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主要观点】:种子行业特点:种子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科研,影响这个行业最大的因素是政策因素。种子行业发展现状:15、16年开始,粮价的不断下跌,最近这几年粮价的不断翻身。政策上比较利好,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受政策影响加大,国家在种业上的科研,扶持政策力度也有加大。近年来行业四大变化:第一,市值增加。前面几年种植面积减少,但是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种植面积增加。随着种植模式改变(水稻为例:从手插改成机插,用种量增大3—4倍),整个市场的蛋糕会增大,行业市值从90年代初期300多亿到现在已经有1300-1400亿了,杂交水稻市值稳定在100多亿。市值这几年还是在增加,虽然看起来每个公司分的量比较小,但是市场上中小型公司市场价减少,大型公司市场价在增加。 第二,市场集中度提升。市场竞争由16-19年竞争相对无序的状态,也在慢慢进行梳理整合,目前市面上在杂交水稻上双雄并立,主要是隆平高科系统和先正达系统,包括荃银、中种等。种子企业数量变化梳理:1、17年之前数量下降:17、16年国家在推行种子行业兼并重组,种子企业数量在17年左右有明显的下降,原因是兼并重组门槛比较高,从原来500万审批发证,变成一个亿的国家级审批发证。2、17-20年数量上升:17年以后新的种子法出台,品种审定制度放开,品种投放市场数量增大,新开放了一些企业进入。19—20年企业有所数量增加,但是随着竞争的激烈加剧,最近两年大公司受到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的影响,销量和销售额上升,市场集中度提升。3、20年以后企业逐步转型:转成生产型或纯销售型,但是大型公司越来越集中。将来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要么做很大,要么就做小,像传统的100万公斤左右的销量、两三千万的销售额的公司可能较多,但是中型公司生存很难,因为运营难度更大,大型公司市场更集中。 第三、高库存的积压后价格在下调。这是必然,因为产品投放市场多,利润和价格会下降,但是总体用种量加大了。经过前面几轮生产情况、生产规模的调整,20、21这两年各公司都能有效清理库存,因为政策的引导利好和种植面积的加大基本上缓解了库存情况。第四,商业化育种由原来的科研院所、高校向大型企业集中。大型的企业掌握市场上非常好的种业资源,包括新种资源的发掘,包括育种手段的使用,新技术的使用等,比某些做基础研究的应用研究的科研院所、高校都做的好。且市场价值特别大的生态类型特定方向的育种的迭代育种水平也在升高。行业之前有那么多中小型公司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早些年科研的不确定性和水稻的生态多样性。之前课题式育种资源掌握在少数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手中,产品的迭代是相对比较困难的,随着课题式的育种变成商业化的育种,资源往大型企业集中了,产品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最近几年对品种的数量的追求已经变成对品种质量的需求,因为品种已经不稀缺了,稀缺的是产品的迭代能力和产品的差异化。 【提问环节】Q:7月出台了新的玉米和稻的审定标准,这一标准对育种创新有什么影响?标准中对产量和抗病性做了一些新要求,育种难度会有什么变化?A:16年新种子法出台后,水稻的审定以及引种标准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放缓幅的态势。近几年由于产品同质化,恶性化竞争加大,国家对品种审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的标准导向性明显,特别强调差异化,门槛要求更高,这一导向对大型企业、商业化企业和差异化企业有一定利好。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差异化要求,对于中小型差异化特色企业也是有利好的,对科研机构、课题组的要求更高。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减少同质化品种的出现。 Q:今年水稻、玉米制种成本如何,明年如何变化?A:今年的成本上涨是受到了上一年度生产成本的变化的影响。