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冠盛股份固态电池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4-10 20:51:22

会议要点

1. 冠盛股份固态电池发展与市场定位

公司投资固态电池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利用公司在汽车售后市场稳健业务和充沛现金流。

 

公司在海外市场有深厚渠道壁垒,与固态电池市场相似,需要自由品牌和本土化服务团队。

 

公司与东驰能源合作,看重其技术储备和专业团队,谢海明教授在聚合物固态电池路径上的研究。

 

合资公司中,冠盛股份持股70%,东驰能源技术入股30%。

 

2. 项目进展与投资

项目总投资约十亿人民币,冠盛股份计划投入5-7亿自有资金,剩余资金通过自营方式补足。

3. 技术路径与市场趋势

公司研究主流半固态技术路径,认为聚合物路径最有可能快速产业化。

 

预计半固态电池在2028-2029年前复合增长率超过60%,全固态电池在2030年左右开始替代半固态。

 

4. 产品特性与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主打高安全性和长循环次数,适用于储能市场。

 

半固态电池充电效率与液态电池相当,储能电池不需要快速充放电。

 

聚合物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主要变化在于电解质不可燃,工作温度范围宽。

 

5. 材料采购与合作伙伴

科技材料外采,电解质和隔膜通过半成品外采后自制。

 

与东驰能源深度合作,东驰能源在动力电池上有储备,与主机厂有深度合作。

 

6. 资金安排与未来计划

公司目前无二级市场定增融资计划,自有资金和转债资金足以覆盖固态电池项目。

 

公司关注固态电池市场热度,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将进一步讨论。

 

7. 主业情况

一季度主业增速良好,具体情况待一季报发布后公开。

Q&A

Q: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上的投资和研究情况如何?

 

A: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上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硫化物技术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苛刻,成本高,产业化落地尚需时日。氧化物技术在材料端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但已有部分落地。聚合物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路径,公司已在该路径上积累多年经验,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预计中式线将很快实现量产。

 

Q:半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和公司的产品规划是怎样的?

 

A:公司认为半固态电池在2028年和2029年之前的复合增长率非常高,预计超过60%。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固态电池技术将开始逐步落地并替代现有的半固态技术。公司的产品规划包括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市场,主打高安全性和长循环次数。

 

Q:公司的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技术有哪些优势?

 

A:公司的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电解质不可燃,通过了严苛的针刺实验。此外,该技术路径下的电池循环次数可达1万次,意味着在每天充放电两次的情况下,电池寿命可达近十年,这对于储能电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公司还储备了准固态三元技术,实验室阶段的能量密度已达到420瓦时每公斤,尽管尚未产业化,但显示出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Q: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中最难攻克的问题是什么?

 

A: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中最难攻克的问题是离子电导率,特别是在全固态技术路径上,界面接触的触点极其有限。半固态电池因为保留了10%到25%的液态电解质,所以在电解质配方上解决了界面问题,离子电导率与液态电池没有本质区别。

 

Q:半固态电池的快充性能和安全性如何?

 

A:半固态电池的快充性能可以保持在20%到25%的电量,快充性能与液态电池相当。在安全性方面,半固态电池有质的提升,电解质本身不可燃,能够通过严苛的穿刺实验,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

 

Q: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的充电效率如何?

 

A: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的充电效率与液态电池相比没有太大提升,目前能做到大约3.2C。储能电池不需要非常快的充放电,而准固态单元技术路径的充放电效率会更高,主要针对动力电池或特用电池领域。

 

Q:聚合物电池的技术路径和电解质成本如何?

 

A:聚合物电池的技术路径是通过紫外光聚合技术实现的,隔膜材料上会做一些技术调整。聚合物电解质的成本大约在100到110元之间,与液态电解质的成本相比没有显著提升,液态电解质成本大约在70元左右。

 

Q:硫化物和氧化物电解质的成本和生产复杂性如何?

 

A:氧化物电解质的成本在2000到5000元每吨之间,而硫化物电解质的成本更高,大约每公斤需要两三万。硫化物电解质的生产复杂性最高,因为它使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可能与其他技术路径不同。

 

Q:公司采用的聚合物原材料类型是什么?

