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据称重启机器人项目 或再掀科技革新浪潮据报道,随着外界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技术的投资升温,OpenAI正在重新启动公司先前抛弃的机器人技术团队。三位消息人士透露,该团队原本于2020年关闭,但公司当前正在招聘研究工程师来重建这一团队。OpenAI尚未发布关于公司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细节,只在最近的招聘信息提到,新员工将是“团队的首批成员”。6月2日晚,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台湾大学综合体育馆发表现场主题演讲,介绍AI生态的最新发展趋势。黄仁勋在演讲压轴介绍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不久前,黄仁勋曾公开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大众化设备,制造成本有望大大低于人们的预期,售价可能不会超过1万—2万美元,与当前廉价汽车售价相当。马斯克也曾表示,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售价可能低于2万美元。目前,人工智能正在迈向通用智能的路上,大模型展示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交互能力。然而,这种交互仍局限于数字世界,它能够回答问题、画画,却不能帮助我们做家务或是盖房子。人类想要和人工智能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实现交互,就要让人工智能拥有一个智能硬件载体,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能力。通俗一点讲,就是要给人工智能这个聪明的“头脑”装上一副“身体”。这个“身体”可以是一部手机,可以是一台自动驾驶汽车,而人形机器人则是集各类核心尖端技术于一体的载体,是具身智能的代表产品。人形机器人指具备人类的外形特征和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人机交互、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为核心技术。传统机器人一般应用于单一场景,通过特定数据库进行训练,例如搬运、送餐、扫地机器人等。而人形机器人基于通用大模型,不限制固定应用领域,运转时可根据人的指令无缝生成相关代码并指挥机器人行动。事实上,包括黄仁勋在内的顶级科技大佬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前景相当乐观。黄仁勋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一定是主流,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所有人都要制造的设备将会是人形机器人。公开消息显示,英伟达已经与包括1X Technologies、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Boston Dynamics、Figure AI、Fourier Intelligence、Sanctuary AI、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和小鹏鹏行(XPENG Robotics)在内的多家业界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联合开发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使得机器人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还能通过观察人类行为来模仿动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学习协调各种技能,使其能够适应并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另一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巨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此前表示,未来地球上的机器人的数量将会超过人类的数量。在特斯拉2021年的首届AIDay活动中,马斯克亲自发布了新产品——TeslaBot。在2022年的特斯拉AIDay活动中,已经可以自由行走的擎天柱Optimus在现场展示,并在展示文档中分享了大量技术细节。Optimus由40个执行器关节驱动,包括14个旋转执行器,14个线性执行器以及灵巧手上的12个执行器。不久前,Tesla Optimus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段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中“打工”的90秒演示视频,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进展。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愈发重视。2023年10月20日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从国家部委层面进一步确立人形机器人的战略发展地位,人形机器人已然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为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年1月29日工信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的创新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国家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将切实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高盛的分析,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在2035年至少达到60亿美元,最理想情况下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中信证券的预测则更为乐观,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为16310亿美元。此外,有机构预测人形机器人所带动的产业链催化不亚于新能源汽车,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2-16万亿元,而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久兴投资基金经理王玺指出,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的关键节点,AI的急速发展,英伟达、特斯拉以及众多头部企业的推动,加上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一个新的万亿产业腾飞在即,产业的上中下游都有望迎来新纪元。总体来看,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构成机器人的主要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及本体结构、传感器等。这是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是产业链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也是下一阶段中国机器人产业要重点突破的环节。产业链中游是工业机器人整机制造,涉及整机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实现机器人整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机器人相关功能需求。产业链下游主要面向终端用户及市场应用,包括系统集成、销售代理、本地合作、工业机器人租赁、工业机器人培训等第三方服务。 S申昊科技(sz300853)S 近日,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53.SZ,以下简称“申昊科技”)成功中标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600834.SH)的上海轨道交通智慧维护工程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中标金额高达1452.35万元。这也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车底检测机器人的首个批量订单。据公告,申昊科技此次在投标文件中提交的项目业绩为:杭海城际铁路智能巡检及车辆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5月中标,所使用的机器人及系统均来自申昊科技,部署在杭海城际铁路盐官车辆基地和长海主变电所试运行,并接入杭海城际“轨道医院”二期智能运维中心。申昊科技从诞生之初就将目光锁定在极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大健康”领域。公司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通过充分利用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20年来,申昊科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工业检测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目前公司已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监测控制设备产品,覆盖电力电网、轨道交通、油气化工等多个行业,让“工厂无人值守”不再是梦想。凭借长期技术投入和落地应用,申昊科技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产品专利300+,牵头及参与10+标准制定,被认定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巡检机器人标准工作组的秘书处单位,并建有浙江省重点院士工作站、省级智能运维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 S智信精密(sz301512)S 敬科机器人是公司的供应商之一,公司与思灵机器人仍保持合作,公司2024年与思灵的合作情况,请以后续公告为准。公司为思灵机器人提供自动化线体等产品及服务,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