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新凤鸣三季报交流会
夜长梦山
2021-10-30 19:30:31

领导分享

1、公司三季度报告情况

受限电政策影响金九银十未达预期。其中,七月份表现最佳,八月份虽价差保持良好,但是由于中上旬受江苏疫情影响产销有一定下滑。九月份整体产销不错,一方面是由于改变了整个销售策略,采取了阶段性的脉冲式的销售,且九月到九月下旬的时候经过两波促销,整体的产销达到110%以上。整体的产销率在100%左右。而十月份截止到目前的也是百分之百的一个产销。其中,PTA成本优势和管理优势与同行相比较为明显。

 

2、具体讨论限电影响:

10月份产能开工率在85%左右,所以在125%的一个产销率情况下,相当于是满额达产。

洲泉基地和湖州东营基地受到影响,两者产能共下降约10%-15%。虽受影响但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规避,使得部分的产能下降源于检修(洲泉基地一套检修),部分源于加弹。加弹是可以随时开启,没有太大的损失,可以白天停晚上开,错峰且降低电力成本。

平湖独山基地和新沂基地是完全没有受到限电影响。新沂基地还没投产,并且有自己的热电厂。平湖独山基地由于PTA反向发电作用的优势,在目前产能下还有多余电量,因此今年12月份的一套30万长丝将在平湖基地如期投产。


 

3、公司未来发展

现有产能情况:

桐乡洲泉基地长丝310万吨。湖州东营基地长丝280万吨,平湖独山基地目前是500万吨的PTA加上60万吨的聚酯,未来发展成1200万吨的PTA+210万吨的聚酯。新沂基地180亿的投资270万吨聚酯,已获得指标:70万吨原煤折合标煤60万吨,400-500万吨聚酯体量,能耗指标已经拿下,是未来发展大头。

 

计划投产:

原定十一月份新增60万吨短纤维产能,目前已安装调试完成,处于热试阶段。一旦限电问题解决可以马上投产。2022年将是投产大年,将新增长丝产能60万吨,短纤产能60/120万吨(看今年的能不能顺利投产)。而PTA分两期增加至1200万吨,到2024年实现PTA产能1200万吨,聚酯长丝产能1000万吨,短纤产能200万吨。2025实现产能到产量的完全转化。

 

横向发展:

新材料、薄膜、油剂色母粒等全部有接触,目前除了薄膜还没有投入实际生产,其他的均一小部分量产,并将在未来扩大。且实现纸箱纸管泡沫板完全自主生产。新材料方面成立战略调研组进行相关调研。以后关注点从PTA、长丝这两个端口的产销率、价差逐步转到未来赛道的发展上。


目前情况:

目前产销情况价差都保持良好的状态,金九银十延期到来。对明年整体的产能投放的情况充满信心。股价不太理想。

 

提问环节:

1、三季度的一个盈利情况在历史上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从历史上来看,对于集团来说在体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保持在300到400的水准比较满意。历史上单天单吨最好效益达到1000多的一个价差,平均效益最好的月份达到700-800(2017-2018)%。去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客观反映公司整体效益,疫情冲击化纤行业,影响消费需求。

400左右的一个效应是集团正常水准。倘若能够维持在这个水准对于整个集团来讲算是不错的。也存在单吨利润100的情况,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新凤鸣出色的成本控制优势,部分的行业里面同行可能就是保本或者亏损的水准。

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实际上生产效益差别不大,营收和利润的差别在于库存经营效益。第二季度效益好有第一季度效益差的原因,2季度消化了20万吨原材料库存。十月份也存在类似情况,并且差价较大,效益将迎来阶梯性的提升,但实际上在原材料价格往下走的时候更加艰难,将有更高的管理要求,更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2、是否受到海外海运,纺服消费的影响?

影响存在但整体可控。国外码头装卸和运输存在瓶颈,而整个产业链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了瓶颈就会影响全行业供应。头部几家企业有节奏控制,致力于制造业的稳定经营。9个月产量影响了10万吨左右,对几百万吨总量影响不大,效益还是不错的。

 

3、能源价格增长对成本的影响?耗煤量(煤炭电力价格升高)平均成本每吨增加123块。(70+%P0Y17-18%FDY8+%DTY)原来成本在1400-1500,现在在1700左右。目前差价较大,有500利润空间。

 

4、非经常性损益变动问题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源自于政府补助、退税,废丝,相对无太大变动比较稳定,去年退税不到8亿,今年半年度的时候达5亿多。

 

5、在目前PTA落后产能较多情况下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公司是否存在落后产能停车情况。

不能按照所有产能来看待产能过剩的问题。目前能够有明显成本优势的行业领先装置实际只有9套,恒力2套,桐昆的第二套,荣盛恒逸1套,盛虹2套(150+250万吨),新凤鸣2套,福建百宏1套。只占总产能20-30%。并且在这些先进装置中,新凤鸣的装置无论从能耗、成本、发电量上来看都是全国第一,其中单吨综合消耗按照千克标准煤来看为29.2(独山,恒力第4套,珠海BP,排全行业123)。而每吨发电47.5kw,比第二多了35度电量,消耗低3kg。载有足够的竞争力的情况下,行业产能过剩不可怕。并且类似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国企央企比起利润更关注生产稳定的稳定性,产能淘汰速度相对较慢,但也最终会被慢慢淘汰。

 

 

6、新发了文件,桐乡在11月18之前会有进一步限产政策,这会进一步影响产能么?

在10.28-11.4有一个发电厂线路改造,会导致嘉兴加弹厂停工,造成12.3%客户受到影响,影响相对有限,并且后半夜10-第二天8点可以正常开工。在新的限电政策下,桐昆、新凤鸣、巨石分别被分配了电量份额指标(KW),其中桐昆15万KW,巨石12.5万KW,新凤鸣7.5万kw,按照24个小时,一天用电180万度来算,在之前已经停产10%的基础上,10.28-11.4停30-50台加弹机。实际上江苏吴江用电已经放开,浙江省电自给率低江苏电自给率高,由于客户分布江浙安徽福建比较多,影响有但是有限。产能不会有进一步大的下降。

 

7、未来展望。

对未来产能投放有信心。短纤已热试,平湖今年最后30万吨长丝到12.15两条线到位,年前12月底开不开基于具体用电情况:若其他几个基地满负荷运行,则明年春节后再投产。

而湖州第8套长丝已在设备安装阶段。因此,新沂2套短纤(明年10月前投产)+1套长丝(本来是平湖的第9套由于土地供应存在问题,10月中旬到徐州落地,明年底投产)+平湖第3套30+湖州1套,一共3套长丝+2套短纤=150万吨,(若平湖算在今年则新增120万吨)对长丝、PTA未来发展看好。聚酯长丝,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头之间,目前又受到资源和设备制约,接下去4000万吨,增加250-300万吨,后道织造加弹能消化,正常能保证300-500效益。而PTA即使产能过剩,但由于成本优势,在竞争中也处于有利地位。只要有100-200的效益,对应500万吨的产量,就能有10亿利润,而长丝在700万吨产量的情况下,只要能有300的效益,就能有21亿的利润,总体达到30-35亿效益,并且按照7-8亿折旧,8亿退税考虑,50亿现金流能保证。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新凤鸣
工分
7.9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0-30 21:14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