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模具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为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铁芯和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 2020年精密结构件、模具营收分别为8.20亿和2.63亿,分别占比68.59%和22.02%。
2、公司国内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领先生产企业,压缩机电机铁芯模具领域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独立自主开发中高端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企业之一,目前生产的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实现的精度已达到 0.002mm,产品质量可量化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压缩机电机铁芯模具领域公司打破国外厂商垄断,成为国内前十大压缩机生产企业电机铁芯模具的主要供应商,与格力系、美的系、海尔系、三星、松下等数十家国内外主流家用电器、电机生产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7-2019 年公司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3.71%、26.71%和 25.0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40.57%和 102.1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未来变频家电渗透率提高及工业自动化制造趋势将为公司精密模具市场发展提供机遇。
3、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相关动力锂电池和精密结构件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把握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契机,于 2015 年启动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目前已成为宁德时代 2018 年、2019 年十大“优秀供应商”之一。2017 年-2019 年上半年公司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0.35%、1.92%、2.62%,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公司动力锂电池结构件包括电池外壳/盖板等,在方形铝壳锂电池成本构成中占比约 16%,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但行业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未来具有核心技术和优质客户资源的企业市占率将不断提升。同时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毛利率(2020H1 为 12.07%)高于电机铁芯毛利率(20220H1为 11.21%),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放量带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4、行业:
(1)国内模具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模具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子行业,很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依赖模具制造技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模具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2011 年销售收入 1639.88 亿元,2018 年销售收入达到 2,718.68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6.52%。根据海关信息统计,2018 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为 82.25 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 9.06%。其中进口总额为 21.40 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 4.30%;出口总额为 60.85 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 10.84%。其中,冲压模具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 41.94%和 22.59%。中国模具产业从经济规模上保持着世界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
(2)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锂电池市场不断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2014、2015 年同比增长都在 3 倍以上,推动锂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消费电子市场锂电池需求趋于稳定,整个锂电池行业未来 2-3 年的新增需求、新建产能将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2013 至 2019 年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从 1.4Gwh 增长到 71Gwh,复合年增长率为 92.39%。同时 2019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 116.6GWh,全球动力电池前十大企业产量 86.11GWh,占全球总量的 81.24%。
5、竞争格局: 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竞争主体以国外企业为主。整体而言,我国模具产业中低端模具占比较大,因其与高端模具相比,制造技术简单、行业进入门槛不高、生产者较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高端模具由于其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技术壁垒较高,生产者较少,确保了高端模具始终保持较高的毛利水平。目前,欧、美、日等国的企业凭借其上百年的模具制造经验和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占据了全球模具行业的高端市场。电机铁芯级进模行业的高端市场参与者除公司外主要是日本三井、日本黑田、美国 LH CARBIDE工业公司等。因此整体上我国模具进口量仍占较大比例出口的模具低端的比例占比较高,而高端模具、附加值高的模具出口份额偏低,整体来看还是属于资源性出口,而进口的几乎都是高附加值的模具。
6、2017-2019年营业收入3.05亿、5.97亿和6.03亿,复合增长率为40.57%,归母净利润1895万、5516万和7745万,复合增长率为102.16%,毛利率为31.97%、31.49%和29.22%。 2020年营业收入11.96亿,同比增长59.54%,净利润为1.33亿,同比增长71.72%。2021年预计一季报业绩:净利润3500万元至4500万元,增长幅度为52.15倍至67.34倍 。可比公司: 天汽模、成飞集成、合力科技、祥鑫科技、威唐工业、科达利 。发行价格28.77,发行PE35.69,行业PE50.59,发行流通市值5.71亿,市值26.78亿。(新股资料来自个股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天风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券商研报)
1、西力科技是国内智能电表领域优势企业,专业从事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电能计量箱等电能计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单相智能表、三相智能表在内的智能电表,以及包括集中器、采集器、专变采集终端在内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和电能计量箱产品。2020年单相表、三相表和电能计量箱营收分别为1.97亿、6971万和4884万,当年占比43.46%、15.39%和10.79%。
2、公司是国内智能电表领域优势企业,我国泛在物联网建设将扩大智能电表市场空间。2019 年,国家电网提出在坚强智能电网基础上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根据规划,这一建设分两步走,其中第一阶段至 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第二阶段到 2024 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从技术角度,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 4 个层次,其中感知层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础层和数据源,负责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智能电表是典型的感知层终端,是故障抢修、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配网运行、电能质量监测等各项业务的基础数据来源。2019 年初,国网感知层接入的终端数量为 5.4 亿台套左右,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推进,到 2030 年预计将达到 20 亿台套,未来感知层终端市场可观。公司是国内仅有的 6 家连续35 批次均中标的电能表企业之一,报告期内在国家电网历次招投标的金额排名介于 9—24 名之间,表现稳定。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推进,公司营收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3、行业:
(1)国家电网智能电脑招标规模从 2017 年开始反弹回升。因智能电表渗透率的快速提升,2016-2017 年国家电网的招标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但随着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平稳推进, 2018 年、2019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规模同比均出现平稳增长。2019 年,国家电网两次集中招标共采购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7,720.79 万只,共计 159.84 亿元。2020 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开展了当年第一批集中招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本次招标数量 2,559.38 万只,金额 52.06 亿元,同比下降 37.22%。
(2)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为智能电表产品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国家电网提出,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第二阶段到 2024 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础层和数据源。智能电表是典型的感知层终端,是故障抢修、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配网运行、电能质量监测等各项业务的基础数据来源。2019 年初,国网感知层接入的终端数量为 5.4 亿台套左右,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推进,到 2030 年预计将达到 20 亿台套,未来感知层终端市场可观。
(3)智能电表产品具有相对固定的使用寿命,行业存在原有产品替换需求。国网从 2009 年开始首批智能电表招标,根据上述规定,从 2017 年智能电表开始逐步进入轮换期,2019 年开始国网进入相对集中的智能电表产品替换期,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电表将存在相当规模的替换需求。
4、竞争格局: 中标企业数量稳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下游电力行业在经过 2002 年的厂网分离改革后,除发电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业务基本都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负责。从国网智能电表 2015 年第 2 批招标以来投标企业及中标企业变化情况看,投标企业数量整体上有所减少,由 2015 年第 2 批招标的 118 家企业下降为2020 年第 1 批招标的 94 家;中标企业数量整体变化不大,2017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国网 7 次招标中标企业平均约 54 家。国内智能电表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参与者较多,从各电表企业中标情况来看,目前市场格局也相对分散,未来行业竞争将转向企业综合实力、市场响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综合性竞争。
5、2017-2019年营业收入3.17亿、3.58亿和4.25亿,复合增长率为15.77%,归母净利润为1709万、3003万和 6218万,复合增长率为90.72%,毛利率为22.85%、25.52%和29.29%。2020年营业收入2亿,同比增长6.54%,净利润为7372万,同比增长18.56%。2021年预计一季报业绩:净利润1200万元至1300万元,增长幅度为1.59倍至1.8倍。可比公司:威胜控股、三星医疗、炬华科技、林洋能源、万胜智能、宁波迦南。 发行价格7.35,发行PE20.47,行业PE36.3,发行流通市值2.51亿,市值11.03亿。(新股资料来自个股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天风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