去年或者前年各个企业都有20%-30%的生产缩减,去年整体在受灾,可能只有福建早春的产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其余地区减产在40%-50%左右。1、玉米情况:受到政策的影响,成本也在上涨。2、水稻情况:全区域成本平均在1-1.5元/公斤,福建上涨到1-2元/公斤,湖南、广西、江苏在1-1.5元/公斤,海南到9月份才能落实,因为连续两年的价格下调也会导致上涨,可能要回复到海南3年前的生产成本状况,上涨15%-20%的水平,具体上涨幅度还要看今年大陆的生产情况。价格上涨之外,还存在落实面积的问题,有的公司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张了150%-200%,但实际上落实的面积只有9成左右。 Q:制种面积紧缺情况下,什么样的公司比较占优势?A:大公司占优势,前几年受到库存积压影响,有一部分公司资金有延后,信誉受到影响,大公司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Q:对今明两年种子销售价格怎么看?A:从渠道价格、零售价格、包括用种量与用种方式的变化来看,目前的价格比较合理。从渠道来讲利润空间偏小,趋向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近几年的持续价格下调已经把价格降到底线了,继续下降利润空间就不存在了,会带来渠道上的改变。今年新品系价格会有大幅度的上涨,老品系略微上涨或维持不变,整体态势是往上涨的。Q:农民对价格上涨的接受意愿如何?产量的提升能否支持价格的上涨?A:目前的用种成本即使上涨也达不到4、5年前的水平,农民接受度是没有问题。且农民对目前价格的略微上涨是有钝感的,更重要的还是关注渠道。 Q:玉米的成本与价格变化如何预计?A:玉米成本也明确在上涨,恢复速度比水稻快,市场拐点更早,去年就已经出现拐点了,水稻的拐点在今年年初。 Q:经销商在选择种子品种的时候主要考虑什么因素?A:1. 玉米:细分区域较少,更考虑经济性和收益。2. 水稻:主要还是考虑生态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1)生态适应性:更多样性,表现为株高、株型等性状。(2)安全性:关注上一年特殊性状的影响,前一年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如上一年倒伏严重,就会考虑抗倒伏性(3)经济效益:考虑政策的影响,最终考虑的还是经济性,今年价格上涨的最大因子是产量,前面几年可能是高温、市场政策紧缩等,每年会发生一些变化。 Q:有关转基因玉米,行业从业者对于转基因玉米的放开有什么反应?比如像中小型玉米种子企业,他们会去和头部公司比如大北农合作吗?还是说待转基因玉米放开之后再慢慢推出市场?A:转基因玉米放开会利好有技术积累的企业,因为在这个行业,科研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小型企业可能会选择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一个节点,比如做推广、经销、审计代理等服务,那么这些公司会作为产业链的辅助,逐渐发生转型,整个产业链也会发生变化,也因为这样,市场集中度也会越来越高。 Q:比如育种环节,能够参与的主体是否越来越少,或者集中度越来越高?A:对,因为这也是核心的骨干材料,这些材料逐渐流向商业化育种企业,这些企业会不断去做迭代和升级,而这种情况也导致很难去做更正。例如在水稻行业,育种早期存在不确定性,因为骨干材料的发现会导致育种水平其上一个台阶,具有偶然性,随着大规模的改良,大型商业化育种企业的改造量和对新材料的应用非常大,数量上可能涉及几十万份,与原先的几千份不处于一个数量级别,因此发现骨干材料的概率更大,变化会较为明显。 Q:对种子需求增长怎么看?除了粮价之外,还有什么影响因素值得关注吗?A:首先,粮价的变化属于政策导向,老百姓更愿意种田,原本农村种田的人大部分为六七十岁,而目前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种植方式比如手插秧等会发生变化,做直播、机插的用种量会比原先增加大概三倍左右,导致需求上涨,这是劳动力以及劳动人员结构的变化带来的需求的上涨;第二,政策导向,也就是互动指数,以水稻为例,原本是双改单,因为劳动力不足,包括之前不愿意种两季,也就是种一季,代表互动指数下降,但长江以南和华南地区的互动指数近两年由于政策原因都在提升,因此也导致了需求的上涨。