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英科技,国内高频覆铜板龙头制造商,主营业务为高频通信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D型和CA型两类高频覆铜板及高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019年高频覆铜板、高频塑料粒子营收1.68亿和631万,当年占比96.79%和2.89%。
2、公司是国内领先高频覆铜板制造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三。公司在高频覆铜板领域打破国外垄断,销售量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6.4%,仅次于罗杰斯、泰康利。目前,公司的高频覆铜板产品已经得到华为、康普、京信通信、通宇通讯、ACE、虹信通信等全球主要基站天线生产厂商的认证,与沪电股份、安泰诺、协和电子、艾威尔、五株科技等国内知名 PCB 生产企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同时,由于技术门槛高、同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等原因,中英科技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其主营业务毛利率 2017 年到 2019 年年均保持在 50%左右,远高于以生产普通 FR-4覆铜板为主的生益科技及华正新材;同时,公司实现主要原材料 PTFE 膜自产,自产成本约为外购价格一半,毛利率高于世界龙头罗杰斯 ACS 业务毛利率。目前,公司 PTFE 型产品月产销量在 4 万张左右,8000 型产品于 2020 年 6 月实现批量生产后当月即实现销售收入 1133 万元,且毛利率高达 60.93%,但受产能制约进一步扩产空间有限。募投项目投产后将新增 PTFE 高频覆铜板产能 30 万平方米,预计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2000 万元左右,可有效帮助公司提升营收规模并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3、5G 通信时代来临及智能汽车领域快速发展带动高频通信材料需求大幅增加,公司发展空间广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 58 个运营商正式商用了 5G,预测到 2025 年,全球 411 家运营商将会在 119 个国家/地区商用 5G 网络,全 5G 用户数将超过 16 亿,中国将 6 亿用户数成为全球最大的 5G 市场,占比 40%。相比 4G 通信,5G 的通信频率更高,意味着单个基站的覆盖面积变小,信号衰减更高,为实现在通讯速率及容量上的升级,5G 通信需要更多的技术升级,主要体现在毫米波、Massive MIMO 多天线技术、束波成型技术等,由于上述技术的应用,5G 时代的通信设备对通信材料的要求更高,由此导致 5G 时代对高频覆铜板、高频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需求增加;同时,5G 宏基站的建设数量是 4G 基站的 1.5-2 倍,小基站数量成倍增加,单基站的高频覆铜板耗用量是 4G 的 2-3 倍,5G 对高频覆铜板的市场需求成倍增长。此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毫米波雷达需求快速上升,目前主要的车载雷达超声波雷达最远探测距离近 10 米,无法满足无人驾驶技术需求,高频率的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200 米,是未来无人驾驶技术中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亦会形成高频覆铜板新的需求爆发点。整体来看,公司产品下游需求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4、行业:
(1)国内覆铜板市场全球市占率较高,但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过高。我国的覆铜板市场占有率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但产能较多停留在普通覆铜板领域,高频高速板材技术的研发生产能力仍主要掌握在美国和日本等企业手中。根据 Prismark 统计,2019 年全球刚性覆铜板产值为 123.59 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产值占比约69.6%;全球刚性覆铜板产量达到 6.46 亿平方米,其中中国大陆产量占比约 74.5%。由此可见,中国大陆生产的刚性覆铜板平均单价低于全球平均单价,产品附加值较低。此外,我国虽为覆铜板生产大国,但是高频覆铜板、封装基板等技术含量高的板材每年进口额较大,覆铜板贸易持续逆差,关键材料仍需依赖进口。
(2)大规模移动通信设施建设带动高频通信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移动运营商设备投资的增长,全球基站建设数量稳步提升。基站作为移动信号接收、处理、发送的核心设备,对信号传输的要求较高,在移动通信从低频到高频发展的背景下,基站的天线、功放等核心设备必须选用低损耗、高稳定性的高频通信材料。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移动通信设施建设是高频通信材料行业在近年以及未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因。
5、竞争格局:
当前,全球高频覆铜板 8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罗杰斯、泰康利等美日企业主导,国内从事高频覆铜板生产的企业主要为中英科技和生益科技。其中,罗杰斯是高频通信材料领域的龙头厂商,产品种类丰富,在行业中市场占有率约为 64.00%,处于垄断地位;泰康利则是 PTFE 材料领域的知名技术领先企业,其在高频覆铜板市场的占有率约 11.80%;而中英科技和生益科技均是国内知名的覆铜板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6.4% 和 4.80%,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高频覆铜板等高技术附加值材料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
6、2017-2019年营业收入1.45亿、1.74亿和1.76亿,三年复合增长10.18%,归母净利润 4661万、5275万和4770,三年复合增长率1.17%,毛利率为54.92%、48.22%和48.28%。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3亿,同比下降-2.87%,净利润为4207万,同比下降-5.06%,可比公司: 罗杰斯、科创新源、欣天科技、丹邦科技。发行价格30.39,发行PE50.99,行业PE53.87,发行流通市值5.71亿,市值22.85亿。
---------新股资料来自个股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开源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