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为何室温超导引发这么大的议论?
夜长梦山
2023-07-30 14:10:23
【浙商金属+汽车】为何室温超导引发这么大的议论? 若成真,那么意味着电气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骤减。 我们做大胆推演: 1)光伏、风电的能源可以远距离传输,电价大幅下降。 2)磁悬浮成为现实。 3)涉及到加速领域的技术研发进一步突破,包括可控核聚变。 简单而言,这是涉及到能源变革的大命题。 【涉及材料端】 这也是市场最关心的,目前大概率是铅、铜混合物。 铅大家了解比较少,科普一下: 1)全球产量:USGS数据大约1200万吨,其中60%是回收,也就是说约500万吨是矿产。 2)需求:约80%在蓄电池领域。 3)涉及矿产公司2022年产量: 驰宏锌锗:铅矿年产量约8.5万吨, 中金岭南:铅矿年产量约9.4万吨, 金徽股份:铅矿年产量约1.74万吨。 【总结】 我们对于资源的命题就是:资源→安全。在电气化大变革的浪潮中,金属是天然的导体,会引发范式变革。 风险提示:常温超导试验不成功。


【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中心主任洪智勇:韩国研究团队近期公布的超导体"极大概率"不能实现室温超导】财联社7月30日电,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超导应用研究专家洪智勇在今天上午东吴电子举办的内部电话会上表示,近期韩国研究团队公布的超导体极大概率不是室温超导。洪智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现有情况来看,他们团队报道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很正统的超导材料验证实验。此前迪亚斯团队公布的实验条件是限制在1万个大气压下,因为呈现数据过于“完美”,数据真实性受到质疑。但这次韩国团队是反过来的,他们报道材料的合成方法非常明确且简单,但测试方式和数据的呈现形式以及数据的严谨程度都非常粗糙,更和国际认可的一些验证超导性能的测试方法差距很大。从目前呈现的数据来看,他们还只是通过合成和参杂,在本应不具备明显电磁特性的铅磷灰石化合物中,发现在室温下具有了一定的导电性和弱抗磁性,但是这个导电性还弱于铜、银等金属导体,这是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但实验结果离证明样品是超导体或者说样品中含有超导成分还相差甚远。(财联社记者 邢祺欣)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西部超导
工分
14.5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8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08-01 14:20
    室温超导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加油奥利给
    下海干活的韭菜种子
    只看TA
    2023-07-30 23:13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7-30 21:37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7-30 20:24
    磷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