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一、 行业题材研究
老树新芽:火电业务盈利,增加新能源转型
风光大基地:光伏持续超预期
BIPV:主要公司概况
二、 个股研究
st平能:从亏损煤炭公司到第一大风电运营商
苏州固锝:主营半导体和银浆均高速增长
东方电子:业绩持续高增长+电力能源数字化
冰轮环境:专精特新+碳捕捉和氢能
硅宝科技:关注光伏用胶业务
正文:
一、行业题材研究
关注原因:中短期。事件驱动:今日电力板块走强。
目前我国电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而进一步降低煤电发电的占比,是电力部门实现能源减排的必由之路。预计,碳达峰目标下,2020-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CAGR分别有望达到9%、15%;2020-2050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容量CAGR分别为6%、9%。各大发电集团旗下公司已持续在新能源业务上发力。对标纯新能源运营商,兼具火电和新能源装机的公司估值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据纯新能源商装机规模及市值测算,吉电股份、华润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新能源业务部分的市值较公司当前市值高出273亿元、231亿元、183亿元、48亿元、29亿元、-17亿元,市值修复空间达158.5%、38.2%、29.0%、14.6%、6.1%、-3.4%。同时考虑到以上公司持有较高比例的火电资产,随着时间推移新能源业务兑现为业绩确定性强,其估值存在较大重估空间。
1、火电业务盈利来源:电价上涨,煤价即将稳定
(1)保供给政策有望促煤价稳定
供给侧较弱,3-6月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速明显低于往年,前五个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比2020年同期低25.3%。
需求侧加强,经济态势良好+气温较高,我国用电量持续高增。叠加水电边际下行,火电需求提升。2021H1火电发电量共2.8万亿千瓦时,2019-2021年同期复合增速达7.4%。目前用煤高峰期接近尾声,煤炭需求总体呈持续回落态势。同时,国家发改委等已出台了《关于实行核增产能置换承诺加快释放优质产能的通知》等政策以保供给。未来随着保供给的政策逐步落实、煤炭产能陆续释放,煤炭供需形势有望进一步好转,并带动煤价逐步稳定或者下行。
(2)电力供需趋紧,电价有望稳步上行
我国电价相对其他国家偏低,存在上涨空间。2019年我国销售电价平均值为0.611元/千瓦时,分别为OECD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美国的59%、80%、83%。
供给侧,电力投资整体节奏放缓,且新能源的扩张难以提供有效供给总量
需求侧,近年来用电量持续增长,且预计2020-2025年我国用电量复合增速达5.5%,2020-2035年达3.4%,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力商品属性提升的背景下,电力供需趋紧,电价抬升具备基础。
目前,多地电价已有所上涨。今年8月,云南省电厂平均交易价同比提升9.38%,内蒙古同比提升30.50%。广东省竞价价差较往年明显收窄,8月竞价价差为-2.5厘/千瓦时,而去年同期为-130厘/千瓦时。针对于供需趋紧的形势,宁夏发改委已发布通知,允许煤电月度交易价格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可以上浮不超过10%。内蒙古发布通知称,自2021年8月起,蒙西地区电力交易市场燃煤发电电量成交价格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可以上浮不超过10%。
小结:可再生能源稳定性不足加之当前我国电力装机中火电仍占有较高比例,短期内风光替代火电仍不可行,火电装机仍具有其存在必要性。成本下行+电价抬升下,火电公司业绩或将提升,加上其新能源业务转型价值重估,传统能源公司老树新芽,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行业龙头。
2、相关标的
关注原因:短线,传中国正在规划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预计整体总量400GW,可能在近期某次国际会议上宣布。
1、驱动因素:此项目是继整县推进后的又一重大规划,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预计有一半的规模将在十四五建成。预计十四五年均新装机将从100GW上调到130-150GW,比预期提升30%-50%。
2、近几日光伏板块波动较大,原因可能是短期涨幅太大导致市场对涨价预期出现了混乱。短期九月份组件排产快速提升,产业链价格普涨,光伏需求大超预期。据了解,三季度组件厂排产环比持续提升,环比增25-30%,胶膜及玻璃龙头订单量已超产能,8月底玻璃小厂调涨4元/平,大厂调涨1.5-2元/平,近期EVA粒子价格呈加速上涨趋势,胶膜厂商也预期9月份涨价。
3、整县推进自6月底以来预计已有25省约500个县参与试点。随着光伏平价时代到来,大基地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包括沙漠电站、规模化电站等,像8月16日启动的中广核库布其200MW光伏治沙项目,每年可减排29.07万吨,同时有效治理沙漠7997亩,大基地项目将带来集中式电站新增量。风光大基地主要分布在沙漠与戈壁,围绕已有的特高压送出线路和已规划特高压线路,土地成本接近0,收益率强于普通电站。
