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新股:华绿生物、恒帅股份、野马电池、杭州柯林和莱尔科技(补发)
华绿生物:国内领先食用菌生产企业,明日创业
恒帅股份:车用微电机领域关键提供商,明日创业
野马电池:国内领先的锌锰电池制造商和出口商
杭州柯林: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先企业,明日科创
莱尔科技:国内功能性涂布胶膜一体化领军者,明日科创
华绿生物:国内领先食用菌生产企业,明日创业
1、主营业务:
食用菌的研发、种植、销售;食用菌生产设施、设备及食用菌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研发、设计、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主营产品包括金针菇、真姬菇(包括蟹味菇、白玉菇)等,是国内领先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之一。
2、核心看点:
(1)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和重庆市,区位优势明显。从原材料角度看,江苏省泗阳县位于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辐射区域,属于米糠、玉米芯、麸皮等农产品主产区,公司生产食用菌所需的农作物秸秆等原材料就近采购,质量优越、采购价格相对较低;从销售角度看,公司重庆生产基地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作为火锅之都,重庆是金针菇产品在西南地区最有优势的市场之一,而目前重庆金针菇市场除公司工厂及周边一些小型厂商外,无规模较大的工厂化食用菌企业,为公司发展营造优越的竞争环境。截至2019年,公司金针菇日产能为309.82吨,位列行业第四。
(2)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迅速,募投项目竣工助力公司提升竞争优势,落实全国布局战略。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791.35万元、39416.41万元、57542.33万元,复合增长率28.61%;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6412.04万元,5577.81万元、12067.16万元,复合增长率37.18%,发展态势较好。2017-2019年净利率18.77%、14.15%、20.97%,ROE10.84%、9.04%、16.37%。2019年,公司主营产品金针菇的毛利率28.34%,高于可比公司雪榕生物27.10%与众兴菌业23.84%,盈利能力较强。
3、行业分析:
(1)近年来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712万吨,产值高达2,722亿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从全国食用菌产量分布情况看,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12个省份。进出口方面,中国食用菌进出囗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囗量较小。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中国共进口各类食(药)用菌产品0.18万吨,出口各类食(药)用菌产品63.87万吨。
(2)工厂化生产为主要生产模式,产量持续提升。在多种生产模式中,工厂化生产由于优势比较明显,是食用菌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汇总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总有效产能接近9500吨/天,较2017年增加16%。其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投产数量较多,生产产能增加明显。近年来,我国工厂化食用菌产量持续提升,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数据,2018年度全国食用菌工厂化总产量为33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11.96%,其中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真姬菇工厂化总产量分别为162.11万吨、100.55万吨、14.67万吨、13.58万吨。
(3)金针菇为食用菌中接受度最广产品,发展前景广阔。金针菇盖滑、柄脆、味鲜,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16年,我国金针菇产量为267万吨,2007年至2016年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针菇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市场不断增长,进一步促进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迅速发展。
4、可比公司:雪榕生物、众兴菌业。
5、竞争对手:如意情、雪榕生物、众兴菌业、光明森源。
6、主要募投项目:(1)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厂技术改造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0987万元;(2)泗阳华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8990万元;(3)年产3万吨真姬菇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2785万元。
7、数据一览:
(1)2020年公司业绩稳定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62%。
(2)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6亿元至1.85亿元左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5600万元至6500万元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5400万元至6400万元左右。
(3)发行价格44.77元/股,发行PE22.98,行业PE27.34,发行流通市值6.53亿,市值26.12亿。(Wind、公司招股意向书、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恒帅股份:车用微电机领域关键提供商,明日创业
1、主营业务:车用微电机及以微电机为核心组件的汽车清洗泵、清洗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微电机技术为核心,开发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产品:一是微电机技术产品,包括后备箱及侧门电机、风扇电机、ABS电机等;二是基于微电机技术开发的流体技术产品,包括清洗系统、清洗泵等产品。
2、核心看点:
(1)公司是车用微电机领域关键提供商,全球业务合作布局下实现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微电机产品主要以直流有刷电机为主,可应用于车辆后备箱、车辆侧门、空调系统以及摩托车安全系统ABS电机、汽车清洗泵的清洗电机等。业务覆盖全球主要汽车零部件市场,境内客户以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中国一汽等知名整车厂为主;境外客户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已与斯泰必鲁斯、东洋机电、法可赛、艾倍思、大陆等全球知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不断拓展微电机的应用场景,相关收入由2017年的2144.69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5587.03万元,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7.17%上升至2019年的17.19%;2020年1-6月微电机收入为2,646.94万元,收入占比上升至20.68%。公司整体产品品类范围得到提升,毛利率趋于稳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收入合计占比70%以上的清洗泵及清洗系统核心部件清洗电机均为公司自产。
(2)核心技术研发升级助力公司实现营收平稳上涨。公司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施行以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建立全自动生产线的策略,目前公司已经完全具备微电机车间全自动生产线的自主研发、设计及集成能力,从整条生产线的架构设计、生产线工艺流程设计、单机功能分配设计,到各类传感器、高清影像系统、声光控制系统及机械手的高密度应用,实现了高度集成。公司在客户资源、平台化及标准化、产品技术与研发、成本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主营业务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基本保持稳定。
3、行业分析:
(1)全球汽车工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产量总体维持增长态势。2005年至2007年间,全球汽车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8%;2008年至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同比下降3.75%和12.38%;2010年,随着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全球汽车产量同比上涨25.75%,达到7770.40万辆;2017年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5%,达到9730.25万辆,创历史新高,相比2005年增长了46.36%。2018年、2019年受全球主要市场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争端频发、消费者信心下挫等因素等影响,全球汽车产量同比分别下滑1.71%、4.02%,产量分别为9563.46万辆、9178.69万辆。
(2)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短期随经济态势和政策调整波动,长期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世界汽车组织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379.10万辆,销量达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57%和45.46%,产销量全球第一;至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高达2887.89万辆,连续九年位列全球汽车市场第一。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结构化调整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自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汽车产量2780.92万辆,较2017年下降4.16%,销量为2808.06万辆,较2017年下降2.76%。2019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低迷态势,产销量进一步下滑,汽车产量为2572.10万辆,较2018年下降7.51%。从汽车拥有量口径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73辆,而类比发达国家:美国千人拥有数量837辆,日本千人拥车数591辆,德国589辆,中国的千人拥车数刚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汽车市场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可比公司:日盈电子、德尔股份、方正电机。
5、竞争对手:三叶电机、考泰斯、日盈电子。
6、主要募投项目:(1)年产1954万件汽车微电机、清洗冷却系统零部件改扩建及研发中心扩建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8059万元;(2)新能源汽车微电机及热管理系统、智能感知清洗系统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3538万元。
7、数据一览:
2017-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亿、3.22亿、3.31亿、3.41亿,复合增长率4.36%;净利润分别为5812万、5195万、6523万、6636万,复合增长率为4.52。2017-2019年净利率19.31%、16.13%、19.71%,ROE21.54%、27.90%、25.96%。发行价格20.68元/股,发行PE26.3,行业PE25.81,发行流通市值4.14亿,市值16.54亿。
8、业绩预告:
2021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1,392.00万元至14,208.00万元,同比增长82.91%至128.12%;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536.48万元至3,253.98万元,同比增长78.38%至128.84%,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413.67万元至3,105.76万元,同比增长101.96%至159.87%。主要原因为:(1)2020年1-3月受疫情的影响,公司及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公司预计2021年1-3月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2)受益于公司主要客户产品订单的增加,公司预计2021年1-3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3)公司部分新能源整车厂新项目陆续量产及已量产项目订单持续增长。(Wind、公司招股意向书、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野马电池:国内领先的锌锰电池制造商和出口商
