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年新增专项债中划拨8000亿,共计5年(今年已经划过),总额4万亿;
3)2029年以后到期的棚改隐债2万亿,按照合同偿还。地方通过土地收入或者城投自有资金统筹。
这个力度算不算大?超不超市场预期?看到网络有一段点评...超dy预期,持平游资预期,低于机构预期,鉴于现在机构不是人,所以平均下来是超预期...
虽然是个逗乐的段子,但是从侧面来说,也反应了目前市场预期是混乱且分化的,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一致预期。其次是大部分股民会被外媒的小作文把预期吊的非常高,但实际真是如此吗?
前几天有不止一个信源说,除了新增6万亿化债,可能啥都没有...甚至上周一就有部分资金提前知道了这事儿,导致消费板块那天都被砸的稀里糊涂,但很快又创出了新高,这时候轮到砸的人懵逼了。
所以咱们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相比较那些睁眼说瞎话的小作文,甚至是预期有消费和地产政策出台(实际上后面大概率会有,但不是现在)。政策口径确实算不上超预期,但是态度和诚意摆在台面上。
要知道程序是一步步走的,牌也是一张张打的,你也很难说现在的政策太过保守。更别提已经三权合一的对岸还没出招,咱们如果轻易的摊牌,那反而有点不合时宜,留有希望比冰冷的数字更值钱。
况且,从各渠道的反馈来看,大部分的主流机构对本次的预期也就是停留在聚焦化债,更多的增量政策得等到年底的会议或者明年的两会。
再说点乐观的,无论发多少钱,人家起码符合预期,就是明确的发钱了。发的什么钱?是置换地方的隐性债务。这些隐性债务,虽然是地方债务,但也是地方企业的根。
懂行的都明白,地方财政支出的背后,意味着地方企业就得接活干活,但这钱不是现结的,一般都是按照工程进度和验收情况分批给,没钱给就形成了债务,企业垫资干活还拿不到钱。
拖得越久,问题越大。那么这次发钱了,隐性债务这个链条,地方缓解了债务,那么企业大概率就能第一个拿到钱,企业能拿到钱,缓解一些上下游应收和负债,对盘活实体经济、就业和消费都有大好处。
引用一句话,我们越是身在局中,往往会高估了短期的政策力度,又低估了长期的政策决心,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
对接下来的市场,最重要的宏观周(美村大选和会议)都已经尘埃落定,下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最快也得等到12月的会议,中间会迎来一个多月的消息面空窗期。
在这个空窗期里头,场内场外的资金就真正要在真刀真枪上见真章了...觉得利好落地是兑现,或者是觉得不及预期要跑路的,肯定会有。觉得符合预期,还会继续加码的也会有...以及那些等着事件落地下场加仓的机构。
所以下周市场会出什么招,有可能会决定这一个多月的整体偏好,是快速消化a50和中概股大跌的影响后,直接低开高走?还是顺势做个回踩,继续上攻?再或者是其他的走势。
板块偏好和市场风格之间的表现又是如何?可以先好好观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