4、高招标量验证了风机大型化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大兆瓦风机将成为主流。今年上半年风机招标价格由3500元/KW下降至2500元/KW,风机大型化带来成本下降刺激了下游装机需求。上半年国内风机招标量约为33-37GW也处于历史高位,今年全年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50GW。
5、未来我国风电发展有望形成三北大基地+海上风电大基地+分散式多为一体的发展。预计21年、22年全球装机分别160-170GW、210-230GW,同比增长25%、40%。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申万宏源、东吴、兴业证券研报)
(关注原因:短期,受地方政府大额投资消息刺激,同行公司异动)
1、背景:9月1日晚,河南启动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直接投资约600亿在66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建设,全部建成后,可有效开发屋顶面积2.4亿平方米,建设光伏发电约1500万千瓦,受此影响光伏板块异动;
2、BIPV解释:即建筑光伏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设备集成到建筑和建材上的技术,属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一种类型。应用形式主要有BIPV屋顶、BIPV幕墙、BIPV遮阳、BIPV温室、室外光伏和光伏场馆等。
3、前景
1)国内绿色建筑自2006年起步,2019年新增绿色建筑占总新增建筑比重升至65%,住建部提出2022年该比重将达70%。根据住建部的意见,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
2)2020年我国BIPV总装机容量约709MW,若以4-5%为起点,存量渗透率占30%,增量渗透率占70%终点计算,未来15年BIPV装机将从0.8GW增加至82.7GW,CAGR-5(2021-2026)为81.59%。
3)根据中信证券预测,未来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40亿平方米以上,按照保守估计,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渗透率为2%,粗略估算其一年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如果再考虑到存量建筑的改造需求,光伏建筑一体化总市场长期空间将达到万亿级别。
4、政策端
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的《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展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工作,强调“应接尽接”和“宜建尽建”,并对申报项目的建筑屋顶面积可安装光伏比例提出了量化要求;
2)地方层面上,各省市也在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地。截至7月末,已有浙江、河南在内的22个省(区)提交了试点方案;甘肃、山西等五省市已公布首批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情况,共批复项目规模约为20.8GW;
从央企到民企,各企业加大分布式光伏部署力度。国家能源集团已经拿下19个县(市、区)整县推进名额,规模超4.12GW;
5、同行公司
分类 |
公司 |
相关性 |
市值(亿元) |
PE |
一体化 |
隆基股份 |
晶硅+屋面+幕墙,与森特股份合作 |
4,771 |
50.6 |
天合光能 |
晶硅+屋面+幕墙 |
1,282 |
88.9 |
|
中信博 |
光伏支架+屋面光伏整体解决方案 |
271 |
131.6 |
|
正泰电器 |
太阳能天池组件,户用光伏龙头 |
1,343 |
20.8 |
|
配件 |
阳光电源 |
光伏逆变器 |
2,082 |
91.9 |
锦浪科技 |
光伏并网逆变器 |
584 |
133.3 |
|
固德威 |
光伏逆变器 |
322 |
109.1 |
|
其他 |
亚玛顿 |
光伏玻璃涉,与特斯拉合作 |
75 |
61.8 |
森特股份 |
金属维护系统,BIPV系统集成,隆基股份是二股东 |
239 |
158.9 |
|
动力源 |
公司已有多个项目基于“智能光伏优化器+”的分布式智慧光储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应用于海内外,适用于 BIPV分布式光伏系统 |
35 |
-33.7 |
|
硅宝科技 |
有机硅密封,进入太阳能光伏组件、BIPV等领域。客户涵盖隆基等光伏头部企业。上半年公司光伏行业用胶同比增长162% |
101 |
45.2 |
|
芯能科技 |
上半年BIPV项目达17个,累计规模约20MW |
74 |
84 |
注:此篇文章以科普为主,光伏行业整体处于高位,注意风险
(部分资料来自中信、光大、中银证券研报、雪球、网络信息)
二、个股研究
关注原因:中短线。风光大基地传闻
1、st平能成立于1993年06月11日,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销售,公司煤炭品种为老年褐煤,变质程度低,为低质动力煤,多用于发电、取暖及民用。18年~21年营收分别为22.24亿、21.54亿、18.42亿,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亿、-2.45亿、-7.95亿。当前总市值87.94亿,总股本10.14亿股。
2、龙源电力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运营平台,主要从事风电场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是风电运营行业标杆,
