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为什么读了这么多关于炒股的书籍,却依然做不好交易呢?
首先,是书有问题,主要分三个方面。
1、翻译有问题。
国内股市起步晚,各种股票理论方法几乎都是国外的舶来品。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国外有一批经典著作。
但是,很多非常好的原著,都被翻译糟蹋了。特别是股票书籍,不仅要求翻译精通外文,还要理解金融知识,否则很容易错解原著的意思。
比如《克罗谈投资策略》,就有不少人说,大陆出版的是最差的,翻译很随意,内容还有删减。台湾寰宇财金出的版本,翻译好很多,比较忠于原版,翻译也精确,只是一些用语跟大陆不同,又是繁体字,读起来累。还有个版本是网友张轶翻译的中英文对照版,原本只是网友的兴趣,却是三个版本中最好的。
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出版机构给翻译的钱太少了,除非出于情怀,否则很少有人愿意为稿费而翻译股票书籍。劣币驱逐良币,很多好书都被交给了烂翻译。
2、编者有问题。
市面上,有不少股票书是拼凑出来的,编者自己交易并不赚钱,主要靠快速制作股票书籍来赚取稿费,其产品与垃圾无异。比如XXX从入门到精通,从零开始学XXX,大多属此类。
这两年,自媒体快速发展,很多公司都招了小编,内容主要靠东拼西凑。娱乐新闻这样干可以,交易是生死攸关的战场,小编出的内容几乎没价值。
3、作者有问题。
最近,国内出版业发展也很快,写书的人越来越多,内容也不是为了骗稿费。但这样的书,还有会有问题。
比如有的作者,在某段时间做的非常成功,自以为掌握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便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读者也因其一时的成功,就认为他的每句话都对,对他的书苦心钻研。
而事实是,很多人一时的成功只是运气,未必有多少真才实学。读者苦学他们的东西,纯粹是白费时间,甚至对交易还有害处。
以上就是股票书籍存在的三大问题,好书虽少,但只要增强辨识能力,也够看了。
其次,是读者有问题。
你天天背《论语》,倒背如流,就能成为圣人吗?
肯定不行。
同理,你哪怕把交易书籍都背会了,翻烂了,也不一定能赚钱。什么严守交易系统,耐心等待机会,顺势而为,控制仓位,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禁止频繁交易等,哪怕写在手上,挂在墙上,也不见得能执行。
为什么?
交易理念和《论语》一样,它只是高级“鸡汤”,只喝鸡汤是没用的。
比如,不要频繁交易,是交易理念,也是鸡汤。背会它是没用的,你必须把它变成一条可执行的清晰规则。看到一波流畅的上升趋势,我准备跌破20日均线就卖,这便是规则。规则让卖就卖,让买就买,自然不会频繁操作。
再比如,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也是鸡汤。华夏幸福从30元跌到14元,该不该贪婪?谁能想到现在已经跌到5元了呢?
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要看你的策略,而不是你的情绪,或别人的情绪。别人恐惧,你的策略发出买入信号,那就去买;别人贪婪,你的策略发出卖出信号,那就要卖。
谁的情绪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剥离情绪,遵守客观的策略。
所以,《论语》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样的,它们指引方向,让我们不要偏离大方向,告诉我们怎么设计策略。但具体怎么走,遇到坑怎么跳,遇到河怎么渡,摔倒了怎么爬起来,都得靠一个个动作,背诵语录没有用。
交易计划,不要有模棱两可。
只有何时买,何时卖。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