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储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国家发改委今天就加快风电、光伏并网的鼓励政策,明确提出了完成碳中和要发挥新能源的作用,现在光伏风电并网主要的痛点在于电网的消纳,调频和储能。储能得到了技术的验证和政策首肯。今年在储能会有非常多的政策,其中在电网侧纳入到电价的预期加强,发电侧:新能源配储的补贴的政策的落地,会缓解大家对储能这块的担忧。虽然储能的成本是比较高,完全解决经济性的问题比较难,但是很多的补贴政策,新能源的消纳,经济性边际上一定会越来越好。建议投资者更加关注储能的终局意识,这才是储能定价的核心逻辑。 赵总:
董事长这次辞职是公司作为一个国家控股企业,是一个战略调整,目前企业处于一个过渡期,20天左右完成董事长的工作交接。本次对于公司的治理体系和国资赋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公司是被动型接受储能任务,今年前四五个月连续接到大型央企的合作任务,火力等发电侧企业快速加入储能的跟进,已经有合作方跟我们形成了技术对接小组。输电侧和配电端接到了国家电网等的任务订单,用户端也接到了两个大型企业的技术咨询和合作意向。全国的加油站都在弄光储充一体化,某些企业在跟我们合作,应用场景端会给我们很好的发展契机,大型央企做分布式光伏,要把电储存起来,他们的前端也是属于高耗能,前后端都需要储能的接入,才能保证输电的顺畅。 成本端还是比较高,发电端如新能源的调峰有储能的应用场景,输配端的扩容升级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储能端在技术判断下未来两到三年才会形成高增长,现在还是开展的元年,技术的标准化还不够成熟,但是根据国家支持的力度来看,明后年会来到高峰产出阶段,未来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万亿级市场。 于总:
受到合资伙伴委托,研判行业发展,研发了储能设备。储能设备包括三个方面,发电侧、输配电侧、用户侧。发电侧:
主要是致力于能量时移、负荷跟踪、系统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等方面,跟很多大型央企开展合作研发发电侧的储能设备。通过新的产品解决发电侧和负载端用电不匹配,发电侧对储能的需求场景要求比较多的弊端等问题。 输配电侧:
注重于缓解输配电的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的扩容,提供无人支持改善输配电质量等。通过储能技术匹配,改善输配电系统原有的缺陷。 用户侧:
注重于动态增容和负荷调节、站在用户的角度和电网侧来进行需求响应和平滑输出、通过储能设备进行无功补偿弥补线路线损、改善电网运行曲线、离网备电、用户分时电价容量费用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每一个场景下还有不同的场景,用户侧还会涉及到日常生活中家居用电等。用户侧方面还设计台区储能,在已有的供电系统中,因为负荷的加大,变压器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就有了台区储能的产品。可实现动态增容和负荷调节,根据用户侧实际负荷调节,需要多少功率就输出多少功率。根据动态实时无功补偿来改变用电质量,比SVG更加适合实时补偿。通过储能设备离网备电
,进行临时的操作。分时电价,通过峰谷套利的方式,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容量费用的管理:超过100kva变压器会涉及到容量的费用,储能设备可以缓解变压器临时的增容。除了台区场景,还可以通过光伏+储能、储能+充电桩、风光储、光储充等形式来建立微电网,有完整产品方案。随着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不断迭代新的技术,基于用户储能痛点为用户解决经济性等实际性的问题。储能方面有很多专利技术(散热、通风、消防),未来可以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Q
:充电桩业务未来增长?
A:按照国家第六代标准在生产,在明年充电桩减少采购额度的情况下,在与宇通、理想等整车企在供应,充电桩特别是快充桩市场份额现在上升迅速,今年上半年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首创了柔性充电体系,加快了充电的效率,通过技术研发创建了最大功率的上海临港片区试验区,12分钟充满车辆电池。快充桩体系核心技术领先,在安全基础之上加快了快速充电。销售端和客户端发生了变化,新能源车上半年超预期的销售,渗透率大幅提高,快充桩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充电桩技术的变化例如加入智能端的模块等会转向安全加快速的方向转变。充电桩的运营端是有限覆盖投入,以前只投网约、物流、公交等市场,今年来讲投建了40多个场站,600多个项目。 Q
:储能集装箱式的产品,在目前的商业模型中,单纯的产品销售为主,还是系统的销售为主?
A:核心技术从核心零部件落实。DMS、PJS、CMS等产品在做,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未来的技术会出在行业领先地位,在做系统集成的过程中,理念基于PJS等产品上,消防、均衡管理对于储能系统来说是最为关键的,性能是否能够达标,是起源于前端DMS/PJS技术是否先进,现在也在做集成,在自己的独有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是能解决市场痛点的。 Q
:跟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优点和劣势是什么?
A:
阳光电源、上能电气、锦浪科技、科士达等,在储能方面发展策略不一样,公司的储能系统是根据客户的核心诉求,根据公司掌握的技术来进行产品的设计。比如放电的反应时间不超过三纳秒,每家公司采用的核心技术不一样,再比如火储部分要求多级的联动,要用到切换技术,在国家出台相应标准之前,参照国家电网下发的的技术标准,在安全的基础上完成需求,不同公司的技术指标都有不同。
不同公司产品技术方面的定位不一样,金冠注重于用户侧,台区、光储、风光储充,像阳光电源,主要是做发电侧的大型储能电站的应用场景。金冠有自己的技术,像安全性这一块有着独特的优势,没有转化为实际产品已经能想到产品的实际的样子,在设计的前端有仿真技术,会匹配很多仿真的软件,通过这些仿真技术,可以预测到产品的性能,这是跟其他公司很大的不同。产品生产制造工艺也有不同,生产中全程采用自动化,能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装配过程中关键的环节采用机械手,吸取了同行业和市场反馈的很多经验,从研发、技术、生产、检验采用自动化的操作模式,这是和其他公司相差比较大的点。 Q
: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
DMS
管理、温控的产品是外购的,还是自己生产,生产的产品时对外销售还是自己做集成用?