2015 年以来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大风电运营商地位,在全国拥有300多个风电场,以及光伏、生物质、潮汐、地热和火电等发电项目,业务分布于中国32个省市区和加拿大、南非、乌克兰等国家。
3、截至2020年底,龙源电力总权益装机容量达到 20.97GW,较去年同期增长11.4%。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为22.3GW,较去年同期增长11.3%,火电控股装机容量为1.875GW,与去年同期相同。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增加0.25GW至0.5GW,增速高达101.2%。新能源装机占总控股装机容量比例达到91.60%,火电项目占总控股装机容量的8.4%。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预计2021~2025年公司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8GW、2.2GW、2.3GW、2.3GW、2.4GW,25公司总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3.3GW,CAGR为8%。
4、龙源电力近三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稳定增长。2020年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增加4.08%;实现归母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29%。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28.42%;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5.52亿元,同比增长28%。
5、21年6月,st平能正式公告,龙源电力通过向平庄能源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平庄能源,合并完成后,平庄能源将终止上市,并最终注销法人资格,龙源电力作为存续公司,由其或其指定的全资子公司承继及承接平庄能源拟出售资产外的资产、负债。同时,龙源电力为本次吸收合并发行的A股股票及原内资股将申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流通,龙源电力成为AH两地上市的公司。
6、st平能目标价估算
经过吸收换股,st平能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将全部转为龙源电力在A股发行的股份,吸收换股前后龙源电力股份结构如下图所示。总的来说,每股st平能股份可兑换0.3407股龙源电力股份,且吸收换股结束后的三年内龙源电力将在A股有0.889亿股流通股。
1)参考同为新能源运营商三峡能源的估值水平
据卖方一致预期,龙源电力21年、22年EPS分别为0.7、0.82,三峡能源当前股价对应22年业绩一致预期为24.1倍PE,若以三峡能源估值作为龙源电力估值参照,则龙源电力目标价为19.68元。换算为st平能则目标价为6.69(19.68*0.3407)元。
2)参考同样在AH两地上市的发电股华能国际的AH溢价水平
若以相近行业公司AH溢价作为参考:华能国际当前港股价格为4.12HKD,A股价格为6.42RMB。则龙源电力A股目标价为24.68,换算为st平能则目标价为8.41(24.68*0.3407)元。
在市场对新能源运营行业估值水平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取上述两个市值的均值,则吸收换股后st平能目标价为7.55元,略低于当前股价。考虑到吸收合并后流通盘可能在30亿~40亿左右,或许有一定的交易价值。
关注原因:中短期。事件驱动:公司半导体和光伏银浆业务高速增长。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自1990年成立至今,以半导体分立器件代工到自主品牌二极管的发展,到2006年公司深交所上市,之后陆续设立了不少子公司。
(1)半导体业务:
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较为活跃,公司产销两旺,半导体分立器件产品的海外市场均衡发展,日系、欧美系产销情况都有较大提升。汽车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疫情对目前进行中的产品认证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公司在汽车产品领域的进展还是超出预期。公司在传感器封装线上持续投入,光学传感器、滤波器、胎压传感器等十多种封装测试能力处于行业前列;公司销售遍布国内外,马来西亚工厂开始向大客户布局。
(2)银浆业务:
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银”)因为受疫情和技术迭代未跟上市场的影响,2020年的业绩不佳;但管理层及时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到2020年第四季度已恢复了以往的销售,到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
2、公司上半年效益持续增长原因
(1)半导体行业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已完成2轮的涨价;公司推行精益管理达成降本增效,管理费用降低
(2)新材料银浆产品在单晶PERC上面取得突破,顺利进入电池厂商中前五大客户并逐渐上量。
3、半导体业务与小米合作
苏州明皜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皜”)和小米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实力。
