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A股市场发生了较大波动,指数7月份先抑,核心资产体现了“去估值泡沫”
的一面,8-9月份后扬,各类上游周期股推动指数上涨。可以看到,9月底-10月初这段
时间的市场再次出现了反过来的状态,这样的风格轮换和指数背后反映了什么?我们认
为有三点,一是宏观和外围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到二季度末为止基本见到了
本轮的高点,三季度开始更多体现为向下的压力,但事实上在各个子领域(进出口、地
产、基建、消费、制造业等)又是不均衡的节奏,这给投资者的判断带来了极大困难。
同时,疫情的持续和可能被遏制反复交织,也带来了部分干扰。二是“碳中和、碳达峰”
大背景下,诸多行业的供给侧、需求侧同时发生预期变化,在一些行业短期内产生了涨
价带来的投资机会,在另一些行业也带来了成本不可逆上升带来的盈利能力忧虑——事
实上2020年底就已经能看到政策推演下的可能性,但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投资者的是严
重低估这件事的影响的。三是市场投资者行为本身的变化,2019-20年的权益类基金市
场大扩容,一定程度上促使各个环节滋生了普遍的浮躁或者说急功近利心理,投资者的
“蝴蝶效应”行为和市场风格互相影响,加剧了市场波动。
站在目前时点,我们认为以上几点有一些是短期周期性因素,有一些是A股市场必
不可少“成长的烦恼”,可能未来几年做投资还需要长期面对。2021年的市场震荡分化,
我们继续认为是一次级别较大的核心资产“开始的结束”,首先是“级别较大的结束”,
很多长期景气的结构性领域的估值依然看不到投资吸引力;其次站在3-5年的角度,震荡调整完了是很好的“开始”,市场更加成熟,供给侧优质公司大量上市、劣质企业退
市机制形成,需求侧权益市场大扩容伴随着居民财富管理行业大发展,风雨之后的市场会体量更大、走得更稳、机会更多。
三季度,我们围绕“防范风险,聚焦差异化成长”的思路,“防范风险”是看到宏观尤其是地产领域出现的一些下行风险,但在过程中,我们对双碳政策框架带来的冲击性机会估计不足,思路未能有效扩展。“聚焦差异化成长”是坚持我们一直以来的选股框架,在长期关注的智能硬件创新、软件数字化应用、医疗和消费等领域,用差异化的视角投资成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