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路看着游戏上涨,一路不敢买——无他,因为我不懂游戏。任何时候,“不懂就不做”永远是对的,哪怕踏空。但是,我又想吃游戏这口肉,那就只能抽个周末好好研究一下咯,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才能让游戏的钱变成自己“认知内的钱”。
我玩的游戏不多,但是大二暑假的时候在一家头部游戏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实习过,做了两个月的服务端开发,也参观过公司美术部门的情况。游戏开发这一行最大的好处就算可以光明正大玩游戏划水,美其名曰“测试游戏”。
游戏上涨的逻辑是什么?AIGC导致的降本增效?亚运会把游戏纳入比赛项目?游戏版号发放有啥利好?长期大跌导致的重新炒作?还是游戏公司有用户游戏行为数据,炒数据要素?
首先来看一下现在游戏的位置高不高。
截止到4月21日,游戏板块的市盈率大概在40多,位于历史百分位44%附近。这个位置并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太低,相比半导体13%还是高了不少。游戏炒的是AI降本增效吗?这需要涉及到AI究竟能给游戏带来多少利润的边际改善。首先,游戏分为很多,需要NPC的游戏可能会用chatgpt当NPC,实现降本增效。但很多游戏不需要NPC,chatgpt无法为这样的游戏带来降本增效。AIGC可能用途广一些,基本上游戏都涉及到对美术的需求,但是根据华安证券的测算,AI对于游戏的降本改善只有3%-5%:
这么一点改善,说实话,如果是放在3月份,AI各个方向鸡犬升天的时候,还可以跟着炒一炒,问题不大。但是现在是AI炒作第二阶段,业绩预期说了算,所以这一点成本改善支撑不起炒作的逻辑。但是,生成式AI改变不了多少成本边际,但可以改变研发周期。如果研发周期下降,那其实可以多生产更多的游戏。另外,AI可以提升游戏的差异化,甚至是为用户个性化定制一些场景(反正是AI生成,不花什么钱)。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好玩的游戏会越来越多,对玩家也会越来越有吸引力。所以,AI没有做到太多的“降本”,但是“增效”却做到了。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但没有消息的直接刺激,撑得起趋势走法的延续。当然,未来如果哪家公司真的把AI用在了游戏研发中,并实实在在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与个性化,出了个新闻“游戏研发的iPhone时刻”,估计也会有一波游戏的情绪连板行情。
游戏版号的发放正常化也是一重利好。2023年4个批次的国内版号平均发放数量约为87个,较2022年6个批次的版号平均数量约67个(不含进口版号)有显著增长,接近2021年版号停发前国内版号平均发放水平。版号的持续发放使得游戏行业可上线产品增加,推动游戏供给持续修复。
因此,游戏的估值修复我认可,而且TMT火爆的时候,正是阴跌七八年的游戏板块修复的好时机。利润或成本的改善上暂时存疑,但游戏研发周期的缩短以及研发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游戏下沉、多样性改善以及天花板的进一步打开,则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元宇宙、web3这些方向,在经历了泡沫破裂之后,现在成为过街老鼠,没啥人关注了。泡沫归泡沫,任何行业初始阶段都会被吹出来巨大的泡沫,但破裂之后才会迎来真正的发展时刻。另外,也有很多人从监管的角度去考虑,从guo情的角度考虑,认为去中心化的应用无法在我们这块土地上铺开。但我还是觉得这些方向代表着未来,新的互联网形态一定会铺开。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一个更加平等与自由的互联网形态必然会取代现有的互联网。AIGC会在新的互联网形态下成为人手一个的生产工具,元宇宙、分布式游戏会越来越多,游戏的social属性也会更强。具体可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随笔思考:ChatGPT和AIGC 》《随笔思考:去中心化 》《数字经济(四):去中心化的全新网络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