小米布局半导体产业链,应用场景包括手机、汽车等,明皜2021年上半年的增资是由小米,中芯国际和汾湖勤合一起投资,明皜的产品已在小米手机、耳机产品实现批量供货。苏州固锝未来也会在分立器件等产品的封测项目上和小米加大合作。
4、晶银在银浆业务的困境逆转,21H2继续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行业的转型,一方面电池片向头部企业集中,不少中小电池片企业关停减产,另一方面加速了多晶向单晶SEPERC的转化,这对苏州晶银以中小客户为主和以多晶见长的业务特点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子公司,苏州晶银于2020年下半年在单晶SEPERC产品上取得突破,同时客户结构上也得到了优化,目前已向数家排名前十的电池片客户进入了量产。2021上半年单晶PERC银浆性能上取得突破,数家客户完成可靠性测试后逐渐上量,银浆销售额实现同比去年增长98.67%。且此形势预计会延续到下半年。下半年除了单晶PERC银浆销售继续快速增长外,HJT低温银浆和单晶PERC背银将会是新的重要增长点。
(部分资料来源于调研纪要、互联网)
关注原因:短中线,国家推行分时电价机制;电力系统与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受益于上游高景气度。
1、电能表业务。国家推行的分时电价机制,子公司威思顿近年来在国网集招中单次中标额不断突破,连续6年位于三甲之列。2020中标11个包,合计金额为 3.71亿元。2021年中标10个包,合计金额为3.72亿元。往后有望继续中标,对业绩有持续稳定的贡献。
2、公司把储能做为增量业务来发展。目前已在电池储能的储能变流器PCS和能量管理系统EMS两个核心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目前EMS在工业园区项目储能领域中已应用。公司研究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大规模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已完成设计开发。平台提供储能运行服务和储能运营服务,整合储能资源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市场。公司还涉及充电桩业务,灵活配置15KW到360KW的功率输出,满足不同容量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3、公司服务于电力系统及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提供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其中EMS能量管理系统是国内主流长期供应商,广泛应用于国网、南网等电力系统。现在公司EMS能量管理系统已经拓展应用到新能源和储能业务中,已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应用推广。
4、子公司海颐软件登陆精选层准备工作进行中。另外公司于2018年6月5日完成向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黄三角发行股份合计362,563,812股,发行价格4.8元/股,截止9.2日,股价仅5.27元/股。
5、公司业绩持续稳定两位数增长,股价却一直横盘震荡:
(关注原因:中长期,碳中和背景下关注公司碳捕捉和氢能业务发展)
1、公司是传统的制冷压缩机龙头,目前业务覆盖制冷设备、中央空调、余热回收设备等多个领域,受益于冷链需求的扩张,公司传统业务订单增长稳健。同时公司压缩设备还可应用于碳捕捉、氢能领域,在“碳中和”政策下成长空间广阔;
2、新建炭捕捉业务
1)公司年捕集15万吨/年CO2运营示范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1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提纯后的CO2出售获取收益;
2)该项目运营主体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与万华化学参股的合资公司,项目通过捕集万华化学低温甲醇洗脱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吸附和低温精馏提纯相结合的技术制成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具有工艺先进、产品质量优、净化度高、“三废”排放少等优点;
3)炭捕集规模:按照《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预测,2030年全国碳捕捉的规模可达到2.1亿吨CO2,设备的市场空间规模可达到45-50亿元,2040年或达到180~200亿元。
3、氢能业务
1)公司氢液化压缩机、高压加氢压缩机、氢气输送压缩机、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产品均已实现销售;
2)上半年公司研发的喷油螺杆氢气输送压缩机、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高压加氢压缩机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公司参与起草的液氢储存和运输国家标准获批。之前,公司研发的氢液化领域新型高效氦气螺杆压缩机被国家能源局遴选为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3)董事长在氢能源行业交流会上,宣布公司19年燃料电池用空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20年氢泵市场占有率第一,已经具备年产2万台氢泵、2万台空压机、3百台隔膜压缩机的产能,在建设新的氢能装备产业园2023年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4、其他亮点
