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的集体大涨,由一则消息引发。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近日在河南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透露,其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积极稳妥推广使用替代产品,要科学论证各种替代产品,包括可降解塑料不同技术工艺路线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这次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行动方案是此前国家层面禁塑政策的进一步延伸。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这是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再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该意见对2020年-2025年期间的目标进度做了安排。
随后在去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地级以上城市结合实际,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城区的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服务等各类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国“限塑令”正式升级。
实际上,塑料污染治理方案计划已经不是首次提出。2020年12月24日,被称为“最严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发布,聚焦餐饮、批发零售等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
随着国家层面限塑、禁塑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陆续发布了当地的“禁塑令”,各地也兴起了投资建设可降解塑料项目的浪潮,与此同时专利纷争也随之而起。
可降解塑料目前有两种主流材料:PLA(聚乳酸)和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脂)。
PLA是最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PLA还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性,广泛用于包装、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等行业。
瑞丰高材被起诉
在降解塑料风口下,瑞丰高材也因为正在建设可降解塑料项目。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建年产6万吨可降解材料PBAT(一期)项目,拟建6万吨二期项目,同时,与上海聚友30万吨PBAT项目达成合作。然而,其项目未建成投产,就因为技术侵权惹上了官司。5月6日,瑞丰高材公布,公司于2021年4月30日收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2021)琼73知民初2号)、民事起诉状等相关诉讼材料。中科启程新材料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认为:上海聚友为山东瑞丰设计、建设的生产线,使用了与其专利“制备脂肪族二元酸二元醇酯的方法”(专利号 ZL01144134.8)相同的不含扩链剂的“一步法”聚合技术,共同构成了专利侵权。
一份不显山不露水的部分无效专利裁定,因半个月之后的董秘问答,将巴斯夫/金发科技激烈的专利之争推向了大众视野(相关链接:可降解塑料项目火热投建,专利大战纷争落幕!巴斯夫可降解专利部分无效!)。
在专利纠纷期的2020年5月28日,彤程新材与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签署协议,携手在中国合作生产经认证可堆肥共聚酯(PBAT)。为此,彤程新材将在上海建造一座一期产能为6万吨的PBAT工厂。
2021年2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第48147号),裁定巴斯夫名称为“连续生产可生物解聚酯的方法”的专利权部分无效,但同时决定在巴斯夫“于2020年8月12日提交的权利要求1-26的基础上,维持第200980113097.4号发明专利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