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9日央行公告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同时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元,两者皆超出市场预期。
2、本次降准目的是优化资金结构,对冲下半年MLF到期、地方政府债发行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引导银行支持小微企业。
3、市场之前普遍认为是结构性降准,本次采取全面降准超出市场预期,信号意义显著,政策边际趋松,但大基调仍然以稳为主。另外,社融数据虽好,但实则延续趋缓。
4、可能是预防性降准,提前防范信用风险和基本面下行风险,同时预留政策空间。中期,流动性易松难紧,宽松周期将来未来。
社融数据与降准超预期解析(详细)
(关注原因:社融数据与降准超预期,准目的是优化资金结构,对冲下半年MLF到期、地方政府债发行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引导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市场之前普遍认为是结构性降准,本次采取全面降准超出市场预期,信号意义显著,政策边际趋松,但大基调仍然以稳为主。可能是预防性降准,提前防范信用风险和基本面下行风险,同时预留政策空间。中期,流动性易松难紧,宽松周期将来未来。)
1、事件:7月9日,央行公告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另外,7月9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2、6 月社融数据的最大特点是“表外拖累,表内支撑”:1)数据热:社融增速在较高基数的前提下仍下行“刹车”,企稳在 11%。其中新增信贷是超预期的最主要根源。2)经济实则延续趋缓:一是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连续两个月出现边际减少;二是居民中长贷回落,预示地产销售走弱,未来投资逐渐承压;三是票据融资超季节性多增,更多体现银行季末冲规模;四是政府债、企业债同比多增平淡,信用债市场没有趋势性回暖;五是 M2-M1 剪刀差再次扩大,印证企业经营活跃度在下降。
3、为何在此时降准?MLF 到期与税期叠加在 7 月 15 日,以及 7月政府债券放量较多,总体流动性缺口大约 6000 多亿,因此操作符合历史操作比较快的规律,会后两天落地。
4、为何超预期?因为此前国常会有所提及,此次降准时间在预期之内,但普遍认为是结构性降准,本次采取全面降准超出市场预期。
5、为什么是全面?1)从流动性对冲角度,MLF 到期和税期因素对大型、中型机构影响更大,全面降准可以直接帮助缓解大中型银行的流动性缺口。2)核心因素还是经济。政策定调当前处在重滞不重胀。6 月超预期的信贷与社融数据结构其实依然体现出需求在走弱的迹象。政策在提前应对下行压力。3)政策节奏调整。中美政策差初显苗头,在美联储全面收紧前,应对国内需求走弱的同时,预留出政策空间,可能是预防性降准。此外,碳中和推进的成本端压力、政府发债体量与资管新规下半年非标表外转表内的隐性压力,会对狭义流动性造成冲击,上述因素也是边际趋松的考虑。
6、全面降准的力度有多大?影响是什么?1)此次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 万亿元。排除 7 月流动性缺口,预计净投放规模在 3000-4000 亿元左右,比较有限。若仅考虑 MLF 到期量,则额外流动性释放 6000 亿元。与历次相比规模属于中等偏上,信号意义更大。2)对经济的核心影响是压降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带动贷款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资产价格上,全面而非定向,更体现政策边际信号,股债支撑总体延续,但靴子落地的形式对股利好相对强于债。
7、未来紧信用会发生改变吗? 1)全球经济格局大概率是类滞胀特征的接力,接力棒未来会交到美国手中,国内的紧信用阶段短期还会延续。2)抓住“比滞不比胀”的窗口期。全球政策阶段性重“滞”,一方面意味着政策稳中趋松大方向确定,另一方面意味着高景气与持续性强的赛道更加珍贵。“紧信用”向“稳信用”的转化会出现在三季度末期到四季度初,这背后是广义财政周期的触底反弹与广义流动性环境的趋势性修复。
8、任泽平:今年一季度是经济顶部,二三四季度边际放缓,经济正从滞涨转向衰退,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对经济和市场逐渐转向友好,宽松周期将来未来。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从“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格局,下半年-明年上半年重启宽松。(资料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兴业证券和国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