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聊中航的one-step battery。看电池的材料除了自己公司的公众号NE时代,还经常看高工锂电、知化汽车还有朱校长的汽车电子设计。(声明:除了NE时代是自家公众号有广告的嫌疑,其余三家都是良心推荐)
https://www.gg-lb.com/art-43556.html,这是高工锂电的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TJFgcHewIb5AbQs4AdvAQ,这是朱校长汽车电子设计的链接。
大概介绍下中航锂电,最大的客户是广汽、长安,印象中刚开始合作最紧密的也是广汽。国内属于二线电池企业,主要产品是方形,三元、铁锂都有。上市公司成飞集成持有一部分股份。
好了说重点。
一、中航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2021年电芯能量密度280-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225-240,这么一算成组效率80%。快充方面5分钟200+公里,朱校长测算应该在3C以上(这个我猜应该是和广汽巨湾技研合作的)。
达到这一目标,从材料上来说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预补锂技术)是必须的,同样的新型锂盐LiFSI也是必须的。3C以上的快充,负极里边硬碳的用量应该也不低。
80%的成组效率,结合中航锂电发布的视频材料来看,也是CTP的方案,不过看起来和蜂巢的L6比较类似,兼容590的设计,比比亚迪的要短。
二、方壳包软包。和比亚迪、蜂巢一样,中航锂电也采用了铝方壳包软包的方式来实现大电芯的制作。工艺也采用了叠片。由此看出,单纯拿方形做大电芯技术上还是有难度的。因此采用了软包变形这种模式。不过这也给我们这种做数据的从业人员带来的难替,这到底是方形还是软包呢?左上为比亚迪刀片,铝塑膜供应商是紫江企业,右上是蜂巢,最下边是中航锂电one-stop。铝塑膜的供应商也比较少,我了解到的新纶新材也不错,紫江和比亚迪合作也挺好的。
除了铝塑膜,叠片工艺也将大量的应用,当然完全替代卷绕我觉得不可能。可以关注下相关的设备供应商。
最后,时至今日锂电的方向我觉得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但总体来说已经接近极限。不过何种电池类型,大电芯依旧是长期的方向,模组的存在感也会越来越低。现在蜂巢、比亚迪、中航锂电都推出了类似的大电芯的方案,后边就看宁德、国轩、亿纬锂能、包括瑞浦跟不跟了。但我依旧对高能量密度中硅碳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方壳包软包的能不能解决持保留意见,这块可以看看后边各家的最新进度。不过我还是比较看好铝壳+软包的组合方案的。
关于圆柱是我一直比较看好在高比能电池应用的一个技术方向,原因也很简单,含硅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我认为圆柱是最适合的,高镍+含硅负极+圆柱我认为会成为一个组合,配合CTP或者大模组的方案,在长续航车型上还是有应用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