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投资者晚上好,我是国盛化工的孙琦祥,我们今天开电话会议主题是对于能耗双控产业政策,对化工产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预判。 我们对行业的看法 化工行业从去年的三季度开始,开始出现景气向上。主要驱动力是由国内经济复苏和出口增长所带来的。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工厂,在疫情期间承担着比较大的制造的重任。而产业的订单瓶颈从去年开始首先落在终端制品企业,例如冰箱、冰柜、轻工业、纺织服装等等。到了今年后,整个行业供需矛盾点逐步转移到中游基础化工品,化工中游品种价格开始出现普涨。而三季度以后,特别是八月份开始上游行业开始崛起,包括最近关注度较高的工业硅、磷矿石、电石等。产业链的利润不断向上游转移,这里面最核心的逻辑,主要是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周期上面。下游的终端制品企业,期整个扩产周期大概是在一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比如去年我们看到很多类似于溶喷布、口罩等等,很快可以实现产能的补充。到了中游环节,首先其响应的点是滞后的,其次其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要拉长了,一般都要在12-18个月左右时间。 再往上游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就要更长,现在大家看到类似于工业硅、电石等,这些产品本身一方面固定资产的单位投资额很大,其次环评安评等整个项目审核时间比较长,往往响应时间要超过24个月,这样就使得整个供需瓶颈不断向上游行业转移。 除了新增产能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供不应求外,我们发现近期的叠加因素出现,也就是目前大家看到的能耗双控的情况。能耗双控在8月份对化工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以工业硅这个行业为例,工业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主要上游产品,在今年8月之前表现相对平淡,到了8月份之后产品价格从1.6万/吨快速上涨到现在超过3万元/吨,很重要的变化是能耗双控背景下面,作为高耗能的行业在8月份,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出现了很明显的限电和限煤的情况。 首先是限电,8月份整个工业硅其实已经能够有超过30%以上的净利润率,但云南省在8月份行业产能利用率依然只有70-80%。 这里面分两方面: 1)短期来看限电:现在煤炭价格上涨,火电企业现金流已经为负的了,这种情况下火电企业没有足够的发电动力。 2)作为高耗能行业很多电价是相对比较便宜在西南地区电价在2.8-3.5毛/度左右,目前电力紧张的情况下面,从电网来讲整个电力更多的愿意去单价更高的地方,比如说两广地区,因此云贵川工业用电大户往往会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这是目前难以短时间解决的矛盾。 其次是煤炭,化工的核心原料就是煤炭。大家看到了煤炭的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并且因为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目前出台了一系列对于煤价的管控措施,这些管控措施对化工形成的影响比煤炭本身价格上涨更为复杂。这里面很核心的原因在于煤炭价格受到政策制约的时候,煤炭本身的供应就从本身市场体制而逐步转向到配额制。类似于工业硅,他是能够承受很高的煤价,但是因为现在供给减量配额供货的情况下,会导致他们在拿到煤炭的量是不足的,导致开工率提不起来,也就是高价买不到煤的情况。 到了9月份的时候,夏季用电高峰有所缓解背景下面,整个电力供应有所缓解。但是紧接着在今天大家看到了云南省出了双控的产能政策,这个产业政策在出之前大家能够看到端倪的,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端倪是发改委在8月份在官网上面发布了能耗双控在各个省份的晴雨表,大家也可以在发改委官网上面看得到的,所谓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这次云南能耗双控政策对包括黄磷,工业硅,电解铝、钢铁和化肥企业有比较大的开工限制。