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因为昨天支持了一位老师写的茂金属的文章,被一位网友狂喷。在这个信息很发达的年代,已经没有小道消息只说。如果说小作文还能有信息不对称,误导的可能,但是脑袋是自己的,但凡你去多看看,多学学,也不会张嘴就说别人收割你。你不是韭菜,你是人,你会思考,不是吗?
本文以国泰君安的文章《聚烯烃催化剂领先,茂金属产品大有可为》(署名时间2022年11月1日)为样本,也结合了隆众资讯、光大证券的资料,以及很多其他资料,把这个行业梳理一下,重点谈谈对鼎际得(603255)的认识
核心观点:
为什么要说茂金属,这要从POE巨大的市场说起。
为什么POE需求巨大?因为光伏电池的革命,P型电池大规模转向N型电池。然而。POE生产中茂金属催化剂和α烯烃为关键难点。同时,茂金属也是高端材料,凡是需要力学强度高、光学性能好等优点的塑料制品,都需要茂金属的参与。
POE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相较于EVA胶膜,POE胶膜的优势十分明显;
水汽阻隔性能好,体积电阻率高,抗PID性能强:POE为非极性材料,只有碳碳键和碳氢键,没有碳氧键(极性),因此不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水汽阻隔性好,水汽透过率可做到EVA胶膜的约1/10。水汽不易通过玻璃和背板进入组件内,降低PID风险。体积电阻率也是影响PID的因素之一。在同样电势差下,高体积电阻率带来较低漏电流,可降低电池表面的分压,从而减缓PID的发生。根据陶氏的研究,POE体积电阻率更高,水透过率更低,在PERC双玻组件96h老化测试下(负偏压1000V、85℃、85%RH)功率衰减显著低于EVA胶膜。
TOPCon电池组件正面PID效应更强,正面需POE封装。N型电池PN结与P型相反,氧化铝和氧化硅的场钝化在正面,因此TOPCon正面PID大于背面,与P型组件相反。而电池组件正面转换效率最为重要,因此TOPCon正面需抗PID性能更好的POE。
根据各家N型电池组件产能建设规划和不同N型电池技术发展进程,我们计算至2025年PERC组件出货或为178.2GW,N型组件出货有望达到462GW,其中TOPCon/XBC/HJT产量或分别为277.2GW、115.5GW、69.3GW。
在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景下,我们计算至2025年POE粒子需求将分别达到199.4、118.0、71.9万吨,对应2022~2025年CAGR分别为86.0%、63.2%、44.1%。综上,N型电池组件迭代将推动POE需求快速增长。
然而,POE生产中茂金属催化剂和α烯烃为关键难点,这就是茂金属的价值所在。
POE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采用烯烃聚合催化剂使乙烯和α烯烃聚合得到聚烯烃。乙烯与α烯烃通过聚乙烯链段的结晶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从而呈现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并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特性。当α烯烃含量较高时,呈半结晶、低模量的聚合物,如α-辛烯达到20%以上时,聚烯烃树脂由热塑体向弹性体转变。常见C8结构的POE,α辛烯的质量分数多在20%-30%。
另外,茂金属也是高端聚丙烯的制备方案之一,前途不可限量。
mPP(茂金属聚丙烯)利用茂金属催化合成,具有传统聚丙烯不具备的优势。随着市场对聚丙烯产品性能要求的提升,聚丙烯的生产技术不断优化,茂金属聚丙烯成为了高端聚丙烯的制备方案之一。茂金属是指由过渡金属(如错、钛、给等)与环戊二烯形成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茂金属催化剂为单一活性中心催化剂,具有活性高、聚合反应平稳、氢调性能良好等特点,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被称为茂金属聚丙烯(mPP)。mPP具有相对分子量分布窄、微晶较小、抗冲强度和韧性极佳、透明性好、光泽度高、抗辐射性能好、绝缘性能优异、与其他多种树脂相容性好等优点,应用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无纺布、注塑及膜材料。茂金属聚丙烯具有传统聚丙烯所没有的一些特殊性能,所以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茂金属聚乙烯出现较晚,1991年才由埃克森美孚公司首次研发成功,此后,国外大公司掀起了茂金属聚乙烯开发及应用的热潮。目前,全球茂金属聚乙烯产能约700万吨/年,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北欧化工、中国石化、雪佛龙菲利普斯、中国石油、三井化学、日本宇部、利安德巴赛尔、大林工程、道达尔、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日本东曹、住友化学、英力士等。尽管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产能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技术原因,开工率较低。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mPP进口依赖度约为90%,LyondellBasell是中国最大的mPP供货商。2020年,国内mPP需求量为10.2万吨,但国内产量仅能满足自身12.7%需求量,进口依赖度较高。
