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极是电堆里氢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场所,它由催化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及密封结构组成,被誉为燃料电池的“芯片”。
一个电堆大概有3、400片膜电极,不仅成本占到电堆的60%以上,其性能更直接决定了氢燃料电池的应用表现。
长期以来,由于新型膜电极量产制备技术被美国、日本等相关企业垄断,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成为制约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卡脖子”难题。
武汉理工氢电打破了这一局面。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膜电极研发生产的企业,早在2006年,武汉理工氢电就致力于燃料电池零部件——膜电极(MEA)的技术自主化和大规模产业化。与武汉理工大学潘牧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低铂、高效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并在武汉经开区进入规模化产业应用。
与传统膜电极相比,武汉理工氢电的CCM型膜电极,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均大幅提升,膜电极使用寿命增加到18000小时,贵金属铂的用量反而从每平方厘米0.8毫克降至每平方厘米0.4毫克,“这大大降低了燃料电池电堆的生产成本,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武汉理工氢电还自主开发了国内首条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将膜电极从最初的单片生产升级到自动化生产,年产能提高5倍以上。2019年6月,基于该成果的产线建成投产,累计销量突破200万片,产品占据国内自主燃料电池市场主要份额。
目前,武汉理工氢电已成为全球第5大膜电极生产商。自主开发的CCM膜电极,2007年获得美国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公司的认证,成功打入美国市场,为沃尔玛、亚马逊等大型仓储基地装备了数万台燃料电池物流叉车。此后,又相继拓展到德国、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展示了国产膜电极的竞争力。
电解氢-----专用PEM电解水膜电极
除了在车用膜电极领域保持领跑外,近年来,武汉理工氢电不断拓展产品范围,自主研发面向制氢领域的PEM电解水膜电极。
作为未来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氢能产业远不只有“用”氢的环节,上游“制”氢也同样重要。根据预测,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
“这为可再生能源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发展带来契机,而膜电极,正是PEM电解水制氢设备中的重要部件。
明年膜电极产能将扩大5至6倍
凭借深厚技术积累,站上氢能“风口”的武汉理工氢电正迎来快速发展。“未来两个月的订单已全部排满,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90%。”
武汉理工氢电还正抓紧打造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零部件产业基地。投资2亿元的新基地将于年内启动建设,明年年底正式投产。新基地占地约30亩,将上马两条自动化膜电极产线,既可生产车用膜电极,也能生产电解水膜电极。达产后,年产能将扩大5-6倍,产品可同时满足1至2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全面助力我省千亿氢能产业集群建设。
A股相关上市公司有:雄韬股份,跃岭股份
雄韬股份(已涨停):占股44%,由武汉理工大学(WUT)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
跃岭股份:公司参股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占股9.6%,由武汉理工大学(WUT)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2亿元。公司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MEA)的技术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