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医改下的挑战与机遇,把握升级创新的发展脉络。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供给端改革政策持续推进,逐渐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新冠疫情影响边际缩小,立足主业寻找2022年投资主线。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创新药:差异化、国际化拉开序幕,新兴技术领域百花绽放。1)创新药加速转型、生长,资本、政策、市场共同助力;2)以国产PD-1为例:借助医保放量同时纷纷出海,寻求ex-China地区合作;3)对于评价药企的“国际化”能力,主要需要通过四个维度:跨国BD合作能力、自主研发产品开展海外临床试验、自主研发产品License-out、自主研发产品在海外展开销售。4)中国药企需要积极探索特色国际化之路;5)在差异化、国际化的药物研发浪潮中,新兴技术是药企展现自身差异化特色、形成研发平台优势的重要因素;6)国产创新药品种丰富,板块景气度逐渐提升。
生物药:面临政策与技术的新变局,着眼未来布局当下。1)政策端:控费降价压力已传导至生物药,合理预期范围与幅度;2)技术端:新冠疫苗研发推动行业技术快速发展、成熟;3)关注疫苗行业新变局,展望未来发展新格局。
卖水人高光赛道依旧,CRO、CDMO维持高光。近年来,CXO赛道表现出其优秀的成长性和较强的业绩确定性。虽然当前板块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上水平,但基于其优秀的业绩表现,其景气度和关注度仍维持在高位水平。从新签订单、新产能建设、新增人员规划等方面来看,当前需求依旧旺盛,行业仍呈现出较好的上升趋势。展望未来,卖水人高光赛道依旧,CRO、CDMO维持高光状态。
生命科学上游高速增长,国产“医药芯”大有可为。1)产业链条覆盖广,“卖水人”业务确定性高;2)全球市场:持续并购形成多元业务;3)中国生命科学上游市场增长迅速,本土企业有望实现崛起;4)国内企业走向成熟,多因素催化国产替代。
医疗器械政策边际缓和,创新仍是企业发展源动力。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政策环境边际缓和;2)近年来国家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政策密集出台,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3)高质量创新是十四五发展方向,医疗器械商业模式发展变化;4)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突破多项技术壁垒,进口替代未来十年仍然是主旋律,但这个过程需要伴随着国产自有技术的创新与升级。
消费医疗在规范中前行。1)规范是企业的生命线,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2)做好公立医院的补充和配套,专科医疗服务稳健发展。3)合纵连横迎接处方外流,连锁药店稳健成长。
港股性价比突出,AH融合是大势所趋。1)相较A股医药板块,港股性价比突出;2)AH互融互通持续进行时,医药表现亮眼;3)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18A”新政,开放了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通道。为大量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但是自上市以来个股分化现象明显;4)港股医药各板块,创新是关键词。5)港股医药板块年中开始新股上市进程放缓,主要系二级市场交易热度下降、企业扎堆递表等导致。
2021前三季度回顾:整体增长趋稳,内部分化加剧。随着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疫情逐步缓解,企业经营逐步正常化,2021年前三季度医药企业业绩恢复正常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恢复较为明显,板块内部产生明显分化。
2022投资策略:医药板块结构性机会突出。从2018年集采后,医药即开始走向分化,唯有持续布局创新新方向、顺应政策发展的公司,才能胜出。创新药产业链和生命科学上游:重点关注两方面机会,一是CXO依旧维持高的景气度,二是生命科学上游支持类企业快速增长;创新药:关注已经从Biotech向Biopharm进军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以及产品未来具备一定国际化可能性的Biotech公司;医疗器械:关注具备产品延展性和强商业能力的公司;疫苗:关注能把握住疫苗新技术和新方向的优质公司;消费升级:关注处方药/医疗器械中具有消费升级属性的公司,以及传统中医药企业中具有品牌优势的公司;医疗服务:to C端服务看好复制性强,偏消费属性的连锁企业,to B服务看好注重研发且市占率具优势的金域医学;部分偏绝对收益的低估资产:这部分企业虽然“主题性”不强,但经营稳健,所在领域具有相当看点,且本身估值较为合理。
风险提示:核心资产估值处于高位;行业政策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