这也是近几年弃库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前几年种子生产量严重下滑,减产50%左右,也导致了弃库存的发生。 Q:近期河南灾害以及台风带来了什么影响?A:对玉米的影响较大,可能对小麦的产区也会产生影响。 Q:未来抗性(如抗倒伏类)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方式改善吗?A:可以,抗倒伏属于数量性状,可以叠加,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新的技术手段应用会加快育种更新换代的速度。 Q:目前粮食的需求比较稳定,那么单季会增加多少量?关于水稻,前几年库存比较高,上市公司利润率不太好,那么现在行业里面水稻会有多少的利润水平?A:17-20年,各大公司库存压力比较大,由几个原因引起。一、大公司正在兼并重组;二、中小型公司存在生产经营决策性问题,对政策不敏感,导致库存的权限在积压,因为从目前市场行情发现,好品种是稀缺的,但同质化品种是不会稀缺的,而差异化明显的品种一定是稀缺的,接下来大品种会越做越大,小的单品数量会越来越多,近几年,受到这种方向的影响,这个行业经营模式较为单一,一般是通过价格手段来解决竞争问题,因此近几年该行业的利润空间下滑,原本这个行业有50%以上的毛利率,目前只有30%左右。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公司是一个省级的持证企业,专门做水稻一体化以及科研、经营销售几个方面,在五六年前,我们总体销量在100万公斤左右,而现在仍是100万公斤左右,销量增加较为困难,而大公司的销量增加,小公司利润下滑。因为在销量为200万公斤时,毛利润有2000万左右的,而现在的毛利润水平是1000多万。 Q:小公司的销量增加是否比较困难?大公司是可以通过增加销量来增加利润吗?A:对,目前来说,毛利润已经趋于相对平稳的态势,会略微上涨一点点。但整体毛利率相比五六年前有所下滑,现在正在慢慢恢复。 Q:目前对于隆平高科这些企业,水稻能赚钱吗?A:可以的,水稻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因为前几年隆平企业在兼并重组,需要做出相关业季,而现在消化期已经过了,但是隆平目前面临了品种结构调整的问题,由于老单品利润不断下滑,并且已经到了成熟期,生命周期已经往下走,因此必须推出新产品,新产品的利润空间会增加,但是费用会增加一点。今年隆平应该会大批量推出新单品。 Q:现在市面上的水稻竞争力最强的品种是哪个?A:代数目前没有明显的界限。目前隆平系还是主导,包括荃银的荃系,目前来说是高产区的主导,推广的年份较长,可能是因为受到之前疫情的影响,单品牌推广较为困难,去年新单品的生产量也落下了,所以今年生产量提高以后可能会主推新单品进行换代,包括很多新的系列。 Q:之前种子行业有存在一些盗版侵权问题,包括玉米有非法转基因,水稻里面也有私繁滥制的问题,那么想请教一下行业里面盗版种子是怎么做出来的?然后新政策能够遏制这样的问题吗?A:一、种业行业是拿好的产品充当盗版的产品,而其他行业是拿次的产品充当好的产品。在种业行业,随着每个省级包括国家级监管政策的加强,盗版问题已经减少很多,因为盗版区域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地方。二、在特别活跃的卖场包括大的市场以及做零售的区域,原来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并且省一级以及国家级的监督力度不大,因此盗版问题可能会比较严重,但是这几年已经相对减少,国家监管力度每年都在加强,今年的力度特别大,以后应该会更大,派生性的品种,包括同质化品种的杜绝、审计制度的提升,都会减少这种因素的影响。盗版产品的主要来源:政策性抽查和检查无法做到全面,很多销售渠道相对来说比较隐蔽,原先的种业销售渠道是通过县一级批发商到乡镇一级批发商再到老百姓手中,但是这几年由于资讯的发达,种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到达用户手上,这也导致了盗版品种的出现。目前政策性检查会逐渐加强,包括品种审定制度的标准,送样的限制以及时间点的要求,盗版现象会慢减少,现在种业产品的DNA指纹图谱包括标准样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Q:转基因玉米会不会放开,行业对于放开时间是怎么预计的?A:对于转基因玉米的放开,这个行业已经讨论了五六年左右。其实每年对于预期的紧迫性越来越强,政策可能很快会放开,但是具体时间不好确定。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