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锂电主材产业链,价格基本上跌了10-20%左右。
目前很多谈的就是全年价格,应该是已经筑底了,把一些未来扩产之类的预期已经打进去了。
今年正极比较关注磷酸锰铁锂等等,负极在看硅基负极,基本上23-24年是开始要放量的时间段。
电解液就是关注新型锂盐。
隔膜就是关注新型涂覆方式。
隔膜、磷酸铁、负极石墨化,基本上22年比较紧张,23年供给松。
隔膜一季度开始有些产能已经进入年降的状态,当然力度相对其他环节还是小的。
供给不是有太大压力的。
目前有些厂已经谈了一些5%的降幅了。
全年可能会继续谈判,最终降10%左右。
负极石墨化,因为石墨化的建设周期,已经延续了完整的两年时间,足够产能的扩张以及释放了,所以今年石墨化价格应该是非常白热化竞争,已经接近一些工厂成本线了,一季度就进入筑底。
磷酸铁也是产能释放的差不多了,新的玩家已经进入了,价格跌幅也开始了,供给相对宽松。
磷酸铁目前市面报价1.8w,低的可能更低,可能还有一定下降空间。
石墨化方面,1.2-1.5w之间的价格。
对于一些新进入企业已经开始亏损了,占比可能在30%左右的比例。
所以预计在一季度价格应该就会筑底了,所以今年相对稳定。
20年以前,石墨化方面大厂自给率比较低,所以很多都是小厂在生产,5000吨以上的产能都不多,对于这些小厂,一旦开始亏损,是支撑不了太久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价格已经是可以筑底的价格了。
对于负极材料厂本身,后续新增产能的确较多,负极材料是一个非标产品,加工环节是比较多的。
每个环节应该都有点压缩空间。
在现有装备条件下,不同厂家各个环节的管控程度都不一样。
石墨化在负极的成本占比超过5成以上。
其他成本就是焦类产品的价格波动了。
隔膜方面,有一些厂家已经进行了前期谈判,有些还没开始谈,所以今年降幅应该差不多在10%左右,未来还有一些下行空间。
三元正极:今年还是维持年降装态,相对变化不是很大,扩建积极性,不如磷酸铁锂。
所以下降空间也不大。
铁锂已经降的差不多了前驱体方面,供应端不是特别紧张,价格应该是温和的年降。
电池厂家全年的出货目标现在有没有调整?
电池到材料端,目前年度目标还是没有调整,相对比较乐观。
头部厂商的预计的增幅都是50%以上。
目前产业链的库存如何?
碳酸锂库存如何?
这一轮波动中,尤其是电芯最近价格回调,碳酸锂也在往外抛售了,所以大家的碳酸锂库存是比较低的,基本上是按需采购,不会囤货。
碳纳米管、勃姆石等小辅材?
比较小众的辅材,客户粘性比较好,行业扩建力度不大,所以价格下行压力虽然也有,但是不大。
碳酸锂价格下调到什么程度?
目前的价格应该是已经筑底了。
因为今年锂电池产量总体还是有信心的,3月份以后市场恢复正常过之后,碳酸锂供给并不是特别宽裕的,所以说不定还会出现震荡反弹的状态。
可能会接近50-55万元之间水平。
超高镍在主流三元企业中的占比?
中镍高电压呢?
占比还是比较低,不到5%。
后续还有继续提升空间,后年到10%左右。
中镍现在占比在20%以上。
LifSi、碳纳米管、PET之类新产品的渗透率?
LiFSI的使用率在慢慢提升了,但是还没有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目前量还是比较小,所以报价会相对高一点,比6F是要高的。
报价应该是30w左右的水平。
六氟磷酸锂降价之后,对于部分厂已经接近成本线了, 龙头企业相比这些小企业还是有15%的优势。
目前价格20W左右。
铜箔相对更加追求性价比。
现在主流是6u。
4.5-5.5u的渗透率在提升。
5.5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都比较能够满足需求。
PET复合集流体技术也是被市场看好。
碳纳米管方面,硅碳负极使用22年跟21年相比还是下滑的,23年也不会有太大增长,24年后可能才会开始大规模放量。
电池的情况?
电池端的议价能力相对材料是更强的,但是电池也很难留存大部分的材料降价带来的利润,因为tesla 都在降价。
但是对于龙头企业而言,还是可以留存一小部分降价带来的利润。
电池厂跟车企的谈判节奏,也是采用价格联动的方式,基本上现在也要开始谈今年的订单情况了。
主要是车企的盈利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同质化车型比较多,所以电池的单位盈利想要上行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电池厂的产能扩建也是比较多的,面临着同业的竞争。
铝箔的情况:加工费方面有些小点的企业的加工费还是有些压力的,行业格局里面占比比较大的企业还好,盈利状态比较稳定。
整体市场比较稳定。
现在加工费也是有调整的,可能会下滑15%左右。
总体来看,隔膜的盈利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电解液触底,正极可能还要下行。
正负极电解液这些,现在签订的价格基本上就是全年比较基准的一个价格了。
除非原料端有大幅度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