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天山股份和海螺水泥的简单分析比较
野韭
一路向北
2020-08-14 00:27:33


海螺水泥作为前水泥龙头,2016年从7元一路趋势上涨到现在的60元,4年时间翻了8+倍,靓丽无限,而近期重组的天山股份产能超过海螺水泥成为新龙头,居然三个板就开了,今日都没给接力资金多少肉,早盘甚至一度恐慌
核按钮,略有疑问下简单对比分析天山股份和海螺水泥,因为天山股份重组资产资料有限,此处主要从海螺水泥的核心优势角度分析。


1、产能和财务简单对比:差距不大的产能,海螺水泥的净利润却是天山的2.66倍
交易完成后水泥产能将超越海螺水泥,预计约达 4.3 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提升至3亿吨以上,商品混凝土产能提升至4亿立方米以上,成为国内最大水泥企业,同时成为 A 股第二家全国性水泥企业。
天山和标的公司2019 年合计收入规模约达 1676 亿元,净利润规模约达 126 亿元。

海螺水泥2019 年公司熟料产能 2.53 亿吨,位居全球第二2019 年末拥有骨料产能 5530 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 300 万立方米。海螺水泥2019年营业收入1570亿,净利润为335亿。

相近的营收海螺水泥的净利润却是天山收购标的的2.66倍,盈利能力差距巨大


2、海螺水泥的净利润为何那么高?

阅读多篇海螺水泥的深度研报后,我觉得可以通俗易通的这样理解:水泥价格想同,产能相近,净利润相差却极大,本质上还是海螺的成本更低、费用控制更好(具体见研报海螺水泥和中国建材的成本、费用对比图,差距巨大),而造成这个的差距的差距(相对于天山股份重组后)我认为主要来自于①海螺水泥采用 首创的“T”型战略 ②员工持股比例高达23%将公司利益和员工深度绑定。

(1)“T”型战略是指海螺在石灰石原矿丰富的安徽设水泥熟料基站,借助长江,将安徽的熟料运输至水泥需求发达但无资源的沿海地区,再在当地收购中小水泥厂改造成粉磨站,就地生产水泥。“T”型战略实施过程中,海螺确立了其在成本端的优势,实现水泥吨成本 179 元/吨,大幅低于行业水平(208 元/吨)

华东长三角区域实施“T”型战略 不仅将运输半径从300公里扩大到1000公里,将水泥运送到东南沿海等水泥需求旺盛的地区,而且水路运输成本低廉:从武汉到南京的水路运输价格为 22.80 元/吨,铁路运输需要 104.44 元/吨,水路运输成本为铁路的 21.83%; 公路运输成本约 0.5 元/公里,而水运成本仅 0.05 元/公里,仅为陆运的十分之一,而能水路运输则得益于安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系。

感觉一句话概况就是用极低的运费将水泥卖到了需求更旺盛、水泥价格更高的东南沿海城市。

(2)员工持股比例高达23%将公司利益和员工深度绑定,充分激发了公司经营活力,也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海螺水泥的费用率也从 2016 年的13.3%下降至 2019 年的 6.0%(主要系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时下降),目前公司费用率只有 6.0%,远低于行业的 12.7%

(3)其他优势还包括安徽的水泥资源、海螺水泥的规模优势等,因为天山股份的产能整合后天然具备规模优势,此处就不在深化展开了。

3、天山股份是否可能重走海螺水泥的辉煌之路?走出一段大牛走势?

中建材将旗下五家非上市水泥企业注入天山股份成为国内新水泥龙头,规模优势显然是有了,重组的初心应该也是希望通过整合超过海螺水泥,至于能否通过整合巩固龙头地位,通过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从而提高利润是后续关注的问题,只能边走边看。
今日走势分歧,筹码上看大佬们也是各有观点 有走有留。

附一段华安证券的水泥行业供需分析供大家参考

行业供需格局稳步向好,需求已进入高位平台期 
供给侧改革是水泥行业主旋律,目前错峰生产、产能置换等政策实施力度日趋严格,且未来将走向标准化和常态化。从中长期来看,水泥熟料产能将从总量上得到优化,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同步回升,从成本端进一步增厚利润空间。同时,伴随矿山整治,自有矿山将成为稀缺资源,一方面从上游进一步缩减行业供给,另一方面公司拥有的庞大矿山资源将使规模和成本的壁垒愈发稳固。 
需求方面,2013 年水泥需求增速达到 10.55%的阶段性高点,并且需求量首次突破 24 亿吨,20 亿吨以上的需求平台期至今已持续 7 年。通过复盘发达国家的水泥市场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固定资本形成额绝对值的拐点对判断我国水泥需求拐点至关重要。从人均 GDP 维度看,需求平台期或将继续维持 2-3 年,从城市化率维度看,需求平台期或能持续 5-10 年。 