 

A:公司采用的是紫外光聚合技术进行聚合物电池的生产。

 

Q: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复合技术如何避免热失控?

 

A:通过使用固态电解质和处理剂,并通过紫外光照射进行复合,新型电解质本身不可燃,与传统液态电解质相比,不会出现热失控反应。

 

Q:固态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及其效率如何?

 

A:固态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度至55度,在-20度时仍能保持82%的电池效率,而在55度时能保证92%的电池效率,这比传统技术路径更具优势。

 

Q:公司是否有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定增融资来补充固态电池项目的资金?

 

A:目前没有定增融资的计划。公司账上自有资金约12亿,加上转债资金超过5亿,足以支持固态电池项目。未来是否会有进一步布局,将根据项目进度和市场情况进行考量。

 

Q:半固态电池的集流体和预警材料是否有变化?

 

A:目前集流体仍采用传统材料,没有变化。预警材料方面,使用的是传统石墨,半固态电池在材料上没有做太多调整,这也是成本没有大幅提升的原因。

 

Q: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储备和未来迭代路径方面有哪些计划?

 

A:公司拥有多种技术储备,包括使用纯金属锂替换负极、硅碳等考虑。技术路径已相当成熟,但最终投放市场时还需考虑成本和市场竞争环境。目前整固态电池尚未进入投产阶段,因此尚未规划具体使用哪种技术路径。

 

Q:公司目前的材料采购情况是怎样的?是否有特殊的外采材料?

 

A:科技材料等成熟材料我们会通过外采获取,因为价格透明且供应链完善。电解质和隔膜我们会通过半成品外采后进行加工自制。

 

Q:公司与东驰新能源的合作情况如何?东驰新能源的电池产品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是否已经量产并商业化?

 

A:我们与东驰新能源有深度绑定的关系,持有其母公司约7%的股权,并在合资公司中持有70%的股份。目前主要瞄准海外户用储能市场,技术路径是磷酸铁锂的半固态。东驰新能源在中试线投产前已与多家主机厂有过深度合作,但具体订单情况目前保密。

 

Q:公司在储能市场的主要优势是什么?能量密度和传统业态相比如何?

 

A:我们更注重循环次数而非单纯的能量密度。海外市场人力成本高,频繁更换电池会增加用户成本,因此我们主打高循环次数,同时保持与液态电池相近的能量密度,以降低综合使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Q:公司在隔膜技术上有哪些变化和特点?

 

A:我们的隔膜采用柔性材料,并做到超薄,厚度约为20微米,解决了电解质膨胀问题。这与其他技术路径不同,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Q:公司与东驰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多久?对谢教授团队的评价如何?

 

A:合作建立于去年,我们与谢教授团队接触已有一段时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非常质朴和接地气的印象,尽管我们还未亲自参观过长春的产业基地,但对他们的专家团队印象非常好。

 

Q:固态电池的应用趋势和量产时间点是什么?

 

A:固态电池的关注度很高,近期有主机厂新车发布使用了半固态电池技术。我们预估聚合物电池技术路径最早实现产业化落地,目前看来确实如此。氧化物技术路径也有一些产业落地案例。从今年开始,半固态电池的发展元年,预计到2028-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Q:合作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材料厂有哪些?

 

A:正负极材料方面没有本质调整。在电解质和隔膜材料方面,核心技术主要在隔膜材料上。由于涉及保密条款,不方便透露具体的供应商信息,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查询。

 

Q:与一汽和东风的合作验证进展如何?

 

A:中汽能源与一汽有深入的合作基础,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也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已经向一汽提供了样品,并通过了技术论证。与东风的合作尚未全面展开,具体细节不便多谈。

 

Q:一季度主业增速如何,对二季度和全年增长有何展望?

 

A:一季度主业情况非常不错,可以用“开门红”来形容。具体数字将在一季报发布后公开,目前不便透露。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冠盛股份
工分
3.9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