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今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重点内容梳理如下:1)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要求。要求总资产100亿元以上、2000亿元以下的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总资产500亿元以上、50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95%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总资产100亿元以下的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总资产5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中小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提高13-18个百分点。2)将保险公司剩余期限10年期以上保单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的比例,从目前不超过35%提高至不超过40%,鼓励保险公司发展长期保障型产品。3)引导保险公司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对于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中未穿透的,风险因子从0.6调整为0.5。4)引导保险公司支持科技创新。保险公司投资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风险因子赋值为0.4。保险公司经营的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对A股市场,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条。沪深300、科创板的风险因子下调,意味着险资能买得更多。1、发文背景此次发文是金融监管总局下发的,其实22年开始相关内容就已经在业内征求意见了,核心目的是要提高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因为22年开始执行偿付能力二期工程导致行业充足率有所下滑,加上22年的熊市使得很多公司尤其是小公司充足率承压,这个是最主要的背景,叠加近期证监会呼吁长期资金入市,所以金融监管总局在当前时点发文,也对相关权益类资产的风险因子进行了降低,一定程度提升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能一定程度上利于险资提升权益配置比例。2、发文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目前计入实际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上限是35%,此次发文对会提升实际资本(35%提升到40%),即第(三)条;其中权益资产最低资本=风险暴露(简单理解为资产规模)*风险因子,发文会降低最低资本(降低风险因子),包括(二)、(六)、(七)、(八)。【但精确的定量核算无法计量,涉及到的资产类别太多,业内人士反馈,预计可以提升10-15个百分点左右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左右】,肯定是各公司不一样,小公司有问题的公司提升更多,大公司提升不多。3、对权益资产配置的影响目前制约保险公司加大权益配置的是监管要求,主要是偿二代规则,偿二代对保险公司权益资产(包括上市的和未上市的)的配置比例上限是有要求的,根据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低来分,见上图,目前头部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0%-250%之间,中小公司在150%-200%之间,对应的权益资产上限就分别是25%和30%,此次发文可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如果某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属于各档的临界点,那便可以提升权益配置比例上限,否则对权益配置比例无影响,不可一概而论。(举例:A公司目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那它的权益配置比例上限是25%,此次发文后,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变为210%,那它的权益配置比例上限就变成了30%,就提高了5个百分点,可以加配5个点的权益资产;B公司目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5%,那它的权益配置比例上限是25%,此次发文后,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变为180%,那它的权益配置比例上限依旧是25%,没有提高,也就无法增配权益资产)。4、结论或多或少会对保险资金加大权益配置(包括二级和一级权益)有帮助,但帮助有限,具体提升幅度要分公司看待,预计行业整体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能提升1个百分点已经很乐观了,这种情况下,保险业整体当前投资资产规模27万亿,对应1个点也就是2700亿。5、业内交流反馈1)目前问了险资组合管理部的朋友,总体反馈增量寥寥,他们实际在配置资产过程中很少考量”偿二代“下风险参数(弱约束)。2022年末行业偿付能力196%(远大于100%达标线),特别目前大量中小保险公司被接管后推倒重来,险资偿付能力反而较充足(如华夏变瑞众人寿、天安变中汇人寿、易安变比亚迪保险),不会因为调了参数就明天就大举建仓权益。2)回到一个更长远的问题,险资权益配置上限是30%,但目前仓位是12-14%,险资在配置权益时是如何考虑的?一要考虑负债端保费增长,二要考虑资产配置环境,三要考虑监管政策导向,比如这次提的偿二代风险因子、比如小作文对I9金融资产分类等,同时配置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长周期(如5年以上)战略配置(大类比例)和短周期战术配置(配置调整)。当前保险资管面临的问题体现在:利率中枢下行下的资产荒,资产负债缺口下的风险缺口。尤其在险资配股票方面,上半年泰康段国胜总谈的更深刻:“当前资本市场周期性特征明显减弱,结构性特征长期演绎,新兴产业充满投资机会,但投资难度明显更大...投资的胜负手从总量仓位转变为对赛道的选择,这要求投研体系必须向中观下沉。”接着段总的逻辑,如果险资做不到“中观下沉”,那目前就加大权益配置并不明智。从实际情况看,今年险资随着储蓄型保险热销的确是有增量资金,同时近期政策期权提升了风险偏好,整体利好蓝筹尤其是高分红资产。3)即使今天政策本身没有实际增量资金,不过这次调整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监管当局真的在干活,既然目前目标远没达到(本周股债汇三杀、日均交易量缩到8000亿元,远没实现交易活跃),那政策友好期还在持续。4)还有哪些政策在路上?鼓励长期资金政策最近市场YY较多,靠谱的有打开个人养老金1.2万元递延上限、允许险资配置ETF计入OIC、推动银行理财在券商和互联网渠道销售以鼓励含权理财创设,不太靠谱的有设立国家平准基金、学习日本央行直接下场买ETF(这本质是MMT,有较强通胀风险),后续我们也在持续观察。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