云南是少数几个省份在能耗强度降低进程目标,以及能耗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两个预警上面都亮了红灯的省份。同时正在亮着红灯的省份,在今年上半年包括还有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江苏,这几个省份也都是亮红灯的省份,至少有其中一个红灯的省份有新疆和陕西、湖北。 因为到了9月,部分省份由于能耗双控依然红灯预警,因此就会出台对于部分高耗能行业的限产措施来保障全年双控指标的完成,并且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可能会出现相对比较严厉的措施,在供需本就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价格的上涨。 而另外一方面,大家未来会越来越明显的发现,能耗指标将成为最核心的限制新增产能扩张的核心瓶颈因素。由于很多化工上游行业都是一些能耗消耗比较大的子行业,比如说电石,黄磷,包括PVDF、工业硅,单吨耗电量都要超过或者接近一万度以上的耗电量。这种背景下面如果对于存量企业都有这样强约束,特别是开工率上面强约束,那么可以想象要想增加新的产能指标,难度会更大。我们认为会严重影响后续化工供给,对于需求的响应速度,供不应求的时间会被拉长。我们认为这一波能耗双控下的化工影响,目前来看是刚刚开始。对于一些增速比较快的领域,特别是跟新能源需求相关的领域,有可能化工上游高耗能行业会成为持续的供货瓶颈。 在2017、2018年的时候由于环评和安评收紧,以单位产值下污水、固废、废气等排放量作为核心指标,小散乱污等企业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关停,很多都集中在精细化工类行业。包括当时的染料、维生素等一批精细化工行业在当时出现了比较大的景气行情,并且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能耗双控会在中短期影响很多行业的开工率,同时在中远期会限制一批高耗能行业产业扩张,约束当下的供给,使得高耗能行业逐步变成牌照许可性产业。 关于化工投资上的思考: 从投资上面来讲,我们最近一段时间是这样思考的。从三个维度来选择具体看好的子行业和品种。 第一,我们认为下游的新能源需求占比越多行业我们认为越受益,代表的是需求增长的确定性。目前来讲很多化工行业本质上来讲还是跟着宏观经济走的,这种情况下面需求的可持续性,包括出口的可持续性,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新能源以光伏和锂电来看,在未来整个需求增长确定性强,并且增速是快。因此下游新能源需求占比越多的行业,我们认为整个供给端供不应求的确定性越强。 第二,成本占下游比例越低的行业,我们认为会越受益,主要考虑的是景气弹性。这里面反应主要是两个,一是说明下游承受能力足够强,二是反应价格弹性会足够大。举个例子,就是PVDF这个行业,今年产品价格涨了5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到下游成本比例是相对比较少的,大约目前占到整个光伏组件和锂电的比例是2%,且不容易替代,因此价格弹性大。 第三,能耗比较高,导致未来新增产能投放的难度会很大,整个行业持续缺口时间会比较长。我们认为能评将是未来持续的关键词。以前我们认为化工企业能不能上项目,很大程度上要看环评安评是否能通过,从这个时间点往后看月来项目能不能上得成,不是取决于有没有立项,不是取决于土地有没有拿到,他环评安评有没有过,更核心的还要看一下这家公司能不能拿到能评指标。从这三个维度来讲我们会认为在当下来讲,会持续受益的几个行业。 一、氟化工——PVDF和142B: 这个行业在从7月中旬之后,我们行业深度报告及每周周报都是在不断强调。PVDF作为耐候性最好的材料品种之一,它的下游需求有40%来自于锂电,包括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粘结剂,以及在隔膜上面的涂层材料,成本占比大概是在2%左右。 其次这个行业的需求有25-30%来自于光伏,主要是用在单玻光伏背板涂层材料,整个占比以一块400千瓦时光伏组件为例,价格大概是500块钱,而PVDF涂抹价格大概是10元,成本占比也大概是2%左右。 涂料的用途,主要应用领域是氟碳涂料,这是最高端的一个涂料品种,主要是用在建筑外墙的铝合金涂层材料,耐候性非常好,长时间不掉色不掉漆。