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硅宝科技近况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6-27 22:42:59

1)近期经营情况:

• 22Q1 经营情况:22Q1 营收增速 87%,利润增长 50%。建筑胶收入同比+76%,工业胶同比

 +96%,硅烷偶联剂同比+123%。

• 近期经营情况:4-5 月发货在长三角延迟,主要是汽车胶客户,收入影响仅几百万。收入增速最快的是光伏胶、硅烷偶联剂、电子胶中的动力电池胶。

 2)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情况:

• 定价:2019 年开始不签订年度锁价合同,原材料涨跌价超过一定幅度、一定时间,公司售价做相应调整。

• 原材料采购价格:22Q1 均价 32000-340004-5 270006 月继续下降,目前采购价格同比略低。

• 原材料去年上涨原因:1)上游产能开放不足预期,工业硅市场火爆。今年工业硅产能释放充足,2)国家双控因素、限电政策,今年工业硅新能源能耗相关地区不计入整体能耗,排除强制性因素干扰。

 3)建筑胶:

• 2019-2021 年每年提升 2-3 个点市占率,高增速来源:1)公司品牌影响力强、有技术壁垒,2)下游发生变化,头部企业圈定,低价中标现象变少。32018 年公司有新产能投放,产能+市场都有。

• 去年受原材料高价影响退出的小企业,重新开工难度:1)新进入者,化工园区的环评、能评、安评批复比较严;2)老线不具备一定规模,压力大;3),公司最早引进意大利全自动化生产线,成本、费用上有优势。

• 下游客户拆分:幕墙 50%(住宅较少),中空 20%,门窗 15-16%,家装 15%,装配式建筑

 10%。中空、门窗、家装均涉及新增+存量市场。

• 未来市占率展望:20-30%,达到后公司投产会放缓。

 4)工业胶:

• 动力电池胶:客户:比亚迪、ATL、飞毛腿、多氟多、赣锋锂电;使用领域:导热灌封、密封粘接、元器件辅助固定、线路板保护、导热填充、导热粘接等。

• 光伏胶:公司 4 大类光伏产品,头部隆基、正泰已进,今年推进前 10 大组件厂认证如

 中环、晶科、晶澳,去年投 2 万吨光伏产能,光伏胶与建筑胶产能柔性切换是优势。

• 光伏 EVA 膜:小众市场,竞争对手有天津圣滨以及外资,下游客户有福斯特、海优。

 5)产能:

• 今年投产:110 万吨募投项目,今年有 3 万吨、明年 3 万吨,2)拓利工业胶 2 万吨,

 产能爬坡,3)安徽硅宝硅烷偶联剂技改到 8500 吨;4)硅宝新能源负极材料,产能会

 在明后年投放。今年产能达 18 万吨。

 

 Q&A

 近期经营情况

 Q:今年 4-5 月份,受疫情影响程度?

 22Q1 受到影响比较有限,4-5 月发货在长三角发货地区延迟。目前 6 月发货恢复正常,其他没有太大影响。

 

 Q:出货里面,各个领域都旺盛,还是有结构性变化?

 建筑、工业、硅烷偶联剂都比较旺,22Q1 都实现 50%增速。拆开来看,最快的是硅烷偶联剂,

 再拆细最快的是光伏,其次电子胶,电子胶包括动力电池胶、电源用胶、光伏逆变器等,增速比较快,除了汽车胶其余增速均较快,汽车行业受疫情影响最大。如果剥离动力电池用胶,单算汽车胶在营收占比只有几个点,1-2 个月也就是几百万收入影响。

 

 原材料价格、调价情况

 Q:原材料价格波动?

 原材料:107 在去年波动周期比较长、幅度大,今年 3 月底由于上游新产能投放,4 月原材料价格回落到非常合理的区间,有利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毛利率修复。

 

 Q22Q2 原材料采购价格,环比和同比的下降幅度?22Q1 均价在 32000-340004-5 月均价在 270006 月还会略低一点。目前价格比去年 2 季度略低,21Q1 22000-2300021Q2 开始逐步上涨,Q3 达到历史高位 6 /吨,目前价格跟去年全年比是相对比较低的水平,21Q2-Q4 价格较高。

 

 Q:原材料价格后期怎么判断?21Q2 上涨原因,今年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大不大?原材料去年上涨的原因:

• 一是上游产能开放不足预期、新增产能不足,工业硅市场火爆。今年工业硅产能释放充

 足,有机硅产能今年头部企业合盛硅业、恒星(以前未参与的龙头)都有新产能释放,且均如期平稳释放,产能性能稳定。

• 二是涨价有国家双控因素,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双控今年就不会存在。此外有限电政策,

 工业硅新能源能耗相关地区不计入整体能耗,今年不会有双控限电情况出现。但后期还要看市场情况,排除强制性因素干扰下,应该价格会在合理稳定的水平。

 

 Q:原材料下降,我们是否会降价?

 19 年后进行合同开口签署,年初签指导性框架协议,如果一定时间涨价、跌价做相应调整。去年价格高位波动,硅宝保持合理盈利水平,相比其他企业能力强。

 现在原材料非常有利,我们价格波动,涨的时候会传导,跌的时候也会下调售价,同步。

 

 Q22Q1 毛利率、净利率都在历史较低位,后续需求好转、原材料价格下降,Q2 盈利能力回升是否明显?

