与消纳

· 火电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化交易价格大幅折让的可能性较小。核电占比较小,电力冗余对核电消纳影响不大。政府对核电消纳有明确政策支持。

7、大修安排与新机组投产

· 大修安排主要考虑机组运行规范和技术要求,一季度节假日多,大修较多。新机组投产预期在上半年,具体月份未披露。

8、同位素生产与台山核电

· 中广核机组为压水堆,不生产同位素。台山核电去年大修费用已在去年计入,今年无额外费用。

9、财务费用与增值税返还

· 财务费用下降得益于去年的债务重组和LPR基准利率降低。增值税返还情况取决于各地财政状况,公司持续与政府沟通。

10、市值管理与资产注入

· 市值管理关注企业价值创造、增长能力、科研投入、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资产注入方面,惠州机组已达五年承诺期,公司将逐步推进相关工作。

11、资本开支与核电核准

· 2024年资本开支预计为300多亿,不包含资产注入。核电核准节奏预计保持稳定,每年8到10台。

12、可交换债与股东减持

· 股东发行可交换债,转股价格定为4.25元,对公司影响不大。股东可能出于资金筹划考虑,具体情况不明。

Q&A

Q:公司目前的运营和在建机组情况如何?

A:公司目前拥有27台在运机组,装机容量占全国的50%以上。同时,有11台在建机组,使得在运和在建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约4038万千瓦。总体来看,在建和在运的装机容量占全国的44%至45%。

Q: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A:目前,核电在中国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相对较低,装机容量占比不到2%,发电量占比不到5%。根据河南行业协会的预测,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预计将达到全国发电量的10%。预计到2035年,全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可能达到1150吉瓦左右,是目前的三倍多。

Q:公司在核电审批和建设方面的预期是怎样的?

A:目前,核电审批保持常态化审批节奏,2022年和2023年每年都核准了10台机组。为了达到2035年的目标,每年需要核准8到10台机组。中国广核预计在未来核准的8到10台机组中,可能获得3到4台的核准。

Q:公司的分红政策及其2023年度分红建议是怎样的?

A:公司有一个2021至2025年的分红规划承诺,计划在2020年分红比例的基础上保持分红比例的持续增长。2023年年度建议的分红金额是每股0.094元,比上年增长了约8%,分红比例接近45%。

Q: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如何?

A:2024年一季度,中国广核管理的所有机组(包括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的上网电量为51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营业收入为191.82亿元,同比增长4.88%。规模净利润为36.04亿元,同比增长3.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83亿元,同比增长0.17%。

Q: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建安业务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利润情况如何?

A: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建安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集团内外的核电业务量增加,特别是石岛湾和苍南地区的业务量增长。由于去年海丰业务逐步减少,今年业务量的增加导致建安业务收入显著增长。然而,建安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与一般建筑业务相当。

Q:核电业务与风电业务相比,哪个更有优势?

A:询问了核电业务与风电业务的比较,但与会者未提供具体回答。

Q:公司核电业务的电价拆分情况如何?

A:2024年,中国广核的核电业务电价基本维持在核电标杆价附近,市场化交易的均价也在火电标杆价之上。各地核电结算价没有显著变化,广西去年的核电结算价较高,但今年政策调整后回到了核准价附近。福建和辽宁的核电业务主要按照基本定价进行市场交易,广州地区也维持在核电标杆价附近。

Q:广东省今年取消油价秒杀政策,对市场化电价有何影响?

A:取消油价秒杀政策对市场化交易定价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市场化交易电价一直在标杆定价之上。之前20%的电量提取价差的做法在市场化交易电价高于标杆定价后已不再适用。市场化比例会有所下降,去年广东省市场化比例约为38%,今年一季度降至21%。

Q:广西地区核电电价政策变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广西地区的核电电价政策发生了变化,从固定电价回收变为按比例补偿。市场化交易的均价与给定的参考价(即核电的核准电价)之间的价差将被用来计算补偿。政策旨在保持核电市场电价在给定价格附近波动,既不希望有超额收益,也不希望电价过低。

Q:公司核燃料成本将如何变化,以及海外工业的长期油价波动是否会较小?

A:公司并不直接与中网和矿业进行交易,而是与其母公司中广和右业签订燃料组件合同。公司主要关注燃料组件的价格和供应稳定性。目前的燃料合同主要以固定价格为主,现货价格波动对公司影响有限,因为合同价格基于固定价,可能会有基于现货波动的上浮或下浮,但总体上以固定价为主。

Q:电价溢价状态下,公司向上弹性是否有限,以及在电力冗余情况下,公司是否会面临满幅度折价的风险?