下游对价格承受度也非常强。 国内目前的PVDF有效供给大概是6.5万吨,142B目前国内外售配额差不多5万吨左右,142B虽然产能有富裕,但是外售配额是核心瓶颈。142B作为第二代制冷剂,同时也是PVDF上游原材料,按照蒙特利尔协议,由于其对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对其生产外售进行配额管制,也就意味着产品要有外售配额才能卖。而国内PVDF企业,特别是锂电池PVDF企业主要是有跨国企业来供给,包括阿克玛,索维尔,吴羽等,这些公司绝大部分是在国内没有配套142B产能,跨国企业在国内不会允许新建类似对臭氧层有破坏风险的产能,类似于东阳光也同样需要外购142B,然后做成PVDF往下游进行销售。 在这个背景下,PVDF需求跟整个光伏和锂电需求在不断的增加的同时,由于142B配额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因为这是全球性的协议,这种情况下会导致142B成为整个产业链瓶颈,大家看到142B从今年2万块钱涨到上周是13万,这周已经到了15万的水平。而PVDF加工利润保留在三到五万元左右价格利润,如果锂电池会更高一些,涂料级可能就是三到五万,因此整个产业链利润大量的留在142B这个环节。 未来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从未来四五个月时间,我们几乎可以判断142B价格会加速上涨,甚至可能会出现暴涨。这个原因是几乎绝大部分142B企业,作为化工企业其实在今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新能源需求并不了解,当看到价格上涨过程中,142B企业存在一定超卖,会导致未来四五个月时间142B的外售配额会相对比较少。而需求端,锂电的需求端可以看到,在未来几个月时间整个锂电批产量是不断的提升的状态,这个供需裂口会不断的放大。这种下游不敏感的情况下,由于供需来定价,有可能价格会出现加速上涨的情况。同时142B价格上涨会推动着PVDF价格上涨,因此这个产业在今年未来几个月是非常确定的是加速上涨。 再看未来两到三年,我们认为这个行业也很可能会持续供不应求。虽然行业内部有不少企业,看到景气后寻求扩产,但是这个事情最后能不能实现,我们觉得还需要观察。PVDF作为高耗能的产品,每一吨PVDF整个耗电量差不多需要消耗8000度电和15吨蒸汽,是很典型的高耗能产品,所以导致整个项目审批上面是非常难的,也是卡在能评指标上。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目前有很多的扩142B和PVDF扩产公司,目前能评其实都非常难获取到。我们认为明年相对比较确定性的扩产企业有包括类似于联创股份、昊华科技和巨化股份三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公司要不在整个能评指标是2018年已经拿下来了,不受当下政策的影响。要不类似于联创股份,它是把装置给技改掉,可以理解为给拆掉,拆掉之后进行公司内部的能评置换再去上了一套142B和PVDF装置,在整个工厂能评并不超标的情况下来完成了扩产。如果在另外要新建一套142B和PVDF装置,就会面临着能评限制,这时候整个产能审批进度,整个产能最后达产速度会比市场预期要更慢一些,这两块可能是未来影响大的关键。 可以看到业内的公司,从今年四五月份左右开始有这样扩展计划,到今天差不多半年时间,几乎没有企业拿到能评。我们认为后续能评会继续限制住企业扩产计划,使得整个产业未来扩张周期会拉长。 产业链只有从电石到152到142到PVDF整条产业链全部打通企业会有核心优势,当142、152和PVDF扩产出来之后,他有可能瓶颈集中到更上游152去,现在有很多的142B和PVDF扩产企业并没有配套152,这个时候152又成为下一个瓶颈,真正可以持续成长的公司,或者持续受益公司需要往全产业链走,目前来看全产业链公司包括东岳,联创,巨化等少数公司可以做到全产业链。 从我们目前的供需平衡表看,明年PVDF行业新增产能仅约2万吨,且绝大多数要到下半年才能逐步供应,产量输出有限,而锂电光伏的需求以至少每年新增1.5-2万吨的速度增长,供不应求将持续,缓解的时间可能要到2023年下半年甚至更晚。 目前PVDF很多做成涂料级,并不是锂电池级,未来会不会做成锂电池级?我们认为,目前处于供货非常紧张情况下面,对于电池企业来讲,他的非常核心的诉求,帮助工业级企业去提升品质,从供方和需方来讲提升锂电池级PVDF产量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一致性方向,双方会在不管是认证速度,认证的指标容忍度,包括在一定技术的输出等等方面会进行大量合作。