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特斯拉为什么敢玩降价,而比亚迪不行,秘诀是压榨供应链企业?
A股青年近卫军
下海干活的散户
2023-02-27 15:27:17

特斯拉降价对供应链影响深度分析

一、特斯拉系统性降本的框架

系统性降本能力是一个车企真正的底层核心竞争力。

那么特斯拉是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上做到【质量和效率】平衡?

1、获取全球领导品牌的溢价

以中国市场2022年特斯拉model3和比亚迪汉EV/小鹏P7竞品分析:总体定价特斯拉比竞品贵3-10万元。

  1. 空间尺寸上特斯拉M3明显小于汉EV和小鹏P7;
  2. 从续航里程上特斯拉M3属于偏上水平;
  3. 百公里加速特斯拉M3明显占优。

第四,智能化水平特斯拉M3领先。

2、回收下游产业链利润

从报表数据摘录比较可以看到:特斯拉在渠道与销售环节的成本远低于其他车企。

与产销规模同等量级(比亚迪-吉利-长城),成本更低在于直营模式可以减少经销商返点。

与新势力比较(尤其是同样是直营模式的理想汽车),成本更低在于其规模效应。

3、合理分配供应链利润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选取第一梯队供应链伙伴合作,追求资源全球配置最优。

以中国工厂生产的Model3和ModelY为例,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5%。

左边:如何做到质量好且稳!

车企自身技术能力强,对供应链BOM有掌控力但又保持适度的灵活性;

做好供应链的A/B角体系。

右边:如何做到效率最优!

零部件本土化,尤其是充分发挥中国供应链的效率优势;

车企带着供应链持续技术创新来实现真正的降本。

  1. 特斯拉供应链管理特性

相同点:始终在追求【效率与质量】的平衡。根据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去衡量:1)供应安全;2)快速响应;3)降低成本;4)保证质量。

不同点:1)自身技术能力强,对供应链控制力强但又能保持开放性。2)坚持第一性原理,尽可能提供最低冗余功能,不会一味做加法。

1、整车BOM成本较燃油车较大提升,有效控制成本增长。

1)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产品,特斯拉车型整体成本较燃油车有较大提升+40%,因为电动化(电池成本)和智能化属性加强,动力总成和智能化维度成本大幅度提升,同比分别提升344%/55%。(第一/二象限)

2)涉及到功能性的轻量化/热管理赛道因为性能要求,单车成本相较于燃油车也有较大提升。(第三象限)

3)为了有效实现降本,需要在整车内外饰/电子电器(如线束连接器)等维度降低成本(第三象限),同时对非必须类型的配置,如(液晶仪表/HUD/空气悬挂/电吸门等)进行成本控制(第四象限)

2、特斯拉各象限零部件供应原则

1)第一象限电动智能化维度下核心能力所在,全部自研自制;

2)第二象限:技术壁垒高+单车价值量高,1)电动智能化维度下新增量,自研自制or联合开发;2)传统车辆已有且壁垒较高,完全交由供应商供给(线控制动);

3)第三象限:技术壁垒一般+集成化趋势明显,供应商技术明显存在不足则自研自制(一体化压铸)or引导开发(热管理),其它部分交由供应商开发完成。

4)第四象限:技术壁垒一般,消费者感知强相关,全部交由供应商开发完成。

各维度零部件配置,若非必须,则通过减法的方式实现降本(激光雷达/HUD/液晶仪表/空悬等)。

3、第二/三象限产品具备最大价值空间(扣除电池)

我们基于特斯拉ModelY的成本清单,对特斯拉各个象限的零部件价值量进行了拆分,扣除电池成本之后,第二/第三象限产品在整体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第二象限:成本占比29.1%(扣除电池成本),同时特斯拉自研自制or联合开发的比例较高;

第三象限:成本占比39.8%(扣除电池成本),主要由供应商完成解决方案实现。

4、主抓核心壁垒,引导新技术开发,传统产品方案交由供应商解决。基于ModelY车型,我们对特斯拉的成本构成做了以下测算:

1)核心处理器(驾驶域控/车身域控/BMS/电机电控)+一体化压铸,自研自制;

