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日,中国工信部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按照“十年磨一G”的行业定律:2019年,5G正式商用,2030年6G即将迎来正式的产业化落地。
先回顾一下,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已经经历5代,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
1G:仅可以进行语音业务,容量有限,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漫游,类似大哥大这类传呼机;
2G:语音质量和网络容量有所提升,移动语音和短信应用开始普及;
3G: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增了图像传输、视频流传输及网页浏览业务;
4G:新增了移动宽带服务,应用范围更广,包括游戏、视频会议等;
5G:移动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将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实现全球全域无缝覆盖,目标是万物深度智联。
但目前,对于6G的看法是两极分化,正面的声音认为6G是大势所趋,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反面观点认为6G只是炒作,没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6G。
那么6G到底是什么?未来有没有发展空间下面我们就详细讲一讲。
6G 和 5G 的主要区别。
1)5G是“万物互联”,6G是“万物智联,数字孪生”。
6G将在 5G 基础上,从“连接的事物”演变为“连接的智能”,将从服务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将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成为联接真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纽带。
重点讲一下什么是数字孪生?
使用场景上,数字孪生基于物理世界生成一个数字化的孪生虚拟世界,物理世界的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将可以通过数字化世界来传递信息。它最早被用在飞机发动机的预测性维护上,而“人的数字孪生”是通过在人体内使用大量智能传感器,采集现实人体的各种器官数据,数字化重建后形成数字人。
未来 6G 将主要应用于沉浸式云 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全域覆盖等八大场景。
2)6G 和 5G 的主要区别是更大的范围和更强的网络能力。
据数据显示,6G 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 5G 将提升 10~100 倍。
比如,6G 峰值传输速度达到 100gbps-1tbps,5G只有 10Gbps;室内定位精度为 10cm,室外定位精度为 1m,是 5G的 10 倍;通信延迟为 0.1ms,是 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现行的5G通信,以6GHZ以下的频段为主,速度和4G并没有太大差异。
之所以早早展开6G技术攻防战,是为了应对未来以太赫兹(频率单位,1THz=1000GH)运用、人造卫星技术等科技竞争。
作为高速宽带的通信载体,太赫兹波具有极高的方向性和穿透能力,因此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短距离保密通讯,也适用于高带宽需求的卫星通信领域。
国际通讯联盟认为6G如果要变成以太赫兹技术为基础的超高速网络,需要开拓的是100GHz-10THz的频段范围。
有行业专家认为,不同于目前手机通信网络以光纤连接的基站作为基础,“6G网络将实现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的连接。”
这样一来,网络信号无缝抵达,理想状态下能够覆盖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让荒僻地区的人们都能接受远程医疗和教育,并且,在卫星系统与地面网络的联动下,进行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测,做到快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但目前6G仍停留在理论方面,距离实际的规模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太赫磁波”作为6G的重要技术方向,前提基础是要先把毫米波培育成熟。
但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全球业界已开启对6G前瞻性的研发和专利储备,这样才能抢占未来信息产业的制高点。
全球 6G 技术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国际电信联盟在第 34次国际工作组会议上,明确了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提出于 2023 年开启对于 6G 的研发,并将在 2025 年下半年开始对 6G 技术进行标准化,2028 年下半年生产6G 设备产品,2030 年正式进入 6G 商用时代。
瞄准 2030 年左右实现 6G 商用,那么未来 3-5 年将进入6G网络发展的战略窗口期。
为了抢占通信话语权,各国纷纷开展 6G 技术研究,目前 6G 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总量为 3.8 万余项。
据日本的调查显示,在通信技术、量子技术、基站和人工智能等9个核心技术领域,6G的专利数相比较来看,中国占据了40.3%,位居世界第一,领先美国 (35.2%) 、日本 (9.9%) 和欧洲 (8.9%)。继 5G 之后,中国 6G 技术依然领先全球。
据中国移动预测,到2025年, 5G将拉动国内近10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6G商用后将引爆更大的想象空间。
相关产业链可以关注:
1)6G 通信要想实现空天海地一体化的全球连接,需要加快布局卫星互联网的布局。
据数据显示,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总量为 25509项,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最多,达到 9159 件,占比 31%。赛迪智库预计, 未来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提速到千亿级别。
由于卫星互联网仍处在起步阶段,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等上游产业将率先受益。
可以关注卫星制造段相关标的:信科移动、铖昌科技;
铖昌科技是和而泰旗下的公司,收入中超9成来自星载业务,主营T/R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是国内唯一能够承担国家级大型发射任务的民营企业, 其产品已经用于北斗二代导航、卫星通信等重大项目。
地面段供应商:震有科技、盛路通信。
2)太赫磁波通信:6G时代的核心通信技术。
中国联通已成立太赫兹联合创新中心;
天银机电子公司华清瑞达曾承接了解放军某部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实验项目,并已成功交付,是上市公司中极少的已经产生业绩的企业。
3)AI+算力:在通信物理层通过无线传输与 AI 深度学习相结合是 6G 的未来趋势。
算力增长受益标的包括产业链上游的底层基础设施、IT 及网络设备标的:中兴通讯、紫光股份(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
光器件供应商: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源杰科技;
中游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润泽科技(与机械军工组联合覆盖)、科华数据(与电新组联合覆盖)。
坚持写作不易,拒绝白嫖,点个“赞”和“在看”吧!
免责声明:文章只是个人观点解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假设因阅读本文而买入的,带来任何盈利或损失与本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