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1:定义5.5G,支撑未来千亿规模的多样性联接
第一个技术突破方向是万物互联。我们不仅要联接所有的人,还要联接海量的物,而联接物的需求多种多样。 当前5G定义的三大场景很难支撑多样性的物联场景需求。比如工业物联的应用,既要进行海量连接,又要求提供上行大带宽,必须在eMBB和mMTC之间增加上行超宽带的场景;满足远程医疗应用需求,既要实现超宽带,也要保证低时延和高可靠,必须在eMBB和URLLC之间增加实时宽带交互的场景;在车联网中的车路协同,既需要通信能力,又需要感知能力,必须新增通信感知融合的场景。因此,必须从5G场景的“三角形”变成5.5G场景“六边形”,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
方向2:在纳米尺度上驾驭光,实现光纤容量指数级增长
5G联接的挑战在于联接数量的激增,光纤联接的挑战在于容量的扩充。现今的一根光纤可以承载100万人观看4K视频,2030年一根光纤需要承载100万人欣赏混合现实,单纤容量要提升10倍,超越100T。 因此,我们首先要改进光收发激光器,采用高调制器件实现2~3倍的波特率提升,同时采用新的调制编码和算法,实现容量的倍增;其次要研发宽带、低噪声、人工可控的新型光放大器,以实现超长距离的可靠传输;第三是光网络的动态控制能力,把波分网络改造为“同步”系统,提升抗干扰能力,并通过计算实现光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更远的未来,还需要研究空间分割多路复用等新型光纤和光系统,实现单纤容量的百倍增长。
方向3:走向产业互联,必须优化网络协议
现在,网络支撑的主体是百亿级的消费互联,2030年,网络支撑的主体是千亿级的产业互联,网络协议将面临三个考验:第一是确定性。需要确定性时延保障能力,通过“网络演算新理论和协议”,将当前尽力而为的网络时延,变为可提前计算的确定时延。 第二是安全性。万物互联的场景,对安全防御体系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无人机、摄像机、边缘计算、传感器等大量外挂设备,引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必须构建端到端的内生安全框架和协议。 第三是灵活性。千行百业的需求多种多样,对IP地址的长短要求各有不同,必须将固定长度的IP地址,扩展为可灵活定义语义、语法的新IP协议。
方向4:通用算力远远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须打造超级算力
智能世界,联接决定了广度,计算决定了强度。面向 2030年,算力需求将增长100倍。但当前单核CPU性能每年的提升率已从50%下降到10%,并且通用计算在特定领域效率低下。 为了打造超级算力,有两个技术发展趋势:第一,数字计算从通用走向专用,走向多种计算架构共存的异构计算,各种CPU、GPU、XPU同时存在;第二,模拟计算将在特定领域得到应用,如光子计算将应用于信号处理、组合优化、机器学习等领域,尤其在无线Massive MIMO 和光通信领域将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场景。
方向5:从海量多模态的数据中高效提取知识,实现行业AI的关键突破
智能世界离不开AI,因此AI应用碎片性与AI可信的问题不可回避。 首先,AI模型的通用性是解决应用碎片性的关键。通过大量无标注的数据和更大的模型,从全监督到自监督,构建通用的AI系统,这是当前需要突破的方向。 其次,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的融合将成为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比如在分子力学中可以通过AI建模实现大规模分子模拟,在物理学中通过神经网络求解薛定谔方程,在电磁场仿真中用神经网络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等。AI为科学计算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新工具,而科学计算的严谨体系也有助于提升AI的可解释性。 最后,可信AI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特别是人命关天的关键领域,如无人驾驶,必须解决从相关性到因果性的难题。
方向6:突破冯•诺依曼限制,构建百倍密度增长的新型存储
存储面临两大问题:存得下、用得好。 第一,要存得下。单位空间和能耗下的存储密度要提升百倍,而当前的介质技术受限于工艺、功耗的限制,无法支撑存储密度提升百倍的要求。未来存储系统要突破新型大容量低时延的内存技术,突破DNA存储、高维新型光存储等超大容量介质技术,突破超大存储空间模型和编码技术,打破容量墙。 第二,要用得好。未来存储系统的数据访问带宽将从TB 级升到PB级,访问时延将从ms级降到µs级,性能密度要提升百倍。在冯•诺依曼架构下,数据要在CPU、内存、介质之间移动,而当前PCIE、DDR的带宽速度远远跟不上外部网络的性能增长。未来存储系统要突破冯•诺依曼架构的限制,从以CPU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打破性能墙。
方向7:将计算与感知结合,实现多模交互的超现实体验
智能世界要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2030年,超现实体验将进入人们的生活。要搭建超现实体验的环境,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必须无缝融合,虚拟世界能够准确感知、还原真实世界,并在虚实结合的世界中准确理解用户意图。要真正实现超现实体验,还必须打通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实现人与数百种智能设备、边缘计算和云应用之间的多模、实时交互。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将用户所处的环境整体作为一个超级计算机来对待,依托语言、触觉、光感、脑机等多模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和传输,依托边缘和云上的智能应用准确识别用户意图,并通过裸眼3D、全息投影、AR隐形眼镜、数字嗅觉和数字触觉等技术呈现给用户。
方向8:构筑下一代云原生2.0架构,加速消除数字技术鸿沟
传统行业要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能高效、安全、稳定地支撑海量云原生应用开发、部署和运行的云平台,需要构筑下一代云原生2.0架构。 第一,基于分布式云原生的Regionless+Serverless架构,解决管控面复杂、全场景混合部署、统一调度等一系列难题,打造下一代极致性价比的云原生2.0平台底座。 第二,构筑面向单region百万规模服务器的故障隔离Grid 技术,提供99.99%高可用的运行时能力。 第三,围绕“库-仓-湖-智”融合的数据智能全栈,实现存算分离架构。结合AIGC技术,在智能中枢&AI开发平台、应用现代化、数字原生引擎、Web3应用等领域进行创新,打造赋能全产业的高阶云服务能力。
方向9:通过连续性的健康监测实现主动健康管理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更多慢性病的识别和监测需求。据统计,85%的死亡由慢性病导致,要做到慢性病的实时监测,需要提供可无创测血糖、可连续监测血压、可连续监测心电图的医疗级的可穿戴设备。以血压监测为例,相较于PPG,光纤传感器能提供更准确的脉搏波,为血压建模和算法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输入。医疗级的可穿戴设备结合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个人打造一个完整的个人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主动健康管理,并通过脑机接口、肌电接口、可穿戴机器人等,让老人从被照顾到自主管理,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方向10: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发电、绿色储电和绿色用电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这将极大加速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同时也给发电、储能以及用电带来了新的挑战。要达成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技术创新必不可少,尤其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第一,管理技术。大数据、AI、云等ICT技术要与能源互联网融合,通过能源云+能源网,实现比特管理瓦特。 第二,控制技术。通过电力电子能源路由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功率智能分配,构建能源网络的智能控制器。 第三,储能技术。通过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如新型电化学、氢能等,满足不同场景的能量存储需求。 第四,电力电子基础技术。通过新型化合物功率半导体,包括面向中高压的SiC/金刚石和面向中低压的GaN 技术,实现能源部件进一步的性能提升和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