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抗疫稳增长的老框架
这次突如其来的华东疫情,影响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大,可与之相较的历史时期是2020 年年初。不仅当下经济状态可类比于 2020 年初,目前所采用的政策与 2020 年初也并无二致。
透过这一揽子政策组合,我们能够清晰感知疫情扰动之下,抗疫政策的最终目的在于“三保”:保内需、保企业、保生产。
三保政策是我们理解抗疫稳增长政策的内核,也是我们梳理本轮华东疫情以来所有政策的出发点。
保内需,共有三处政策着力点。
中国内需无外乎三块,地产、消费和基建。所以保内需政策自然围绕这三块需求展开。
用补贴或退税方式刺激汽车消费,因城施策方式维持地产稳定,放开融资条件带动部分基建投资。
保企业,主要依靠金融财政两大政策手段。
保企业的核心逻辑在于稳定企业现金流。
具体有两类操作,一是财政端,利用减税降费减少企业经营现金流压力;二是金融端,延期还本付息、定向结构信贷等融资手段维持企业融资现金流。
保生产,强调供给约束缓解。
当前对中下游企业生产造成约束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上游能源供给不足和定价偏高问题;4 月华东疫情以来物流供应链约束问题。保障中下游制造业生产,关键是缓解上述两大供给层面的约束。
本次国常会部署的 33 条政策措施,完美承袭了 2020 年以来的抗疫稳增长政策主线。
可以说 33 项措施是典型的一揽子抗疫稳增长政策。
新酒,抗疫稳增长的新操作
本次国常会 33 项措施边际上仍呈现出两点变化。
一是金融和财政力度较前期增加,二是出具更为务实的四点细节操作。
财政政策,减收扩支力度增大。
3 月 5 日两会公布财政预算之后,全年初步给出 1.5 万亿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 1 万亿常规税收减免,累计减退税 2.5 万亿。4 月 29 日,财政部提到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将 2022 年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扩大至 8000 亿元以上。
本次国常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处财政减收。一是增值税留抵退税额度增加 1400 亿元;二是社保缓缴增加 3200 亿元。此外,本次国常会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 1 万亿,较之前额度增加了 2000 亿元。
金融政策,结构信贷力度增大。
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享受年内延期还本付息的范围扩大,从小微企业和工商个体户扩大至货车贷、个人住房消费贷。汽车央企的 900 亿贷款也应配合延期还本付息。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 1 年缩短至 6 个月。另增 1500 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 2000 亿元债券,支持发行 3000 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本轮华东疫情压制需求的同时也约束供给。
针对本轮疫情供需两层压制,国常会从供需两端激活经济,其中有四项政策偏务实。
第一,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
第二,增加 1500 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 2000 亿元债券。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
第三,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 600 亿元。
第四,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
抗疫稳增长蕴含的行业机会
本次国常会 33 项政策蕴含三大产业链机会,分别是汽车、地产和基建。
第一,汽车产业链受益于减税和保供两条逻辑。
车辆购置税减征是常见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核心逻辑是降低消费者缴纳汽车购置税,效果等同于降低汽车售价。
历史上需求疲软并且经济压力较大时期,以 2009 年和 2015 年为典型年份。这两年政策启用汽车购置税减免,以刺激汽车消费。2009 年和 2015 年 10 月-2016 年 12 月,两轮汽车购置税减免规模约为 171 亿元和 500 亿元。2008 年和 2014 年车辆购置税总规模分别为 990 亿元与 2885 亿元。本轮汽车购置税减免 600 亿元,相较 2020 年 3531 亿元总额,占比接近 1/6。
我们知道 3 月以来汽车产业需求、生产及投资都面临快速下滑,原因在于本轮华东疫情不仅冲击需求,还约束了全国物流供应链。本次国常会高度关注保供,要求优化复工达产,保证货运通畅。随着东北和长三角疫情逐步收敛,汽车产业链还将受益于供应链修复线索。
第二,地产产业链受益于需求刺激和融资改善两条逻辑。
5 月 20 日,央行调降五年期 LPR15bp。目前首套房贷款利率下浮空间也已扩大至 20bp。政策持续释放地产需求刺激信号,包括这次国常会,明确提到“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回顾历史,2008 年地产销售下滑力度较大,2015 年地产投资下滑幅度较大,这两轮地产宽松时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均接近 200bp。当前地产宽松力度远不及 2008 年及 2014 年。本轮地产宽松还在进程之中,地产需求刺激政策还未结束。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主要用于定向信用支持,帮助信用薄弱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我们认为,今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主要针对两个板块增信,一类是中小企业,另一类是民营房企。
这次国常会提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 1 万亿元以上,较 4 月规模再度打开 2000 亿元。增信力度提高,或意味着后续民营地产企业融资条件将有边际改善。
第三,基建产业链同时受益于资金充裕和项目到位两条逻辑。
往年专项债发行一般在 10 月结束,个别拖沓年份,专项债发行甚至延长至四季度。今年财政部多次强调二季度专项债尽量发行完毕,专项债发行节奏提前。本次国常会更是提到“专项债 8 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预计二季度专项债资金较为充裕。
不仅如此,国常会还提到“支持发行 3000 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预计今年基建预算外资金也同样较为充裕。
项目端,本次国常会提到“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再开工一批水电煤电等能源项目”。预计后续基建仍会在水利投资、地下管廊、电力投资、城市铁路和城际轨交领域持续发力。
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本轮疫情影响超过预期,或使得地产项目开工受阻,本文测算或有高估。
2)经济趋势超预期。若经济增速向上或向下超出预期,则政策力度可能将有相应调整,超出我们预期。
3)稳地产政策不及预期。经济可能超预期向好,地产政策放松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