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帖,请多指教
对半导体行业有深入了解,长期跟踪科技渣男
这次有些许感悟,也深感行业出现的巨大投机机会,特发此文,跟大家交流分享
露笑科技——未来两年确定性最强的十倍股
露笑科技的上涨逻辑,网上各种解读,但是基本上没有说清楚的,甚至还有人说是瞎炒作,看的哭笑不得
本文是科普扫盲,也是给露笑正名
1、第三代半导体与碳化硅
第三代半导体包含碳化硅、氮化镓、氮化铝、氧化锌等等
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领域就技术成熟度而言,碳化硅是这些材料中最高的,是宽禁带半导体的核心
SiC器件和电路具有超强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一直受业界高度重视,目前形成了美国、欧洲、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为什么重视第三代半导体
(1)全球都处于初期,大家距离起跑线不会太远
(2)三代半导体的难点不在设备而在工艺,工艺具有偶然性,也就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3)投资金额相对小,可以多点开花,最终看谁突围而出
3、行业空间
2018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3.9亿美元;
预计到2027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30倍市场空间
这里面最重要拉动需求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电动车也是我长期跟踪的行业,空间非常大
4、碳化硅产业链
主要分为衬底,外延,设计,制造,封测
科普一下碳化硅器件的制备过程:
先是将籽晶放到生长炉制备晶体,多次工艺后加工成碳化硅衬底,在衬底的基础上做SiC或者GaN外延,然后再设计、制造、封测后,形成最终成品
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是第一步,衬底
衬底难点在于,对高温的控制,2500度下,晶体容易出现缺陷
衬底也是整个产业环节,成本最高的,占总成本的47%左右
其次是外延,占比23%左右,两者加起来70%
本文主要讨论三代半导体中,最最最重要的——衬底
5、碳化硅衬底的种类
功能性划分:半绝缘型和导电型
半绝缘型,主要用于大功率的射频器件,比如5G基站
导电型,主要用于硅高压大功率期间,比如新能源车上的碳化硅MOSFET
从行业前景看,导电型未来的需求更大
尺寸划分:4寸 6寸 8寸
目前主流是这几种,尺寸越大,难度呈现几何上升,价值也越高
6、产业格局
国外:Cree(美)、II-VI(美)及Rohm(日)
全球领先的巨头,也是最早研发SiC的,目前工艺普遍在6英寸晶体,8英寸晶体研制中
其中美国的Cree垄断了70%的产能,且大部分都是签订5年长协,长期被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罗姆等深度绑定;同时Cree也是三代半导体的全球绝对霸主,拥有从衬底、外延片到器件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国内:山东天岳、天科合达
这两家都是做碳化硅衬底的,但是目前只能做半绝缘体衬底,做不了汽车用的导电型,并且量产的都是4英寸
也就是说:
在三代半导体最核心的衬底这个领域,国内相对是空白的
导电型,没有,半绝缘型,只有4英寸,6英寸还无法量产
(网上说露笑是国内碳化硅衬底首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天岳和天科合达早就能做衬底了,只是做的是小尺寸的半绝缘型,大尺寸的只有小批量产能,无法量产。应该说露笑是国内首家具备量产6英寸导电型衬底能力的公司,更为合适)
去年8月份的项目,进度极快,现在已经开始建厂房,并且送样给了比亚迪测试
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是我国三代半导体进展的里程碑,也是国产替代的里程碑
业内的朋友去了露笑的厂房参观,非常激动和兴奋
等消息吧,距离官宣不会太远
8、估值测算
对于半导体行业,通常有两种估值法,PS和PE
PS主要用于前期研发型,还没产生利润,譬如当年爆炒的沪硅产业,很多人不理解怎么能炒作的那么疯狂,一方面是在风口,获得溢价,另一方面就是市销率估值
合理PS为40倍,所以即使现在半导体不在风口了,沪硅的PS依旧保持在30-40之间,但是如果用市盈率去算的话,可能无法理解
PE主要用于产能稳定,行业成熟,业绩持续输出型,譬如封测,目前合理PE在40左右
山东天岳,即将上科创板,也是做碳化硅衬底的,主要是半绝缘型
看下财务数据:(导电型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还没形成利润,可以用PS法去估算
去年主营业务收入3.5亿,按市销率40倍估算的话,估值可以到140亿
同时天岳的上市也会刺激三代半导体的炒作
再来测算露笑科技
一期产能彻底释放后,24万片导电型6英寸碳化硅衬底+5万片外延片
目前6英寸导电型衬底价格为7000元左右
24万片,创造的营收为16.8亿元
净利率目前还不太好推算,关系到露笑的工艺和良率
如果用PS估值:
仅碳化硅衬底收入,对应的市值为16.8*40=672亿
(这还不算外延片的营收)
对于科技型企业,这是从0到1的质变
从默默无闻,到跻身国内三代半导体材料前三乃至龙头
从百亿级跨向千亿级
9、潜在风险
(1)产能不及预期
这点还需要持续跟踪,目前进展是比较顺利的
这个月厂房建设完毕,9月份开始量产
产能估计是逐步释放,项目分三期,目前是第一期落地,明年二期三期释放后达到预期产能
(2)产品良率
国外在60%以上,国内40%,能保持这个水平的话,成本端的控制就会比较理想
产品本身是没问题的,已经通过了比亚迪的测试
接下来密切关注良率数据
总结:露笑是一个值得长期跟踪的标的,绝非胡乱炒作。
如果这次能实现6英寸导电型衬底的量产,那么无疑会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极大拉近与全球顶尖企业的差距,为实现国产替代迈出重要的一步!
第一次发帖,麻烦大家点一下左下角的“有用”,鼓励一下,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