1、野马电池,我国大规模的碱性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和国内领先的锌锰电池制造商和出口商,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长寿命、无污染的绿色环保碱性电池和碳性电池产品,主要产品为碱性电池、碳性电池。
2、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的锌锰电池制造商及出口商。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统计,2019 年公司碱性电池产量排名国内第五,锌锰电池出口量排名国内第四。公司是最早研发“无汞无镉绿色环保电池”和“无汞无镉无铅绿色环保电池”的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了高稳定大电流碱性电池技术、碱性电池缓蚀剂技术、大容量碱性电池、专用于碱性电池密封圈的改性尼龙 610 材料技术、表面修饰的炭黑粉体技术、多层多道真空吸液技术、隔膜纸在线卷纸成型技术、电池在线称重技术等核心电池生产技术。多年深耕锌锰电池领域使得公司形成了突出的客户资源优势,其全球范围内主要客户包括家乐福、乐购、松下、飞利浦、麦德龙、迪卡侬、L'Image
等国际知名企业。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 6.10 亿只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的生产能力,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3、公司建造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各项生产指标显著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碱性电池生产设备关键智能部件诸如自动投料系统、多段真空吸液台、自动视觉检测设备、自动称重机和装盘码垛机,引进机械手、AGV 等高端智能制造装备,进而提升了碱性电池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碱性电池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 600 只每分钟。公司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上线了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 PLM 系统、基于实时生产管理的 MES 系统、基于质量管理的 RICHEERQMS 系统、基于仓储管理的 WMS 系统、基于设备状态监控的 MIS 系统、基于数据采集监控的 SCADA 系统和 OA 办公系,形成完整的产品数据追溯系统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生产。LR20 和 LR14 生产线各项生产指标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提高 175%、产品生产周期缩短 53.3%、产品不良率下降 25%、单位产值能耗下降 60%。
4、行业:
(1)我国锌锰电池行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 年中国干电池市场运营态势及与战略咨询报告》统计,2009-2017 年,我国锌锰电池行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 6%以上。2017 年我国干电池行业销售收入约为 425.11 亿元,进口金额约 12.06 亿元,出口金额约 116.30亿元,国内干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约 320.87 亿元。随着新型电子消费品、智能设备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锌锰电池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锌锰电池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锌锰电池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球“智能制造”背景下,锌锰电池产品传统的制造工艺、检测方式、分散订单发展模式等难以满足电池市场高质量、一致性要求。近年来,锌锰电池行业综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高精度、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制造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能耗,丰富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5、竞争格局:国内锌锰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明显。国内锌锰电池行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许多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已经逐步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锌锰电池行业的优胜劣汰和兼并整合将进一步加速,锌锰电池市场将主要集中于行业领先企业。目前我国锌锰电池制造业的区域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群逐步显现。锌锰电池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苏等工业经济和制造业相对发达地区。
6、2017-2019年营业收入10.77亿、10.52亿、9.91亿,复合增长率为-4.13%
,归母净利润5436万、1.05亿、1.23亿, 复合增长率为50.54% ,毛利率 18.42% 、21.19% 、24.74%
。2020年净利润为1.19亿,同比下降-3.66%。可比公司:长虹能源、力王股份。 发行价格17.62,发行PE22.98,行业PE36.64,发行流通市值5.87亿,市值23.49亿。(新股资料来自个股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等券商研报)
杭州柯林: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先企业,明日科创
1、杭州柯林,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先企业,从事电气设备健康状态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变电类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输电类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配电类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电力相关技术服务。