A:火电成本相对较低,目前煤炭价格稳定在每吨800元左右,火电燃料成本大约三毛钱,加上固定成本如折旧和人工,总计约四毛钱。因此,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市场化交易价格大幅变动的可能性较小,这为电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Q:电力冗余情况下,公司的销量和电价将如何受到影响?

A:核电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占比较小,对消纳影响不大。除非经济特别不佳导致大规模电力冗余,否则不太可能出现电力特别冗余的情况。此外,中国作为资源不太丰富的国家,政府层面对核电消纳有基本保证,包括在文件中明确提出的多发满发机制,以及对核电交易的一定程度的收益保障。因此,核电的消纳总体上是有保证的。

Q:关于公司大修天数的安排及其对业绩的影响?

A:公司的大修安排首先遵循机组运行规范和技术手册要求,通常每18个月进行一次大修。由于一季度节假日较多,用电量相对较少,公司倾向于将大修安排在这个时候,以减少对运营的影响。此外,大修的安排也会考虑到填补用电低谷期,而三季度用电高峰时大修则会减少。

Q:关于新机组投产的时间和预期?

A:马四号机组已在四月份并网,预计从并网到商业运营大约需要两个月,因此上半年投产没有问题。具体的商业运营月份将在本月或下月进行披露。

Q:公司是否有生产同位素或核素的计划?

A:中广核的机组主要是压水堆类型的机组,据目前了解,这类机组不太适合生产同位素。而秦山核电站因为是重水堆,技术上能够生产同位素。

Q:台山核电去年大修费用是否已经完全确认,以及今年是否会对业绩产生影响?

A:台山一号机组去年的大修费用已经在去年确认,今年不会再有额外的大修费用计入。

Q:今年台山核电的盈利预期如何?

A:去年台山核电因为大修导致亏损约17亿。今年的盈利情况将取决于一号机组的运行情况和二号机组大修的进展。二号机组大修预计需要约三个月,比一般机组大修时间要长,这是由于台山核电作为全球首个EPR项目,系统较多,加上首次大修的额外因素。

Q:今年公司是否有财务费用的压降计划?

A:去年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和利率转换实现了财务费用的压降。今年随着LPR基准利率的降低,预计财务费用还有下降空间。

Q:今年增值税返还的情况如何预期?

A:增值税返还情况取决于各地财政状况,公司一直在与各地政府沟通以确保返还进度。去年的返还进度符合预期,今年的具体返还情况还需根据后续的财政状况和政府沟通结果来确定。

Q:公司是否有市值管理的方案或方向?

A:(由于与会者未听清问题,未提供具体回答)

Q:关于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目标是什么?

A:市值管理并非新概念,但近期目标变得更加细化。国资委提出的方案强调了对上市公司的考核,包括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增长能力、科研投入、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和沟通等方面。公司一直在推进稳定增长,并且认为优质的核电资产将有助于实现与股东和资本市场的共赢。市值考核方面,公司认为只要做好价值创造,就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Q:资产注入的进度和计划如何?

A:惠州机组按计划应在五年内注入上市公司,目前已接近五年期限。苍南项目则要到明年才满五年。公司希望按时间要求逐步推进资产注入工作,考虑资金、负债情况以及资本市场环境来制定技术方案。目前,资产注入的可能性较大。

Q:公司披露的300多亿资本开支是否包含资产注入部分?

A:披露的300多亿资本开支不包含资产注入部分。这个数字是公司整体的资本性投资计划,包括备用金等预算内项目。实际资本开支与预算之间会有差异,因为预算需要考虑充足。

Q:公司对核电项目核准的准备情况如何?

A:2022年核准了10台核电机组,2023年也核准了10台。根据核能行业协会的预测,到203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可能达到8%,2035年达到10%,2060年达到18%。目前的核准节奏预计将保持稳定,每年8到10台的水平。公司已向国家部委推送多个项目,包括苍南三四号机、陆丰一二号机和招远一二号机,正在等待国家审批。

Q:股东办理可交债的考虑是什么?对公司有何影响?

A:股东广东国资委发行了可交换债,涉及公司约1%的股份。具体考虑不详,但对公司影响不大。可交债的转股价格设定较高,可能是股东基于自身经营和资金筹划的需要。股东在董事会中有董事席位,预计会保留,因此对公司运营和决策影响有限。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广核
S
中国中铁
工分
0.5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