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WEB3.0 未来互联网之王
韭之王
只买龙头的老韭菜
2022-11-10 10:14:19

  二六三(002467)+3.96%旗下263云通信基于Web3.0理念构建核心视频技术,目前已经开始陆续在3D虚拟视频、MR视频合成、AI音视频等音视频类产品功能里使用。

  智度股份(000676)+1.47%旗下Meta彼岸是广州智度宇宙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国内首个艺术元宇宙社区,是一款基于智链2.0+智度分布式存储的Web3.0艺术元宇宙应用。

 

 




--------------------------

首先声明,以下的观点全部基于笔者的观察,并不作为给你的建议,请你酌情阅读。

我们在Web3.0世界是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是带着Web2.0时代固有思维的、尝试在Web3.0开拓时期引领Web3.0发展的人。因此,标题中的问题便从“Web3.0时代可能存在的机会”变成“现在的我们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我们可以设想自己是哥伦布,当第一次发现美洲时,想做什么?答案是会从采果、狩猎开始,到尝试农耕、放牧。简单地说,当开启一个新世界时,我们会尝试基于自己经历过的一切让历史重现,而重现的历史会以之前百倍甚至千倍的速度进行迭代。在Web3.0的早期探索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窥探出历史:从以物换物开始,到NFT市场牛市展现出的“郁金香经济”,再到艺术风格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事件被重演。

那么,目前在Web3.0时代中,还有哪些历史事件未重演?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


泛娱乐

目前,Web3.0世界的泛娱乐还没有拉开帷幕,但元宇宙概念的火热无疑为大家探索Web3.0世界的泛娱乐打开了一条门缝。下面从几个领域分析属于Web3.0世界的泛娱乐。

游戏:

首先强调一点,元宇宙并非游戏,但游戏可以成为元宇宙的一部分。因此,本节不会探讨元宇宙项目,而是更深度地展望Web3.0世界的游戏。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游戏都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使它们不能融入Web3.0世界,那就是去中心化。无论是PRG(角色扮演)类游戏还是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它们都不是去中心化的。所有数据都被存储到中心化服务器上,游戏公司作为主体掌控游戏内的所有数据的流动。

因此,我们才会在这几年不断地看到游戏公司起诉第三方游戏资产买卖平台。一种质疑需要被提出:玩家使用法定货币购买的游戏内数据究竟应该属于谁?有一些游戏公司明确表示,玩家在游戏内的道具应该属于玩家,因此它们允许玩家拥有对自己游戏内的道具的交易权,但是当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玩家还是没有真正拥有他们在游戏内的数据(即游戏道具),他们只是拥有了游戏内数据的交易权,这些中心化的游戏公司仍拥有修改数据的权利。在本质上,这并不算去中心化。


那么,当谈论去中心化游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时常关注Web3.0动向的玩家,那么可能会对此回答:Axie Infinity。对于在游戏资产层面上做到完全去中心化的明星代表项目来说,Axie Infinity一度作为最火热的项目获得Web3.0用户的广泛认可。从客观上来看,与中心化游戏相比,Axie Infinity似乎在可玩性上有所欠缺。作为游戏,它有规则、有对抗,但在玩家可交互性与可操控性上存在明显的短板,这导致它在游戏领域没有完全被认可。

直到现在,Web3.0用户还在渴望一个优质的去中心化游戏横空出世。

其目前的路径无非有以下两种:

(1)传统游戏公司拥抱Web3.0。

(2)去中心化游戏公司在游戏玩法上努力。

无论走哪一条路径,史诗级别的去中心化游戏的横空出世都会给Web3.0的发展打一针强心剂,并且作为转折点开启Web3.0世界的全新篇章。


影视作品:

在Web3.0世界里,因为经济系统被嵌入了互联网,所以生产、销售和分润被压缩到一个平面——区块链网络里进行,整个流程都是可量化、可追溯的。从任何商品被创造之始,它的全生命流程都会被记录在链上,创造者可以获得完全覆盖其作品生命周期的分润权。

比如最近汪峰站台的一个为创作者服务的音乐平台WOM,这种去中心化平台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维护创作者的权益,使得所有创作者公开、透明地获取收益。由于链上行为公开、透明,创作者不用担心平台对数据造假。此外,还有很多去中心化音乐平台利用Web3.0用户的长期投资行为帮助创作者在早期获取粉丝的支持与资助。虽然这一模式的逻辑看起来是通顺的,但是有值得思索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优质的创作者通过Web3.0音乐平台脱颖而出。虽然不能否认这可能因为Web3.0发行方式出现的时间尚短,但这一现实结果也可能与用户体量有直接关系。

另外,Web2.0时代遗留的消费者习惯可能导致影视产业很难做到去中心化。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心化服务器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虽然每个人习惯使用的平台都不同,但无论你是Spotify、Apple Music的用户,还是QQ音乐、网易云音乐的用户,都躲避不了的消费行径是订阅。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当订阅网易云音乐的黑胶唱片会员时,你就拥有了百万首歌曲的收听权益。订阅已经取代了流媒体时代之前的买断。虽然笔者相信现在还会有人为了更好的收听体验和音乐质量购买唱片,但这已经成为市场的过去式。在Web3.0世界,大家是否会选择花费更多钱去买断某首歌的永久收听权?