我们认为未来涂料级PVDF在30万,锂电池价格早就超过45万以上水平。未来有可能出现锂电池PVDF供给增速会超过涂料级的,因为价格更高,两者之间价差可能会收窄,但是整个趋势还是会继续向上。 标的上:我们看好:联创股份(3000吨PVDF 2万吨142b,明年新增1.1万吨PVDF及相关142b装置配套)、东岳集团(1万吨PVDF、3万吨142b)、东阳光(2000吨PVDF)、巨化股份(3000吨PVDF)、昊华科技(明年新增2500吨PVDF)、永和股份等 二、工业硅: 工业硅这个行业最近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在报告里面不断的提示。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整个光伏产业链利润将不断向上游转移。硅料企业目前整个利润水平是非常好的,每吨硅料利润超过十万块钱。未来整个产业瓶颈将进一步向上游到工业硅,从8月份开始工业硅是一个开始,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 1)能耗双控情况导致产量刚性下降。2)西南地区枯水季产业要受限。这样情况下工业硅产量会下降,而目前下游硅料企业进入投产高峰期,光伏装机量也是从三四季度开始进入到持续提升。这样情况下整个产业供需瓶颈的矛盾会向上游进行转移。 工业硅需求分布:整个工业硅有35-40%的需求来自于光伏行业,剩下有40%需求来自于有机硅,最后大概有20%左右需求来自于硅铝合金,主要下游应用是汽车轮毂行业,它的添加比例大概在7-12%左右。 我们观察到虽然八月份工业硅涨幅很大,从1.5万涨到现在快到三万块钱的水平,我们现在观察下来,下游的承受力,至少从8月份来讲还是比较良性的状态,可以看到工业硅下游的硅料,有非常丰厚的利润在里边,我们认为后面有可能会出现工业硅价格涨的比硅料快,整个利润向上游转移的趋势会显现出来,因为矛盾发生了变化。 在有机硅这个领域,有机硅中间体(DMC)在8月份整体涨幅差不多在八千块钱左右,大家可以看到有机硅价格达到3.8万的水平,工业硅在8月份的涨幅在14-1.5万左右,可以看出来一吨有机硅需要消耗掉约0.5吨工业硅,在8月份的过程中有机硅是把成本完全转嫁给了下游,并没有因为下游的需求承受力问题而导致毛利下降,也就是该环节的承受力依然较强。未来可以观测有机硅DMC的价差情况来看下游的承受力,目前来看还没有问题。 从硅铝合金来讲,它更多的是成本影响,因为添加比7-12%,下游基本用在汽车轮毂上面,它是成本传导相对承受力会比较强一点。因此目前来看工业硅到目前为止价格上涨没有出现特别大需求端的问题,特别是在硅料企业承受力还是比较强的。我们认为后面工业硅价格在能耗双控背景下面,在枯水期情况下面还会持续的走高,幅度很有可能会超过市场预期。 工业硅我们看好的标的是合盛硅业(73万吨工业硅+有机硅单体93万吨)、新安股份(10万吨工业硅、49万吨有机硅单体)。 至于未来大家所担心新增项目,我们看到最近也有不少的企业开始宣布把工业硅扩产计划,这里面还是一个核心是能评,目前立项容易,上项目跟地方政府签合同容易,核心在于要拿到能评指标,拿到能评指标才代表这个项目确定性。供需平衡表计算当中有效产能计算是要按照已经拿到能评项目进行计算,更加符合当下未来有可能发生确定性相对比较高的供需变化。我们觉得PVDF和工业硅这两个行业是我们目前最看好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下游新能源需求占比比较高,且成本占比低。工业硅占比相对工业硅比硅料是接近1:1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工业硅占到整个硅料成本占比大约是30%不到的水平,而下游硅料企业利润还非常丰厚。 三、乙烷制乙烯:(卫星石化) 目前上游石化行业是牌照性行业,盈利很好。目前大家看到炼化项目ROA回报过去几年都是15-20%的回报。很大程度来自于上游石化行业牌照许可性的行业,例如乙烯,目前进口率依然有50%,即使到十四五末进口率也有30%的进口比例,主要由于上产能需要审批,没有审批过不能上产能,这也导致石化行业高ROA情况。 未来从炼油路径继续进行扩产,大家也发现目前双控背景下难度在变高。卫星石化进入到石化行业路径和别人不一样,用的是乙烷裂解制乙烯的方式。美国差不多接近3600万吨乙烷有一半自用掉(主要用作乙烯原料),另外一半大量重新打回到地下去,因为热值并不够高,主要用途是做乙烯。在这个背景下,乙烯在中国有溢价,而乙烷在美国有折价的,把这两个地方连起来了会获得比较高的回报率。大家可以看到卫星石化乙烷裂解制乙烯从5月份开始投产之后,用了40天时间就获得了超过2.7亿利润,年化超过30亿的利润水平,也反应装置盈利能力很强。 