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宏观尺度和速度范围内,时间是均匀流逝的。今天,明天,这小时,下小时,上一秒,下一秒,差别不大。为什么我们总爱在岁末年初,做个总结,拟个计划,写个贺词,送个祝福?因为有空嘛。闲下来,“智人”爱编故事的遗传基因,就发生作用。想象一下,在没有酒局、游戏和KTV的夜晚,突然闲下来,面对静谧夜空,大脑是不是突然开启回忆、反思模式?一下子觉得许多往事应该重来?一下子觉得许多梦想值得实现?一下子觉得许多计划需要开启?-觉醒来,奔波上班,接入晨会,刷刷行情,回复微信。该干嘛干嘛,然后第二天晚上继续遐想。这种看似无意义的重复,甚至会让我们产生苦恼,“懂得很多道理,却依 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些苦恼完全没必要。我们的思维活动主要由大脑额叶系统和颞叶系统控制,而情绪反应更多来自边缘脑,包括中脑、下丘、海马体、杏仁核等。(最近的研究指出,额叶和颞叶的部分也参与产生情绪)白天工作,额叶和颞叶系统繁忙地接受、分析信息,理性思考。夜深人静,边缘脑活跃,情绪泛滥,想东想西。明白了这个科学道理,就能坦然面对自己在深夜里的情绪波动。“常识与通识”,是阿城先生一部杂文集的名字,出版于1999年。是小说家在. 1997-1998年发表在《收获》. 上的12篇文章集结。了解各领域常识,建立通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比如,用科学常识来理解,写新年祝词。我们知道,在所谓特殊时刻,浇灌心灵鸡汤,是边缘脑主导情绪使然,跟懂不懂什么道理没有半毛钱关系。于是,心安理得地满足情感需要,不必在乎未来要做什么常识与通识,也适用于证券投资。2022年是全球投资者损失惨重的一年。华尔街日报统计,反映股票市场表现的MSCI全球指数下跌14%,反映债券市场表现的彭博固定收益指数下跌超过10%。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19%,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3%,中国A股沪深300指数下跌21%,创业板指数下跌29%。环球同此凉热。尤其让人失望的是,投资者的实际回报率还需要扣除今年高涨的通货膨胀率,还要考虑汇率波动。把物价和汇率因素考虑进来,中国投资者的收益率,在全球市场可能还处于前1/2呢。糟糕的收益,当然与黑天鹅有关。俄乌冲突,疫情持续,都是难以预料的。但也有完全可以预见的因素一美联储加息。美元是唯一全球货币,是全球流动性的总源头。美元利率的高低,决定了全球无风险利率的高低。在全球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当然只能惨淡经营。自二战后,美元成为全球货币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的年份,不论股票还是债券,都没有好收益。福兮祸之所倚。历史.上最迅猛的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在损耗财富之余,当然会削减需求。而疫情造成的供给困扰,时间会修复。比如,许多人担心所谓疫情后劳动参与率下降,担心所谓“超额退休”。无 需担心,做个对比,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消灭了美国大量劳动力人口,但美国在之后奔腾的1920年代没有遭遇过劳动力短缺的困扰。供求天平在2023年偏向需求,而不是供给。物价停止上涨,美元加息周期结束,全球流动性不再收紧,对于全球的股票、债券、商品期货、房地产、加密货币等而言,是最好的消息。全球流动性停止收紧,是2023年的背景常识。给我们预期还不错的资本市场收益,提供了好基础。疫情,一些落入传染病专家和病毒专家的常识,还有一些可以运用通识来理解。比如,为什么在上海,如今有发热、咳嗽、鼻塞、头疼、身体酸痛的病患人群,远高于4、5月期间?有各种解释。欺骗说(专家没有如实披露之前病患比例);核酸说(核酸提前检测出大量早期病患);数据说(个人感受会明显夸大有症状人群比 例) ;毒株说(不是同一种毒株);天气说(夏季和冬天对人体造成感受差异)等等其实,我们还可以有一种逻辑推演。病患的症状反应,取决于病毒载量和免疫力响应。4、5月期间,由于病患全部转移,所到之处全面消毒,留存在社会面的病毒载量始终很低,接触人群的免疫力响应不那么激烈。如今,疫情排山倒海,病患没有转移,场地没有消毒,留存社会面的病毒载量不断累积,人群接触病毒载量可以在很短时间累积到很高水平,免疫力被迫进行激烈的响应。强烈的症状,可能不仅是针对一次病毒接触,而是对一段时间内累计的病毒载量的集中反应。也就是说,社会环境中病毒存量的高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接触人群的症状强弱。疫情后的消费,始终是证券投资者关心话题,对2023年的消费增长,市场争议不小。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消费是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函数。消费场景恢复,可以刺激居民消费倾向上升,2023年消费相比2022年肯定有很大幅度上升。然而,我们很难就此乐观。其一,收入是 决定消费最关键变量。2020-2022年, 居民收入增速平均只有6.4%,相比此前三年(2017-2019)低了将近三个百分点。收入减速增长,必然限制消费表现。其二,收入也要区分一次性收入还是永久性收入。永久性收入增加,刺激消费增 加。但如果是通过领取消费券获得的一次性收入,很多居民会倾向于把他们储蓄起来。100块“消费券”的现金收入,可能只能刺激70块的消费支出。其三,决定消费倾向的,不仅有消费场景等供给因素,还有收入预期。收入预期,可以通过共同富裕中提高劳动分配比重来实现,社会财富分配中更加倾向劳动者,减少政府收益(税收)和资本所得(土地、货币)。然而,这对于专注债券和股权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不一定是个好事情。不过,科技从业者以脑力知识和技术获取收益,应该属于劳动收益,在财富分配中比例中会进一步上升。科技投资,蕴藏在共同富裕主题内。最后,预防性储蓄也会影响消费。年龄结构逐渐老化的社会,预防性储蓄逐渐上升。收入和消费场景的变动,都难以改变这个趋势。我们当然预期2023年消费,将明显强于2022年。可是指望居民会将所谓超额储蓄的6-7万亿都投入消费,或者预计2023年消费规模达到或者超过2019年,那就稍显乐观了。证券投资者是幸福的。研究大量不同的公司,了解各个领域的常识,让我们获得通 识。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个社会。相比一些知识面狭窄的领域,证券行业可能更摸全了“整头大象”。新年献词,借用阿城先生.的文章标题,意就在于此。2023,欢喜平安。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