2、公司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先企业,深度绑定国网浙江,产品定制化成高毛利率水平高。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气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可通过实时、动态、多维度方式监测电气设备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热性能等状态量,公司已经形成了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全链路及“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全电压等级的数十种系列产品。公司业务主要在浙江省内,深度绑定国网浙江,2019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56%。公司产品定制化程度高,2020年整体毛利率达到58.5%,盈利能力较强。公司积极拓展省内变电设备存量改造市场及省外增量市场,根据国网浙江需要检测的存量电气设备基础数据测算,公司在浙江省内的未来市场空间约为53.95亿元;省外市场公司变电领域在线监测系统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市占率仅2.6%,提升空间巨大。公司通过定制化服务铸就壁垒,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专业保障团队,常年直接面对中端客户,客户满意度及粘度提高。
3、行业:
(1)智能电网成为当前行业热点,投资力度大、发展速度快。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使电网在发生事故时部分自愈,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应对环境变化、发展绿色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制定出台了规划、政策,采取具体行动,加快推进智能电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研究数据表明,2017-2022 年期间,全球智能电网投资将由 208.3 亿美元增至
506.5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9.40%。
(2)输变电监测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技术水平的提高、运行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以及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使得传统的电力设备计划检修制度已不能适应电力网络和企业发展方式的需要,因此,状态检修模式获得电网公司的全面推广,从而输变电监测行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电力研究院(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和施工规范协会(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institute,CSI)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电力系统实施状态检修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2%~10%,节约检修费用 25%~30%,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0%~15%。
4、竞争格局: 目前电力设备检测主要由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设检测机构(第一方)、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使用方所属检测机构(第二方)以及独立检测机构(第三方)参与完成。第一方检测机构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部实验室,主要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内部的研发中间测试提供质量检测;第二方检测机构主要为电网企业、铁路系统、石化及钢铁企业、发电企业等下属的试验研究院或检测认证中心,主要为电力企业内部的到货验收、现场试验以及电力系统工程试验研究及验证提供检测服务;第三方检测机构独立于任何电力设备生产制造商以及使用方,接受社会委托,向社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包括:生产企业的委托检验、型式试验、标准试验验证等以及电力企业的市场准入及到货检验。
5、2017-2019年营业收入1.13亿、1.62亿、 2.00亿,复合增长率为
32.92% ,归母净利润4407万、 6925万、 8950万,复合增长率为42.51%,毛利率 74.96% 、70.85% 、73.18%
,2020年净利润为1.06亿,同比增加18.21%。可比公司:红相股份、理工环科、中元股份。 发行价格33.44,发行PE19,行业PE36.64,发行流通市值4.24亿,市值18.69亿。(新股资料来自个股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等券商研报)
莱尔科技:国内功能性涂布胶膜一体化领军者,明日科创
1、莱尔科技,国内功能性涂布胶膜一体化领军者,主营业务为功能性涂布胶膜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FFC多功能胶膜、补强板、LED柔性线路板膜等热熔胶膜,防爆装饰一体膜、制程保护膜、TP模组保护膜等压敏胶膜。
2、公司是国内功能性涂布胶膜一体化领军者,FFC 热熔胶膜细分领域处龙头地位,储备产品潜力较大。公司具备特种黏胶技术研发和精密涂布两大核心技术,可以为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医疗、高端电子等领域提供产品,主要产品有 FFC 用多功能胶膜、补强板、LED 柔性线路板膜以及压敏胶类功能性涂布胶膜材料。公司生产的 FFC 用多功能胶膜部分可实现进口替代,技术国内领先,市占率达到 21-28%,公司生产的功能性涂布胶膜应用产品 4K FFC 具有优秀的介电性能、稳定的传输性能和耐热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9 年公司开始满足 8K 显示性能要求的高速传输薄膜以及相应 FFC 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小批量生产。公司功能性涂布胶膜及其应用产品客户或终端客户包括三星、日本住友、富士康、新京宝、纬创、海信、捷普等知名电子产品厂商,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约 30%。另外,公司储备项目包括晶圆膜、高频高速传输薄膜等,公司晶圆膜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是半导体晶圆生产流程中保证产品良率的关键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大型 LED 芯片生产企业主要采购进口晶圆膜,公司产品在性能上可实现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3、下游需求景气度持续提升,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从下游需求来看,5G 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电磁屏蔽升级,拉动屏幕胶膜需求显著提升,根据 BBC
