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逻辑都是基于两个,国产替代合技术创新。
1.信创的逻辑就是国产替代+ 四季度政策采购超预期。疫情近三年时间,国产替代的速度严重放缓。
2.医疗器械的逻辑就是 不受集采影响+国产替代+海外市场巨大+跌幅够大,时间周期够长+国家金融政策支持国产替代。这个行业,公司标的够多,资金容量够大,再加上行业跌幅和跌的时间够长,这就给大资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3.创新药的逻辑就是 受集采影响相对比较温和+业绩稳定+移出美国uvl清单。 后面这样还是看三季度业绩的情况,如果三季度业绩增长超预期,行业可能迎来大幅上涨。
4.电池技术创新和替代。传统锂电池目前受制与锂矿价格,下游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都受高锂矿价格影响,利润空间有限,而且锂矿受制与国外。必须找到替代或者部分替代锂矿的品种和芯片的电池技术出现。纳电池和固态电池应运而生,目前还在量产前夕。后面👀量产情况。
5.储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风光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弃电严重;用电的高峰和低峰需要有技术手段调节。储能应运而生。储能可以有效解决风光发电的弃电问题,也可以有效解决电网侧的调峰。现在无论赚国家电网还是南方电网,这两家电网巨头都加大了储能电站的建设。因此,储能的需求会加速释放。
再说说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先说电动汽车,个人判断行业的渗透率已经无线接近峰值。一是目前的充电桩和换电站还是制约电动汽车的长途驾驶需求,尤其是节假日; 二是电动汽车在寒冷的北方,目前普及率还是上不去,主要是锂电池在冬天续航里程直接打五折,如果再取暖的话,可能就直接打骨折了,三是换电池的成本目前看来太高,直接和几年使用的油前相抵扣了,所谓的经济性,省钱就是一个笑话。四是电动汽车保险费用高,基本是传统油车的1.2倍左右。
只有光伏太阳能目前看来,国内需求虽然旺盛,但是国内产能已经开始加速释放。传统企业纷纷投入到这个赛道,行业已经开始严重内卷;美国打压的预期一直高悬在头顶,虽然今日有新闻说暂时放缓( 拜登总统暂时免除了对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或越南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的所有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但是打压的预期一直在,就像打压中国芯片半导体一样。
说明,我不看空电动汽车和光伏新能源,只是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我个人判断,这两个行业目前最好的投资时间段暂时已经过了,除非,行业的投资逻辑发生改变,如向医疗器械和医药股一样,巨大的跌幅和时间周期,行业的新技术出现解决行业痛点(电动汽车痛点就是里程焦虑),(光伏太阳行业痛点就是光电转换效率要提升); 国外的出口环境有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