--------------------------------------------------------------------------------------------------------------------------------------------------------------------------------------------------------------------------------------------------------------------
因为发长文没找到同时发研报的地方,把
20200703 华安证券,《海螺水泥,拥有坚实壁垒的周期核心资产》 这篇研报的部分详细资料也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海螺水泥

世界领先的水泥企业。2019 年公司熟料产能 2.53 亿吨,位居全球第二,从单一品牌供应量来看是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除水泥业务外,公司正大力发展骨料和混凝土业务,2019 年末拥有骨料产能 5530 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 300 万立方米。

公司实控人是安徽国资委,同时公司核心高管和员工工会通过海螺创业持股的形式,成为了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员工持股比例高达23%),股权改制成功地将员工利益与公司绑定,充分激发了公司经营活力,也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T”型战略是指海螺在石灰石原矿丰富的安徽设水泥熟料基站,借助长江,将安徽的熟料运输至水泥需求发达但无资源的沿海地区,再在当地收购中小水泥厂改造成粉磨站,就地生产水泥。“T”型战略实施过程中,海螺确立了其在成本端的优势,实现水泥吨成本 179 元/吨,大幅低于行业水平(208 元/吨)。费用端的有效控制是海螺迅速成长的另一制胜法宝,其 6.0%的费用率远低于平均水平 12.7%。

公司通过三大竞争优势构筑坚实壁垒 (华安证券)

1)资源优势:从发展水泥产业而言,安徽省的矿产和水路优势得天独厚。公司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创造性地实施了业内独一无二的“T 型战略”,且该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

2)成本优势:由于水泥是同质化极高的产品,成本是企业盈利的最核心变量之一。与华东区域的竞争对手相比,公司拥有区域内最大的单体产能和最低的吨成本。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投资成本三方面,公司构筑了全方位的成本优势;

3)规模优势:作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之一,公司吨费用指标也显著领先竞争对手。由于公司两任管理层皆执行力强、管理有方,且员工持股比例高,极致的管理效率不仅带来低管理费用率,也是公司一直以来在业内的标签。

3.1.1 资源优势

海螺水泥发源于安徽,可谓是出生在我国最适宜发展水泥产业的省份。安徽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对水泥产业的加持体现在两方面:

1) 矿产资源

安徽省资源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煤炭储量 250 亿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年产原煤已突破 1 亿吨。

此外,安徽境内的石灰石资源储量大、品位好,目前已探明储量达 30 多亿吨。尤其是沿江流域蕴藏着上百亿吨的水泥用优质石灰石资源,这为安徽省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2)水路资源

安徽水运条件优越,拥有 6000 多千米内河航道,共有一二类口岸 11 个、港口 16 个,其中长江黄金水道 400 多千米,沿岸的铜陵港、芜湖港、马鞍山港都是万吨级天然良港。水泥是典型的“短腿”产品,常规运输半径只有 300 公里左右,但通过水运可将运输半径扩大至 1000 公里以上,且成本较为低廉。在率先占据了良好的沿江岸线和码头之后,海螺水泥通过水路资源拥有了其他水泥企业难以复制的物流能力。

公司管理层凭借智慧和眼光,最大化地利用了优良的资源禀赋,创造性地实施了业内独一无二的“T 型战略”,进而建立了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所谓“T 型战略”,即是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沿江流域建造熟料产能,之后利用长江的低成本水运物流,与东南沿海等水泥需求旺盛的地区进行对接,在当地建立水泥粉磨站。这样,就一举实现了产品销售的低成本、高价格,同时也不会受到水泥运输半径短的问题困扰。应该说,“T 型战略”的实施一举奠定了海螺水泥在业内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且该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公司的护城河是长期存在的。

3.1.2 成本优势

成本是水泥行业最核心变量之一。由于水泥是同质化极高的产品,且区域市场中价格趋同,因此成本决定了水泥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优势一直以来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华东区域的竞争对手相比,公司拥有区域内最大的单体产能和最低的生产成本。


ps: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建材的成本与海螺水泥差距巨大

我们认为,包括前述的资源优势在内,公司的成本优势来源是全方位的,因此构造的壁垒也是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