Research 预测,全球 EMI/RFI 屏蔽材料市场规模将由 2016 年的 60 亿美元提高到
2020 年的 79 亿美元。高清显示、3D 打印以及汽车电子是未来 FFC 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大屏、高清在电视中的渗透率快速提高,其对于 FFC 线的长度、性能要求快速提升;3D 打印与汽车电子化趋势也将大量增加 FFC 用量及技术升级。此外,晶圆厂 2021 年迎来开厂高峰,根据 DEMI(国际半导体协会)公布,2021 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增长率有望达到 24%,达到 677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预计 2020 年有18 做新晶圆厂开工,每月新增产能 110 万片。中国晶圆厂建设数量及产能增速均位居世界首位,预计中国晶圆厂 2020 年年产能达 4864 万片,较 2015 年的
2670 万片复合增速达到 12%。晶圆厂的开工高峰将带动晶圆保护膜需求爆发增长,同时国内晶圆厂建设加速将显著推动晶圆保护膜等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4、行业:
(1)受多种因素拉动,FFC
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功能性涂布胶膜在 FFC 领域被广泛应用,对电子元器件的稳定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推动 FFC 市场需求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超高清视频产业带来产品更新换代需求以及应用拓展。2018 年国内零售中,4K 电视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69%,同比提升 9 个百分点。从政策的目标看,如果 2022 年达到全面普及,则 2019-2022 年平均每年需提升 7.5%。目前国内电视机的总保有量中,超高清电视为 1.1 亿台,非 UHD 电视(FHD/HD/CRT 电视)合计约 5 亿台。从长期空间看,4K 电视的潜在替代空间巨大。②车联网加速发展和渗透为 FFC 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提供机会。目前中国新车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平均比重为 10%,轿车电子产品成本比重已达 10%~25%,世界平均每辆汽车中的电子产品成本占比达 35%,我国汽车电子产业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③3D 打印前景广阔,将带动高端 FFC 的技术进步与发展。随着 3D 打印设备成本的下降和配套服务的完善,未来 3D 打印市场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宽,3D 打印技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经济规模会逐渐扩大。预计 2020 年全球 3D 打印的市场规模大概率在 152.6 亿美元到 242.1 亿美元。
(2)功能性涂布胶膜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FPC 领域面临新的增长点。功能性涂布胶膜是 FPC 的关键材料之一,FPC 主要被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2015 年至今,双摄、三摄、四摄、折叠屏、多天线等新技术驱动需求增加,同时可穿戴电子产品、医疗电子、汽车电子、LED 线型照明等非通讯电子行业增速加快,成为 FPC 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的下游需求更迭和上下游技术升级,FPC 在 PCB 行业产值的占比已经超过 20%。预计 2021 年 FPC 年产值预计将超过 125 亿美元。目前 FPC 产品主要通过显示模组、触控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进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消费品市场,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使得车载 FPC 的需求增速较快。另外,可穿戴智能设备、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兴起也为 FPC 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空间。2016
至 2021 年 FPC 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 3.0%。
5、竞争格局: 功能性涂布胶膜行业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主要由国外企业主导。功能性涂布胶膜属于高技术的胶膜材料,长期以来由国际厂商主导,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莱尔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多种胶粘剂配方,掌握精密涂布技术,能够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多种高端功能性涂布胶膜。公司在胶膜方案整体设计,原料选购及改性、涂料调配、生产过程控制、分析检测等关键技术,以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障产品的稳定性等方面国内领先;主要产品能够和国际厂商展开充分竞争。
6、2017-2019年营业收入 3.66亿、3.86亿、3.80亿 ,复合增长率为1.96%
,归母净利润 4,661万、5612万、6124万,复合增长率为14.62%,可比公司:上海天洋、晶华新材、得润电子、立讯精密、鹏鼎控股。 2020年净利润为6331万,同关闭增长3.74%。发行价格9.51,发行PE26.28,行业PE48.11,发行流通市值2.87亿,市值14.13亿。(新股资料来自个股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等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