全球mPP的牌号较少,且大规模量产商用的牌号占总体牌号比例约为20%。以LyondellBasell为例,LyondellBasell拥有二十余种mPP牌号,但目前大规模量产的牌号仅有3-4种。2010年后,LyondellBasell逐渐关停全球多地的mPP工厂,目前仅韩国一处年产能为10万吨的工厂仍在运营,2020年产量约为7-8万吨。
突破瓶颈实现新进展,有望降低进口依赖度。2022年4月27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用环管技术成功生产出1000吨mPP(mPP35S)产品,彻底消除了降解法生产带来的异味问题。利用环管技术生产mPP在国内尚属首次,并且突破了生产技术瓶颈,首次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该产品是高端无纺布的理想原料,其成功生产,将有望缓解我国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
行业的空间,从需求增长和国产替代两个方面看:
全球聚烯烃催化剂产品CR5达75%,其中我国仅中石化占9%,而我国聚烯烃产量约占全球的26%。2020年全球主要聚烯烃催化剂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显示,世界排名前5的公司中,巴塞尔占28%,GRACE占27%,中国石化(奥达+立得)占9%,东邦钛占6%,三井占5%。我国仅中国石化的催化剂市场份额在世界排名第3,其余四家跨国公司占比达66%,相比之下我国聚烯烃产量约占全球的26%。
我国目前规划POE产能达140万吨,将逐步实现POE的国产化替代。当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近来,万华化学、中石化等企业规
大量POE规划产能带来了巨大的茂金属催化剂需求。据罗理琼的《聚烯烃弹性体POE的设计与定制》,可用于制备POE的催化剂主要为茂金属、后茂金属及其负载型催化剂。据程嘉猷的《聚烯烃弹性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国际主流POE厂家皆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POE。其中,陶氏化学在1993年率先使用CGC催化剂(结构特点是将茂金属的一个环戊二烯用供电子基团代替来稳定缺电子中心金属,再用短的桥联基团连接环戊二烯和供电子基团)实现工业化生产POE;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LG化学、SABICSKNexleneCompany、北欧化学皆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POE。随陶氏等的茂金属催化剂专利过期,茂金属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将迎来蓬勃的发展。按照催化剂在聚烯烃中0.003%的典型添加量来估算,以2021年我国61万吨的POE消耗量计算,茂金属催化剂需求18.3吨。
四:国内竞争格局:鼎际得是茂金属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囿于技术及市场规模的限制,聚烯烃催化剂的国产化参与者较少,格局较为优异。我国聚烯烃催化剂的主要参与者为中石化和鼎际得。中石化依靠北化所为中心的科研体系,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目前年生产能力23万吨,参考2020年,中石化(奥达+立得)催化剂全球9%的市场份额,按全球2亿吨聚烯烃消耗量,催化剂在聚烯烃中0.003%的典型添加量来估算,中石化产能约540吨/年,鼎际得产能为220吨/年,两者可满足国内需求量的48%。新建产能方面,公司规划了425吨/年聚烯烃产能,风光股份的募投项目中包括了催化剂产品230吨/年,若完全投产后,国内主要催化剂公司产能达1415吨/年,市场格局仍然优异
公司形成了以四代齐格勒为核心、布局茂金属的催化剂产品体系,或可率先实现POE用茂金属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公司是国内主要聚烯烃催化剂供应商之一,催化剂产品能够覆盖聚烯烃的主流生产工艺,已形成了以齐格勒-纳塔第四代催化剂为核心的产品序列,并在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了研发布局。同时,茂金属催化剂是POE生产路线中使用的主流催化剂产品,依托于多年的技术布局,公司或可率先实现POE用茂金属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