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科学消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拟7月底举行,策划全球万人元宇宙峰会。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数字藏品(NFT)作为时下最火热的数字经济形态,有望迎来更多创新应用落地。
从区块链、虚拟货币到元宇宙,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和应用正在飞速演化。2021年则被称为属于NFT的一年。一般而言,NFT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也可理解为一种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所有权证明。不同于虚拟货币等同质化代币,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能够指向数字艺术、游戏、域名、门票等任何内容,使其成为可以永久拥有、保存、追溯的数字资产。在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的交易事件后,NFT迅速“出圈”。据统计,2021年NFT交易额达到176亿美元,比2020年的8200万美元飙升了210倍。
这股席卷全球的风潮自然也搅动了中国市场。在国内,NFT更多地以数字藏品的形式为人所熟知。澎湃新闻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目前已超过300家:阿里鲸探、腾讯幻核、京东灵稀、等等。许多博物馆通过发布经过二次创作的数字藏品,也有一些不规范的擦边球产品引发了过度炒作。对此,国家权威媒体近期开始纷纷表态。《光明日报》5月19日文章认同对NFT持“谨慎而开放的心态”。央媒6月10日文章指出,数字藏品热度的提升,与年轻群体的数字消费习惯密不可分,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数字化时代,善用数字藏品的正向价值,让其远离炒作,就能激发更多新动能,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选择。
实际上,数字藏品的发展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也符合新时代国家打造文化影响的战略。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意见》的出台正是鼓励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优化甚至重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专家指出,以数字文化与消费融合创新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赋能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以对冲经济增速下行,是未来几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承载的时代使命。
有数据显示,目前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大概在180亿美元,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820亿美元的规模,约5490亿人民币。NF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将遵循不同于海外市场的玩法。有评论认为,下一代数字经济正逐步形成三大特征鲜明的发展范式:加密范式就像元(宇宙)始森林,野蛮生长之下暗藏危机;美国范式像国家公园,以生态保护为名却有南橘北枳之患;中国范式像东方园林,讲究因地制宜但高度依赖于造物者的智慧。目前来看,三大范式并无明显的孰优孰劣之分,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它们都有可能成为通往下一代数字经济的关键。
数字经济的顶层思想设计为数字藏品领域提供监管和指导的土壤,另一方面,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有望引领数字文化资产的健康发展。当下,行业需要的是健康合规与产业的正视,也需要积极拥抱监管的态度与监管层更宽大胸怀的共建。政府对交易标的、交易所、交易规则等要素的进一步明确,有望带来一次属于中国的文化大爆发。
A股不存在新鲜事 今天发生的一切,过去曾发生,将来依然会发生,因为人性不变,关注证通社,带你前瞻市场,洞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