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在多重因素叠加下,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指数持续下行),截止今天(4月26日),美元指数录得90.7,较近期高点下跌2.6%左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美欧之间在经济、货币政策出现分化 由于美元指数主要由欧元,日元、英镑等六个国家的货币构成,其中欧元和英镑总占比近70%,因此美元指数变动与美欧经济基本面变动以及货币流动性松紧密切相关。
1)从经济基本面来看, 4月以来欧洲经济恢复预期快速提升,好于美国
此前,由于欧洲疫情第三轮疫情爆发,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启新一轮封锁,导致对欧洲经济复苏预期偏弱;4月开始,欧洲疫情封锁逐步解除,市场对欧洲疫情恐慌有所缓解。另外,由于此前美国接种疫苗速度更快,而欧洲接种率普遍较低,随着欧洲宣布二季度将辉瑞将为欧洲新增5000万例 疫苗 ,市场对欧洲经济恢复的预期增强。这一点 可从美国10年期国债与欧洲10年期国债走势得到印证:2月以来,美国与欧元区10年期国债利差明显上行,反映出美国经济恢复好于欧洲;3月底,美国与欧元区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反映出欧洲经济恢复好于美国。
2)从货币流动性松紧来看,欧洲货币政策较为克制,而美国货币政策相对宽松
欧洲方面,在4月中旬的欧洲央行会议上,欧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前瞻指引”,向市场释放出将缩减疫情紧急救助计划的信息,也就是说在货币政策方面比较克制。
而美国方面,此前美联储在3月会议纪要中延续了一贯的宽松立场,认为未来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美联储充分就业和通胀目标,维持现有的资产购买计划,并明确表示政策退出时会提前与市场沟通,美联储3月的表态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实施政策退出的担忧(意味着继续宽松),此后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连创新高,纳斯达克指数也接近前高。
往后看,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4月29日本周四,公布最新的议息决议,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仍会维持“偏鸽”(偏宽松)的基调,主要判断依据在于:一是鲍威尔在采访中表示,经济取得实质性进展后才讨论削减宽松政策;二是印度疫情再次爆发,全球疫情卷土重来,且变异后的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因此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增强的背景下,美联储表态偏鹰(收紧)的可能性较小。
2、日本新财年加大对美债的购买,推动了美债价格、拉低美债收益率,美元吸引力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2月日本减持美债185亿美元至1.26万亿美元,而4月日本寿险公司公布新财年配置计划,日本对美债配置再度上升(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4月第一周,日本基金购买了1.7万亿日元的海外固收资产,创5个月以来新高),日本加大对美债配置导致短期内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元吸引力下降。
3、印度疫情再度爆发,并且变异性加强,疫情影响预期提升,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下降
近期,印度疫情再度爆发,连续多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并不断创新高,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700万例。目前由于疫苗短缺,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仍较为脆弱,且变异毒株传播(例如印度的B.1.617双重变异病毒)也使得美国虽然大规模开始接种疫苗,但是疫情仍存在再度爆发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短期退出宽松政策的预期降温。
就对市场及大类资产来说,美元走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 对以美元计价的铜铝等大宗商品形成利好
美元走弱意味着美元购买力下降,但大宗商品的供需短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同样多的大宗商品需要更多的美元,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以铜为例,COMEX铜期货与美元指数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
2、 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 海外资产对A股市场配置增加,航空、造纸等行业产生汇兑收益
正如美元一样,人民币也是以一篮子其他货币构成,所以美元走弱,会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
这样的话,一方面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使得外资持续流入。事实上,从4月美元贬值以来,北向资金已经重启买买买模式(4月以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436亿元)。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于造纸等原材料依靠进口企业来说,会使得进口原材料价格降低,企业成本下行;而对于航空等外债占比较多的企业,由于外债主要以美元计算,人民币升值下企业可偿还外债相对减少,对这两类公司都是利好。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