1)生产成本上,公司拥有大量的矿山储备,石灰石自给率接近 100%,相比外购石灰石的水泥企业每吨成本低 20 元以上;由于生产规模大,公司对于煤炭采取集中采购,因此成本在行业内也处于较低水平;用电方面,早在十多年前公司就开始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系统,通过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进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以芜湖海螺为例,生产 1 吨熟料的余热回收可发电 30 多度,几乎能满足公司熟料生产一半的用电量。海螺集团熟料生产线全都配套余热发电系统,一条日产 5000 吨生产线每天可利用余热发电 21-24 万度,每年节约标准煤约 2.5万吨。因此从石灰石、煤炭、电力三个主要生产成本来看,公司均能够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2)运输成本上,公司 T 型战略打造的“熟料基地-长江水运-下游粉磨站”模式运输成本远低于传统的“工厂-公路-工地”模式。根据水泥协会数据测算,每吨水泥的公路运输成本约 0.5 元/公里,而水运成本仅 0.05 元/公里,仅为陆运的十分之一。

3)投资成本上,公司产线技术装备业内领先,并且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吨投资成本和达产效果上也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公司就在宁国水泥厂建成我国首条自主成套设备的日产 2000 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002 年,铜陵海螺、池州海螺率先建成日产 5000 吨国产化示范线,使新型干法水泥吨投资从 1000 元左右下降到 300 元左右,打破国外垄断大型水泥生产线装备供应的局面,设备国产化率 90%以上。

此外,公司也是业内最早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项目的企业之一。固废危废很多都含有大量热值,根据公司测算,每处理 1 吨危废,可减少 3—4 公斤的煤耗;另一方面,在生产淡季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相当于提高了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摊薄生产成本。

3.1.3 规模优势

作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之一,公司具备的规模优势使其能够有效摊薄费用,从吨费用指标来看也显著低于竞争对手。销售费用上,公司在人员薪酬、折旧上占据优势,而 T 型战略带来的更大销售半径和销售规模,也进一步降低了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上,公司凭借优秀的资质能够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同时充沛的现金流也降低了公司融资需求。

管理费用率则更是公司综合治理能力的体现。早在宁国水泥厂时期,公司就从强化管理入手,坚持综合治理与全面提高相结合、监测与全员管理相结合,制订了《宁国水泥厂企业环保标准》,这在当时普遍粗放管理的水泥行业中可谓独树一帜。此外,公司两任管理层皆执行力强、管理有方,而公司高达 23%以上的员工持股比例更是充分激发了员工积极性,使得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在业内一直有口皆碑。



ps: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建材的费用率是极度高的

公司逻辑:核心竞争力是生产低成本和低费用率 (民生证券)

海螺在华东区域实行“T”型战略,在有着丰富且优质石灰石原矿的安徽设立熟料基站,利用低运输成本的长江物流将熟料运送至下游无资源但水泥需求强劲的长三角地区,同时自建余热发电装置降低电力成本。

矿山资源(排他性):占有量大,单位成本低。2019 年海螺持有矿山开采权 48亿元,以 140 亿吨估计,吨成本仅为 0.34 元/吨(华新:0.27 元/吨)。

长江物流:单位运价低:海螺将安徽的熟料通过水路运送至华东水泥需求市场,从武汉到南京的水路运输价格为 22.80 元/吨,铁路运输需要 104.44 元/吨。水路运输成本为铁路的 21.83%。

收购中小水泥厂改造成粉磨站:粉磨厂当地采集当地生产,可以节省原料运输至生产地的费用,降低 10%-50%的水泥产品运输费

电力:该项成本从 2014 年的 59.86%下降到 2019 年的 52.93%。至 2015 年底,公司余热发电总装机量共 1183MW,年发电量约为 71 亿千瓦时,年创收 43 亿元,2019 年余热发电总装机量约 1811MW,年创收约 60 亿元。

费用率:费用率为 6.0%,远低于行业的 12.7%。海螺水泥费用率从 2016 年的13.3%下降至 2019 年的 6.0%,主要系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时下降。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海螺水泥
S
天山股份
工分
232.5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6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青青河边韭
    无师自通的吃面达人
    只看TA
    2020-08-14 14:09
    感觉类似于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0-08-14 14:10:50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1-03-06 12:11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