1)公司在国内首推NH3,CO2制冷技术,无需其他制冷剂,绿色环保,目前已为市场广泛应用;
2)公司在强化采油、燃煤电厂领域订单空间,仅一个长庆油田对应公司2035年订单空间为40亿元,电力行业的设备订单空间为314亿元;
3)公司子公司北京华源泰盟和山东神舟制冷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5、公司上半年收23.5亿,增幅46.6%,净利润1.3亿,增幅32%。其中,低温制冷系统(占比64%)、中央空调装备(占比31%)、节能制热系统(占比4%);
(部分资料来自中信、东吴证券自投资者调研)
1、公司是传统的制冷压缩机龙头,受益于冷链需求的扩张,公司传统业务订单增长稳健。同时公司压缩设备还可应用于碳捕捉、氢能领域,在“碳中和”政策下成长空间广阔;
2、公司年捕集15万吨/年CO2运营示范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1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提纯后的CO2出售获取收益,该项目公司子公司与万华化学合资运营;
3、上半年公司研发的喷油螺杆氢气输送压缩机、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高压加氢压缩机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公司在国内首推NH3,CO2制冷技术,无需其他制冷剂,绿色环保,目前已为市场广泛应用;
5、8月27日晚公告,公司上半年收23.5亿,增幅46.6%,净利润1.3亿,增幅32%;公司子公司北京华源泰盟和山东神舟制冷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关注原因:短期,消息刺激,光伏BIPV行业异动,关注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发展)
1、公司光伏用胶发展情况
1)上半年公司光伏用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公司光伏太阳能用胶已全面进入太阳能光伏组件、BIPV等多个领域,已与隆基、尚德、海泰等光伏头部企业开展合作,上半年新增光伏用胶客户正泰,上半年公司光伏用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
此外,随着光伏行业高速发展,公司硅烷偶联剂产品作为生产EVA膜的关键助剂,成功为福斯特等知名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对应收入同增139%;
2)募投项目建设方面,2021年6月底第一期4万吨/年有机硅密封胶顺利试车投产,主要生产光伏太阳能用胶和高端建筑幕墙用胶;上半年新投产2万吨/光伏用胶产能,预计下半年新增产能释放后将促进销售快速增长;
3)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160GW,对应光伏胶市场需求16-24万吨,预计2025年光伏胶市场需求量将上升至30-40万吨,呈成倍增长态势。
2、上游DMC有机硅涨价对公司的影响
1)公司产品调价具有一定滞后性,产品价格未完全传导至下游客户。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料107胶价格涨幅较大并持续高位,公司产品调价具有一定滞后性,产品价格未完全传导至下游客户,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同行业中小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占有率有所提升;
2)上游扩产明显,原材料将供应充足。上游合盛石河子、河南恒星、东岳硅材、云南能投等在下半年都有投产计划,如果投产顺利,将影响原材料价格走势。随着上游原材料产能的扩大,公司预计未来原材料会供应充足,107胶价格将会维持在合理区间,长期利好公司快速发展;
3、硅碳负极:
2016年公司开展锂电池领域相关材料研究,期间联合相关大学共同研发,2019年建成50吨/年硅碳负极中试生产线,项目通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产品通过三家电池企业评测,其中一家客户已小批量采购,其余两家待公司产能扩大后可实现放量销售;目前公司硅碳负极材料收入较小,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明显;
4、公司主产品为有机硅密封胶,主要用在工业和建筑领域;2021年上半年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85.26%,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30.08%;
公司子公司成都拓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部分资料来投资者调研)
1、公司上半年光伏用胶收入同比增长162%,公司光伏太阳能用胶已全面进入太阳能光伏组件、BIPV等多个领域,已与隆基、尚德、海泰等光伏头部企业开展合作,上半年新增光伏用胶客户正泰;
2021年6月底第一期4万吨/年有机硅密封胶顺利试车投产,主要生产光伏太阳能用胶和高端建筑幕墙用胶;
2、上游DMC涨价,公司产品调价具有一定滞后性,产品价格未完全传导至下游客户,短期影响毛利;目前上游扩产积极,预计原材料将供应充足;
3、公司子公司成都拓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4、公司主产品为有机硅密封胶,主要用在工业和建筑领域;2021年上半年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85.26%,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