2)对于悬挂/电池/电机/热管理/连接器等与车辆性能相关联的核心产品,特斯拉采取合作开发或引导供应商开发;

3)传统车辆具备的零部件产品,产品方案交由供应商负责实现解决。

5、不同零部件品类,自主替代空间有所区别

1)智能化+电子电器产品,具备较高技术壁垒。特斯拉自供+外资/合资供应商供应为主,具备较大的自主替代空间;

2)车身轻量化产品,一体化压铸特斯拉引领。特斯拉车身轻量化领域中,一体化压铸部分自研自制,其它压铸+冲压产品交由自主供应商完成,若一体化压铸启动外包,具备较大的自主替代空间。

3)内外饰+热管理+三电系统,自主替代已具备较高比例。

  1. 特斯拉降价对产业链的短期影响

1、特斯拉终端已开启新一轮降价模式

2023年1月降价,Model3/Y车型起售价格均突破历史前低,降幅略超预期。

1)Model3起售价由前价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降幅3.6万元。

2)ModelY后轮驱动/长续航/高性能版本分别由前价28.89/35.79/39.79万元降至25.99/30.99/35.99万元,降幅分别为2.9/4.8/3.8万元。

3)降价后,Model3/Y售价均突破2021年Q3前低水平(Model3/Y起售价分别23.59/27.6万元)

供应链国产化持续推进成为降本核心助力。根据特斯拉披露,首批特斯拉Model3车型国产化率为30%(2019年底),2020年中达到70%,2021年底达到90%,2022年底达到95%。

2、特斯拉降价的影响定性分析框架

我们尝试总结汽车行业降本规律来分析特斯拉此次降价的影响:

1)主机厂降价成本由主机厂及供应链共同承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主机厂定价是市场行为,包含品牌溢价能力及产品性能溢价,调整空间较大。

供应链定价是成本定价,在最初的定点时已经通过详细测算,价格较为刚性,空间相对较小。

2)对于供应链各类产品的短期/长期降本空间会受到多个维度的因素影响:

短期维度:1)企业属性(自主/合资/外资);2)是否挂钩大宗原材料;3)技术壁垒;4)技术归属;5)对特斯拉的诉求。

长期维度:1)产品技术创新空间;2)VA/VE空间;3)自主替代可能;4)是否独供。

  1. 主机厂向供应链成本传导方法:量(规模效应)+引入竞争(开B点)+技术优化(VA/VE)

提升量预期:持续增加采购量许诺(尤其是未来新项目)降低供应商固定成本摊薄。

引入竞争:通过新定点切换,导入对企业供应链需求较为迫切供应商(B点)。

技术优化:与供应商一起,共同推动某些技术更改,在保证质前提下优化成本。

4)供应链消化主机厂降本方法:量(成本摊薄)+技术优化(VA/VE)+传递(向上游)等

提升规模效应:主机厂销量预期兑现度增强,减少单一大客户依赖度等;

技术优化:主机厂同意基础上,推动某些技术更改,在保证质前提下优化成本。

向上游传导:类似主机厂做法。取决于与上游议价权高低。

内部成本控制:通过内部继续挖潜力,加强精细化管理。

3、短期降本议价权因素:稀缺性

1)供应链稀缺性决定供应链地位

技术壁垒足够,可替代性弱确保足够议价能力。对供应链企业来说,若产品技术壁垒较高,涉及到行车安全及功能安全等因素,替换周期长,可供选择企业稀缺,则对主机厂降本压力具备足够议价权,成本传导核心驱动力来自采购量的增长。(第二象限)

重资产产能释放节奏有限,产能稀缺+稳定供应能力构筑议价权。对于铝副车架/轻量化底盘等重资产投入产品,产能整体的释放和增量有限,稳定的供应能力和相对良好的竞争格局为供应链企业带来较高的议价权。(第三象限)

技术壁垒较低+可替代性强,议价能力较弱。对于传统内外饰/连接器等产品因为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供应链议价能力较弱。

4、短期降本议价权因素:成本传导能力

1)向上游供应链企业传导难易程度决定企业降本空间:

原材料占比较高及垂直一体化企业传递难度较大。上游供应商直接为大宗原材料的供应商企业向上游传导成本的能力较弱(轻量化等,议价权低);同时,若上游供应商为体内供应商,且话语权较高,则向上游传导成本难度较大。(第三象限,压铸类产品)

上游供应商为Tier2/3等供应商,成本传递难度较小。若Tier1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为Tier2/3此类零部件供应商(电机、阀、泵、垫圈等),上游市场格局竞争较为激烈,则易于将成本压力向上游进行传导。(第二/第四象限,电子电器类产品)

5、短期降本议价权因素:技术归属

当前汽车产业处在百年变革阶段,一辆车的研发难度指数级上升,车企和供应商如何做好分工协作是体现车企核心能力差异的关键。

站在行业视角看特斯拉,我们认为思考特斯拉供应链能力关键是明确:

1)特斯拉自研类;2)特斯拉联合供应商同步研发;3)特斯拉纯粹采用供应商方案的。

6、短期降本议价权因素:技术归属

1)技术归属决定短期降本空间

核心产品短期降本难度大。自研自用,无法对供应商进行传导,短期成本传导难度较大(智能化+一体化压铸)

合作研发短期降本空间较大。新品类产品引导供应商合作技术开发,对制造方案及盈利空间具备清晰认知,短期降本空间较大。(热管理/悬挂/电池/电机/电控)

由供应链主导,短期降本难度适中。偏传统零部件核心技术方案交由供应商主导,短期降本空间处于自研自用与合作研发两类之间。(内外饰/电子电器/线控底盘)。

7、短期降本议价权因素:供应链客户需求度

客户结构优化诉求,推动供应商降本节奏

符合供应商战略客户方向。对于供应商来说,若特斯拉属于公司未来核心增量客户,或者对于核心产品进入特斯拉具备较强诉求,则对于整体的降价幅度具备较大的空间;(自主/中小供应商)

8、各赛道降本空间测算:短期

1)根据各个零部件赛道及企业特性对降本空间进行测算:

企业属性:自主零部件供应商在成本端把控能力较强,对于供应链系统性降价需求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和空间。

挂钩大宗:上游供应商若是大宗原材料,则较难将成本压力向上进行传导,如铝合金压铸等零部件供应商,若上游供应商未挂钩大宗原材料,而是Tier2级别供应商则较易向上游进行成本传导。

技术壁垒:技术壁垒越高的零部件供应商,更容易抵御成本压力的传导。

技术归属:特斯拉掌握全栈式技术并自制的产品,短期很难有降本空间,若特斯拉和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特斯拉主导),则具备最大的降本空间。

特斯拉供应链诉求:对于进入特斯拉供应链诉求约强烈的零部件企业(自主+缺乏大客户),对于现有特斯拉订单的降本空间越大。

2)基于已知的零部件标的降价幅度对各个权重比例进行修正,我们测算本次短期降价特斯拉供应链整体的降价幅度大约在3~10%的范围内(大部分降价向供应商的上游进行有效传导)。

四、特斯拉降价对产业链的长期影响

1、特斯拉降价对产业链的长期影响

1)每一轮工业革命都会带来汽车行业重大变革,而背后牵扯了:新技术+新需求+新生产方式。时势造英雄下一定会推出一家车企,颠覆式创造新生产方式,把新技术和新需求融合好。

百年汽车行业一直在如何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规模效应最大化之间寻找平衡点。从手工生产->大批量生产->柔性化生产->平台化生产,每次替代均为了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本轮汽车行业变革,特斯拉作为引领者,正在创造全新生产方式。

2)特斯拉供应链长期降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完成

技术创新空间:智能化及一体化压铸等电动智能趋势下的新技术具备较大的技术创新空间,有望长期实现大幅度降本,传统零部件技术创新空间相对较小(内外饰/传统空调系统等)。