 目前原材料下降比较多,盈利能力回升是正常的。

 

 建筑胶

 Q:为什么地产下行期间,建筑胶可以实现高增长? 2019 年开始,建筑胶增速比较明显,维持 50%增速,高于行业水平。

• 公司在行业做了 20 余年,品牌影响力强、有较高技术壁垒,幕墙采用国标,最早公司

 是和国际道康宁品牌等 PK,没上市时与道康宁一起竞标鸟巢幕墙胶,最终拿下该项目;

• 2019 年起地产、下游客户发生变化,向头部企业圈定,密封胶虽然达不到集采规模,但

 也是消费建材的辅助建材,品质体现非常直观,优质胶和劣质胶 1-2 年能体现出来,如门窗脱落、面盆发霉等。指定品牌后低价中标很难进去,综合考虑品牌、企业能力,形成头部对头部的采购。

 2019-2021 年每年提升 2-3 个点市占率。去年年报提到今年建筑胶目标保持 30%增速。

 

 Q:近期 DMC 价格下降,去年关停产线的小企业想重新开,会遇到哪些困难?

 去年原材料波动大、周期长,很多小企业被淘汰,2019 年统计有机硅密封胶上千家,去年统计只有 300-400 家。即使原材料价格下来,再起来后还是有几个因素制约:

• 一是新进入者,化工园区的环评、能评、安评批复比较严;

• 二是老线要开起来,疫情、经济影响下,不具备一定规模情况下压力大;

• 三是下游对技术、产品、规模越来越严,小企业竞争优势非常小。他们生产是间歇式,没办法做大型生产线。我们最早引进意大利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进口成本高,成本、费用上公司有优势;

• 最后,大客户圈定品牌,小企业进圈门槛高。

 

 Q:建筑胶下游客户结构拆,收入规模拆?

 去年建筑胶大概实现 17.7 亿元,11-12 万吨。比重最大的是幕墙,幕墙占 50%,中空即玻璃加工厂占 20%左右,门窗 15-16%,家装接近 15%,装配式建筑接近 10%。

 

 Q:大部分收入穿透到最后,是新建住宅?

• 幕墙住宅用的比较少,公共设施如地标建筑、高铁站等比较多;

• 中空适用于玻璃改造,中空、门窗厂均涉及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

• 室内装饰也包括新增(精装房)+存量(居民改造);

• 装配式建筑基本上是纯增长。

 

 Q:为什么建筑胶业务会在 2020 年才开始加速?

 行业集中度加快提升,2019 年同行缩减到千家以内,去年是 300 家,3 年时间内出清速度非常快。

• 17-18 年下游环保、后续原材料涨价;

•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尾端企业份额越来越小,以前可能靠第三方关系进去,现在地产品牌入围,大客户招投标,小企业优势越来越小;

• 2019 年是分界点,19 年起精装房交付比例越来越大;

• 公司在建筑胶耕耘这么多年,技术、产品有较强积累,18 年公司有新产能建设,19 年产能 8 万吨,规模在行业内较大。公司产能准备、市场品牌入围比较充足,产能+市场都有的情况下,发展驶入快车道。


Q:竣工高峰期结束,建筑胶市场空间比较平稳?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

建筑胶这两年与竣工、开工挂钩不大,去年增速 60%+,一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二是存量市场释放,如老旧院落改造、城市改造、场馆、公共设施、国家基建推进等。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目前市占率比较低,行业格局比较分散,还有几百家企业,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做到 20-30%市占率。我们今年会投 3 万吨建筑胶,10 万吨募投项目中有 6 万吨建筑胶产品,明年还剩 1 万吨建筑胶。这几年即使开工、竣工放缓,但我们认为还是有比较好的增速。


工业胶

Q:目前电池胶主要是哪些产品?客户认证进度和产能准备如何?

动力电池用胶产品、品类较多,体系除了有机硅也有其他品类,我们客户包括比亚迪、ATL、飞毛腿、多氟多、赣锋锂电;产品包括导热灌封、密封粘接、元器件辅助固定、线路板保护、导热填充、导热粘接等,是非常成熟的产品用到相关领域。

产能情况

Q:收购拓利的产能?

2020 年公司收购电子胶企业拓利,今年有眉山 85 亩 2 万吨产能,今年全部建成。但因为他

产能不是这么满,且工业胶有爬坡情况,之前拓利在成都龙泉 6200 吨,今年眉山扩 2 万吨,明年会将拓利和硅宝工业胶进行整合。


Q10 万吨募投项目结束后,远期产能投放目标?后续投放建筑胶占比是否会下降?

我们这 2 年在做逐步调整,18-19 年建筑胶占比 80-90%,去年降到不到 70%。募投项目中工业占 40%、建筑 60%,未来占比会往 60%:40%甚至更低走。建筑胶还是有比较好的增速,但公司体量在不断增长,是多元化布局的成果。19 年工业胶首次突破 1 个亿,20 年 3 个多亿,

21 年 5 个多亿。此外,公司双主业发展过程中,锂电负极材料增长点也将逐步形成。我们认为建筑胶公司市占率达到 20-30%后,增速可能才会放缓。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硅宝科技
工分
1.3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