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文件提出15条举措,推动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其中重点获得大家关注的就是意见提出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将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交易。
从大的背景来看,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而中医创新的核心就是传统中医药的标准化与有效化。这里面的核心质变就是中药配方颗粒对于传统饮片的替代工作。
传统中药水煎剂制备过程繁杂,难以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要求。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可供医生临床直接配方应用,因而又称为“免煎汤剂”。一直使用传统的中药饮片无法对中药质量进行标准化,医保报销自然也无法顺利进行,比如同样的一味中药只是产地不同无法说明为何两者价格差异巨大。只有将中药制成配方颗粒才可以有效的将中药进行标准化,把控质量,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创新。
商证券认为传统饮片药效利用率约为 30%-60%(患者煎煮中药环节可能不能发挥全部药性),质量稳定性较差,售价、毛利率较低;而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利用率约 70%-80%,同规格价
格比传统饮片高约 30%-50%,毛利率约 60%-75%,且携带方便、服用方便、质量稳定,优势明显。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借助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采用规模化生产方式,提升了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使中药饮片向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时国家也是对中药配方颗粒悉心呵护,与化药、中成药相比,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一直是政策比较保护的子行业:和化药、
中成药相比,中药配方颗粒不受一致性评价、两票制与降低药占比的影响,而且享受 25%的药品加成,医院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自主采购,享受市场定价。
我们可以从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增长速度看出两者的差异。
可以看出中药配方颗粒多年来都保持了高达30%的增长速度,而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规模仅仅250亿,国内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约2000多亿,中成药市场规模约7000亿,中药配方颗粒作为现代中药,因其相对饮片的便捷性以及相对中成药政策更友好(中成药因集采降价,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目前在医疗机极依然保留15-25%药品加成),长期看我们认为配方颗粒有望逐步替代饮片及中成药在医疗机极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可以从目前的250亿市场规模成长到万亿级规模,是一个40倍巨大空间的市场。
而2021年国家中医办针对中药配方颗粒还对中药配方颗粒出台了两大政策
第一,2021年11月起,原有企业标准废除,以后只能国标或者省标,国标大约是200个品种,省标不一,约200个左右,原有的企业标准都不能生产。
第二,,原来是只允许省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备案销售,现在除药店以外,只要有医疗机构许可证就可以销售中药颗粒,相当于市场大幅扩容。
我们可以简单概述下上述政策,第一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可以进行医保支付和中药创新的前提,是一个从250亿到万亿规模的巨大增量市场。第二,11月起中药配方颗粒新国标实行,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制造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任何中药配方颗粒的成分都要符合国家标准不允许企业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加工。
受此政策影响,华润三九,红日药业,太极集团短期内都走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行情,他们都是目前头部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商,将最大限度的受益于中药配方颗粒的国标化以及医保纳入的双倍政策支持。
但市场却忽略了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智能制造部分,只有现代化设备参与,针对中药制药企业客户提供的每一味药材的提取、浓缩、干燥等关键工艺环节开展系统性研究,积累科学的工艺数据,并确定工艺及质量标准才能制造出符合国标的标准化中药配方颗粒。设备在任何快速爆发的领域中都是最前周期的部分,类似于半导体中的北方华创,锂电设备中的先导智能,整体的涨幅和启动时机都领先于整体行业。因此针对即将迎来爆发的中药配方颗粒,我们首推目前还在底部的中药设备个股。
泽达易盛: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研究业务为针对中药制药企业客户提供的每一味药材的提取、浓缩、干燥等关键工艺环节开展系统性研究,从而积累科学的工艺数据,并确定工艺及质量标准。通过相关工艺流程研究,公司有望充分积累相关药品生产相关 know-how,并在其中积累关键工艺数据,为公司在同类药厂进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广提供支撑。公司的先期布局,有望充分把握行业风口,形成“滚雪球”效应做大。
永安药业:全资子公司永安医疗器械具有全套中药现代化加工设备,处在绝对底部小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