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锂元素的相对稀缺性,所以导致原材料价格会较大地受到供需的影响,碳酸锂价格自去年低位涨幅已经超过80%以上,考虑到日后供应链安全的问题,许多电池厂商逐渐地在寻找在紧急时刻可以替换或者备用的元素。由于钠的金属属性也比较活跃,并且含量相对高很多,所以钠离子电池也逐渐成为主流电池和材料厂商研究的方向。事件一:6月29日,山西新阳清洁能源与中科海钠主导的1MWh钠离子储能系统在山西落地。2021年4月20日,山西新阳清洁能源(华阳股份子公司)与中科海钠成立合资企业,并且在山西太原共建中国最大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4000吨”。在6月29日,由两家公司主导的1MWh钠离子储能系统在山西落地。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已于2020实现量产,该电池为全球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化钠离子电池。中科海钠加快产业链建设步伐,表明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进程加速。
事件二:2021年7月7日,爱玛科技在经销商大会上,发布钠离子电池,未来将搭载在自己的电动两轮车上。
爱玛科技是我国第二大电动二轮车公司,市占率为14%左右,此次爱玛科技发布钠离子电池,表明钠离子电池已经获得头部电动二轮车公司认可。事件三:宁德时代即将发布钠离子电池。(时间可能推迟至8月中旬)按宁德时代的此前的说法,推出的时间节点在7月份前后,而根据市场预测,原定于7月的新能源新材料峰会(号称锂电的G20峰会)大概率是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的窗口,而大会因为疫情等原因将于8月12-8月14日召开,宁德时代大概率在大会上发布并和产业探讨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此前因为产业链不齐全,成本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而宁德时代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此次宣布发布钠离子电池或是钠离子电池可以产业化的一个标志,并且宁德时代如果在锂电峰会上提出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核心公司有望共同讨论,加大钠离子产业国产化的可能性,钠离子在储能领域和电动车领域的替代或加速到来。
1. 钠离子电池整装厂:拥有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厂家将率先受益于产业化崛起。
钠离子电池并非新技术,对于整装企业而言重要的是有技术储备,以及有相关项目落地,这样可以进行更多的技术迭代。目前国内做的较好的主要有四家,目前各家处于不同的阶段。
1)宁德时代:拥有电池产业和技术优势,即将发布钠离子电池。
2)中科海纳:与华阳股份合资共建钠离子正极项目,目前已经有储能项目落地。
3)钠创新能源:为爱玛科技提供钠离子电池,有望随着爱玛科技钠离子电动车上市迎来盈利增厚,上市公司浙江医药参股40%。
4)欣旺达:公司拥有钠离子电池补钠的方法、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等多项专利,暂无明确的电池发布,进度稍微落后。
2. 正极:采用和锂电池不同的材料,拥有新建产能的企业有先发优势。
正极方面,钠离子电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层状铜铁锰和镍铁锰三元氧化物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氟磷酸钒钠和普鲁士蓝类材料等,与磷酸铁锂的正极较为不同。
目前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布局钠离子电池正负极,例如华阳股份参股的中科海钠在今年4月宣布扩建4000吨正负极材料。
3. 铝箔:铝箔替换铜箔,将带动成本下降。
在锂离子电池中,集流体负极用的是铜箔,正极用的是铝箔;而在钠离子电池中,集流体的正极和负极均使用的是铝箔,也就是说铝箔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量比在锂离子电池中更多。因此钠离子电池的量产,将给铝箔带来新的增量空间,预计电池铝箔2025 年整体需求量将达到37.8 万吨,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