A:电芯、DMS部分是外购的,逆变器、电池模组、集装箱部分都是自己生产。 Q
:逆变器的芯片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A:是国产化的,跟合作的供应商共同开发的。 Q
:公司的产品那一块比较强,收入主要来自那一块产品?
A:来源与集装箱式的整产品的输出,不做运营。客户提出需求,首先指定方案,根据发电量、使用场景频度等策略。像大功率快充桩,除了充电缆,天线设备、芯片都是我们设计的,达到了国家整体的验收标准。 Q
:加油站在加速发电、储电、充电一体化,是不是我们的优势?
A:南方很多央企等大型企业,对大型充电桩,电网对很多场站是有要求的,每天只会通几个小时的电。央企迎合新能源汽车的增加,也要在服务区进行改造,综合考虑客户端的应用市场。几千座的加油站都是靠衍生品来营收,比如充电等附加值更高的服务。我们跟很多加油站相互讨论过后也认为这是一个长久较好的发展模式。Q
:
DMS
、逆变器的招标排名看不见,是因为我们是以集装箱的形式去招标?
A:输电侧明年下半年会有电网侧招标的量,目前在国网上有3.5亿的投招标量。 Q
:用户侧招标的量?
A:跟对方推进的速度有关,某些企业在安全的基础上要考虑价格。每一个客户的需求不一样,集装箱不如直接卖逆变器那么快,客户的诉求是明确的,就是要整套的解决方案。今年落地的产值比较小,但是从明年中后期开始会有实实在在的落地。 Q
:在手订单有多少,意向客户,未来规划做到什么体量?
A:在手订单目前不大,还在技术研发磨合、协作协议阶段。市场趋势上,合作方未来三年计划都是百亿级别起的投入。客户:央企居多,负责台区的电网侧、国储部分大型发电企业、平台型、高耗能企业。体量:今年国储部分如果做好的话,任务目标今年必须落地,
如果总产值5亿,销售端占其中的30%-40%,大部分是电芯产值,我们赚系统和设备的利润空间。今年如果项目规模5个亿,我们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在1.5-2亿左右。如果顺利的话,今年订单会逐步释放。
Q
:新任董事长对未来公司的定位?
A:加强技术研发和销售端。集团公司治理层面,对三地(吉林长春、南京、杭州)的产能联动统一匹配,现在产能利用率接近40%多,满产将达到26-30亿。根据订单量和满产率来决定是否开启新的工厂。南京刚完成募投项目,2万多平米产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设备投资。 Q
:原有业务和储能业务的未来占比?
A:两者是相互关联的,现有储能业务会用到原来的产品体系。根据市场量级看,充电桩是千亿级市场,储能是万亿级市场,根据市场规模来动态调整。 Q
:我们获取储能订单的优势?
A:安全性:核心技术的优势是安全性,从12年应用到现在,我们的充电平台和热管理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用户体验端:毫秒级切换、微网联动平滑、功率转换(降低损耗)。技术标准:目前自创的研发和发明有6个写入国家标准体系。技术会得到国家标准化体系的认可,在技术标准端会有差异性。 Q:换董事长背后的考量?
A:收购方看重我们生产制造端的优势。我们的营收并入国有资产,增强融资能力,反馈于当地发展。大股东准备对生产制造企业做战略调整,非常重视。未来发展赋能增强,平衡匹配生产,共同成长。更高级领导加入,促进项目落地。 Q
:隔膜资产的
情况
?
A:上半年经营有较好的调整,目前是满产满销状态。 Q
:跟发电企业合作的先发优势是如何取得的?
A:1、他们有需求但没有生产基地,我们有产能匹配,工艺原先受到认可。2、他们技术端也有缺失,虽然有技术标准,但不是标准化成套产品,需要和生产企业不断做技术磨合。3、售后服务端,需要24小时待命、延展性服务。 Q:
国网体系下也有做电力智能化的企业,有没有潜在的竞争者,订单落实后有没有排他性?
A:既有竞争也有协作,国网体系内很多企业大产值大输出。我们的产品技术投入大、产值小、人员投入大。我们研发能力强、服务号,可以提高对接效率。我们和很多大型公司有战略合作。标准化体系搭建之后,国网走招标公开化体系,我们许多订单根据方案、报价、售后评比综合投标。我们把技术研发做好,虽然做不了龙头,定位小精专。 Q
:市场空间测算?
A:每瓦时价格高的产品2.6元左右。目前能看到的市场空间,国储部分是千亿级市场(每年)。风电光伏侧,现在4.9亿瓦时,波峰谷1.7亿度电/天,储能上量会加快。到2025年整体光伏发电量12-16亿度,区间差5亿度左右,需求量迅速上升。台区储能,单体造价20-60万,量级特别大,尤其是用电高峰企业,浙江、沿海地带会迅速放量,在千亿级以上。大型央企扛的任务大,会加速布局。 Q
:储能产能的规划?
A:明年产能匹配收入20亿左右收入。根据实际情况扩产,建厂房很快,根据销售提前预判。我们是订单式生产(跨年),有经验保供应。 Q
:
PCS
、电气集成系统的单价?
A:储能电池每千瓦1200-1500元,不同的容量配置有差异。PCS每一批工程的功率和参数不一样,不太好说。 S上能电气(sz300827)S S金冠股份(sz300510)S S百川股份(sz002455)S S科华数据(sz002335)S S科士达(sz0025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