VA/VE空间:非安全功能性以及消费者感知不强的零部件品类和赛道更加容易实现(机械底盘件/内外饰/热管理等)。

自主替代:当前仍然由外资供应商或者合资供应商供货的零部件品类,具备自主替代的空间,特别是Tier2/3阶段的散件供应商(座椅组件/车灯组件/线束组件)等。

是否独供:目前阶段仍然是独供的零部件产品品类,可能引入新的供应商,具备新的降本空间。

2、特斯拉供应链未来优化方向展望

1)【创新技术开发】+【VA/VE】推动长期成本下降

创新技术开发,具备最大长期降本空间。对于零部件产品来说,能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对零部件产品进行彻底的革新,具备创新性升级空间具备最大的长期降本空间(智能化方案、热管理、4680电池、一体化压铸)等;

高效VA/VE,实现供应商及主机厂双赢。

VA(ValueAnalysis)/VE(ValueEngineering)是有效降低零部件成本的途径,需要满足:

  1. 非功能安全且较难感知零部件;2)特斯拉加速开启VA/VE验证周期;3)供应商具备较强工程能力,降本+保证性能。

VA/VE后整体带来成本下降,供应商和主机厂实现双赢。

1)进一步提升自主替代率+引入二供确保供应链平衡

供应商自主替代率持续提升。现有合资+外资供应商逐步切换成自主供应商。

引入第二供应商:在现有供应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二供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新增量培养双极供应商确保供应链整体的安全和平衡。

3)大型零部件拆分供应。将部分大型零部件进行拆分定点,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座椅等)

4)Tier2/Tier3加速国产替代。通过拆分定点,提升Tier2/3级别供应商的自主替代比例

3、成本曲线下降背后是产业链利润走向合理

回顾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国内爆发增长背后是产业链利润分配的不合理。

上游(以SW锂为代表)>中游(以SW电池+SW汽车零部件为代表)>下游(以SW乘用车为代表)。

五、特斯拉供应链投资机会梳理

1、特斯拉产品矩阵持续完善,有望推动整体交付从130万辆->300/400万辆增长。

2、特斯拉2008年至今,通过
Roadster-ModelS/X-Model3/Y三代主力产品逐步实现价格覆盖由高至低,囊括轿车/SUV两大主力品类,实现降本增效。

3、未来产品规划上,特斯拉推出Semi,预计2023Q2推出改款Model3,2023Q4推出Cybertruck;2024~2025年上市改款ModelY以及中低价格带小车(或命名为ModelQ)。

4、政策鼓励+产业引导,特斯拉海外产能扩张具备较大空间。美国近年不断发布政策,持续强调制造业回流,特斯拉全球产能未来核心增量在海外(北美+欧洲)。

5、自主替代+二供导入,中小零部件标的具备较大边际变化。相对于原有供应链标的,通过自主替代+二供导入的中小体量零部件标的,在特斯拉供应链维度具备更大业绩弹性。

6、加速海外建厂配套,借助全产业链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相较于国内产能增长,海外配套建厂并利用国内全产业链优势参与全球竞争成为特斯拉供应链企业核心的增长驱动。

7、特斯拉供应链受益标的画像

原有供应链标的:1)本次通过“以价换量”+“新车型”获得新的业务增量;2)产品品类扩展升级;3)海外产能积极扩张,争取全球份额

新切入特斯拉供应链标的:1)通过成本优势,以自主替代或者二供方式进入特斯拉供应链;2)特斯拉新订单业务能够给公司带来较大利润弹性;3)未有其它大客户增量,公司资源向特斯拉倾斜;4)海外产能积极配套建设,争取全球份额。

8、特斯拉供应链不同赛道投资机会推荐

1)自主替代标的:

线控底盘赛道:推荐【伯特利】【耐世特】

车身电子赛道:推荐【经纬恒润】,关注【科博达】【和而泰】

内外饰赛道:推荐【继峰股份】,关注【浙江仙通】【天成自控】

2)增量二供标的:

轻量化赛道:推荐【爱柯迪】,关注【嵘泰股份】【瑞鹄模具】【威唐工业】【贝斯特】

电子电器赛道:推荐【沪光股份】,关注【卡倍艺】

热管理赛道:推荐【银轮股份】

3)原有供应链体系新项目/新订单增量标的:

推荐【拓普集团】【旭升股份】【新泉股份】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伯特利
S
耐世特
S
经纬恒润
S
继峰股份
S
银轮股份
工分
1.7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