似乎影视作品的完全去中心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悖论,但先驱者们在影视作品去中心化的道路上仍在探索其边界与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娱乐品牌(NFT头像):

下面所说的NFT主要指的是头像品类。在由NFT掀起的牛市之中,我们看见了非常多从0到1搭建的品牌。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品牌还在探索下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目前,大多数品牌还是以静止图片的形式存在于区块链上,NFT的收藏者们除了和非收藏者一起欣赏同一张图片之外并没有获得其他实质上的特权。

这个困局并不会持续太久。你以为“内卷”的只有白名单资格的争夺者吗?当然不是。在市场上,项目方争夺优质粉丝也愈演愈烈,毕竟NFT市场从整体来看仍是一个存量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NFT头像类项目最重要的是设计。当观察NFT市场时,我们会发现被认为是“蓝筹”的那些项目都具有新颖的创意和鲜明的特色。这些设计不仅锚定小众审美,还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好看。当然,除了设计,运营也很重要。与早期NFT头像类项目方只卖图片不同,以后的项目方将会越来越重视场景的搭建和广泛赋能。另外,除了自带场景型NFT项目,一个能为众多NFT提供场景的元宇宙产品也被整个市场殷切期盼着。

大胆预测一下,即使有传统流量加持,恐怕既不自带场景又无外部场景的NFT项目在未来也会越来越难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在这个时间点,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NFT项目的赋能,或许这是一个开发者可以考虑尝试的方向。

想要谈论Web3.0的大数据时代,还要从Web2.0开始说起。可能很多人还未意识到自己被中心化服务器记录的数据都包含什么。下面从互联网巨头们发现用户行为习惯之前开始说起。比如,在浏览网站时花费多久才决定点击这个按钮、点击按钮之前做了什么、点击按钮之后做了什么等。

互联网巨头在刚开始收集用户的所有数据时,常常会删除大部分它们认为无用的数据,其中包括很多明确行为之外的数据,例如用户在搜索时的拼写错误、在某个网页的停留时长、在某个地点停留的时间等。这些除去行为本身的额外数据在一开始是被摒除的。渐渐地,互联网巨头们开始发觉这些数据的用途远比行为本身更有价值。用算法分析用户在搜索时的拼写错误可以研究用户的拼写习惯;用算法分析用户在某个特定网页的停留时长可以研究用户的喜好;用算法分析用户在某个特定地点停留的时间可以判断用户的出行习惯。通过分析这一系列的用户行为习惯,互联网公司可以为每一个互联网用户打上标签。

在法律禁止互联网公司为用户建立专人画像后,它们开始把用户以群组分类。在互联网时代,算法可能比你自己还懂你。当我们的数据被大量处理时,我们就踏入了大数据时代。虽然我们经历了IPFS的横空出世,但Web3.0的大数据时代还没有到来,还有很远的路要探索。


信用金融:DeFi3.0

目前的DeFi虽然已经具备了传统金融的大部分功能,但是出于资产安全考虑,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保证金模式,即用户需要质押抵押物来借款或者质押保证金加杠杆,而信用金融则一直没有实行。这很好理解,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办理消费贷或办理信用卡都需要实名制,如果发生坏账,那么可以准确定位到人,如果借款人不还钱,那么可以找担保人。在Web3.0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没有实名制一说,更不存在KYC,所以用户销声匿迹的成本相对较低。即使DeFi蓬勃发展,至今也没有项目方敢开启无须抵押任何资产即可借走流通品的信用借款。

要想发展信用金融,当然需要先有一个信用体系,而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体系是最真实可信的,所以Web3.0天然具备发展信用金融的先决条件。随着DeFi的普及和NFT收藏文化的盛行,Web3.0地址除了有收款功能,也逐渐产生了标签属性,再加持其他链上行为轨迹(如POAP徽章之类的行为记录认证),最终成了Web3.0时代的KYC。比如,著名区块链数据分析平台Nansen会把某些地址认定为优质NFT一级市场玩家。另外,一些Web3.0公司现在招募员工时甚至不看简历,直接要求候选人提交自己的ENS域名——因为一个人对Web3.0的认知和经验从其DID上一目了然。


随着DID赛道基础设施逐步完善,Web3.0版本的信用金融成为可能。在Web3.0世界,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会逐渐变得不重要,而DID才是真正能说明你是谁的最核心身份特征。那么,是否可以基于DID开发信用体系,并开启信用借款或者消费呢?比如,根据链上记录,将DID的链上行为量化,通过某种算法计算一个账户的信用指数,并且该指数受社交因素的影响。量化的数值结果可用于铸造(Mint)对应的DAO Token,并且该Token可以作为借款的凭证从资金池中借出一定数额的资产。根据还款情况和投资回报率,可以对该DID未来的借款权限进行动态调整。这就是把传统信用金融搬运到Web3.0世界的玩法。总之,信用金融很可能会成为DeFi3.0的主题。



作者在2022-11-10 10:26:20修改文章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二六三
S
智度股份
工分
1.3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11-10 10:54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11-10 10:29
    同花顺新概念,起飞倒计时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2-11-10 10:49:28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2-11-10 17:52
    加不上概念挺尴尬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