其次看一下这个装置本身绿色环保,可以看到8月中旬新闻联播报道过中石油一套80万吨乙烷裂解装置,它的低碳环保性是非常好的。用乙烷裂解制乙烯方式可以以差不多比煤和石油相对路线低出一半甚至更多的碳排放量,来达到这样产能实现的目标,同时副产高纯氢气。卫星石化现在已经是年产15万吨的高纯氢气,到2023年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氢能源供应商,会有超过30万吨以上高纯氢气,在目前鼓励氢能源发展的背景下面,高纯氢气很有可能未来价格重估。现在卫星石化的不少氢气是当天然气烧的,如果未来氢气按照水电解制氢成本来算大概1.5-1.6万/吨,那么就有较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更重要的卫星石化所做乙烷裂解制乙烯壁垒是很高的,它的壁垒不仅在工艺里,壁垒更多体现在整个供应链里。从美国乙烷输到国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卫星石化从2017年开始在美国拿乙烷资源,在美国以合资公司的形式铺设120公里长的管道,要跟超过200户美国人家签合同,大家知道这个事情是很复杂,很长周期的事情,同时还要在美国有牌照许可的原油码头上搞乙烷液化装置,并且还要有超过12艘以上专用船用来运乙烷,要把乙烷冷冻到90度以下才可以液化。前期的资本开支巨大,且时间周期长,壁垒很高,并且卫星石化由此掌握了在美国获得乙烷资格的优先权,从而贡献新的成长性。 当下我们认为卫星石化动态80亿利润水平,到明年卫星石化整个下半年第二套乙烷裂解系统完成之后,可以常态利润在100亿以上,到了后年80万吨丙烯及丁辛醇扩产,常态利润有可能到130亿。这样的公司在当下能耗双控背景下,其实它的成长性可能会比能耗相对比较高的行业成长性要更好,这是我们看好的第三个子行业。 罗雅婷: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国盛化工行业的罗雅婷,我主要汇报关于一下磷化工和EVA粒子这两个子行业的观点。 四、磷化工: 磷酸铁锂需求爆发是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市场的需求爆发,磷酸铁锂需求量快速增长,未来5~10年可能将呈现10~20倍的增长,从而带动磷酸铁锂上游磷酸铁及净化磷酸需求增长。目前磷酸铁锂龙头公司未来几年都规划了较大的扩产计划,但在原材料方面都依赖外采,因此有迫切寻找上游磷资源配套的诉求。今年以来磷化工企业都陆续公布了磷酸铁或净化磷酸产业链布局的规划,我们看好这些公司在磷矿资源、产业链一体化、环保处理等优势下具备较强的成本竞争力,未来有望成为磷酸铁锂上游重要的磷源供应商。 磷酸铁锂产业链核心壁垒在于: 1)优质磷矿资源,目前磷矿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需求端大部分下游仍为农化产品,需求较为刚性,受益于粮食价格上涨,磷肥及草甘膦景气仍处于向上通道,而磷酸铁锂未来5年新增需求边际上有望拉动磷矿10%左右需求,而供给端国内95%以上磷矿产量分布于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四省,过去几年环保高压下持续减产,2021年产量预计在8000多万吨,较2016年高点下降40%以上,未来几年磷矿新增产能相对还比较有限,部分省份如贵州于2018年出台了针对磷矿石副产物磷石膏以用定产的政策,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磷矿石供需还将持续处于偏紧的状态; 2)净化磷酸生产工艺,无论哪条磷酸铁锂工艺,85%的净化磷酸都是必不可少的磷源,生产工艺包括热法及湿法,热法磷酸的生产工艺是以磷矿石、石墨电极、焦炭和蛭石为原料,热法磷酸优点在于纯度高且杂质含量低,但存在高能耗、环保压力较大、成本高等缺点,是这次云南能耗双控的核心产品之一,湿法磷酸是用硫酸直接对磷矿石进行置换,成本低,过去几年已经在逐步替代热法工艺,产能限制下黄磷及磷酸价格有望持续大涨。但湿法磷酸净化还是存在较高壁垒,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具备产能。我们综合这两个角度,重点推荐川恒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云图控股,建议关注川发龙蟒、中毅达(瓮福)。 另外补充一下,现在磷化工企业本身除了磷资源之外,因为磷矿里面含有3%氟含量,现在包括瓮福、云天化、川恒等也在进行磷矿里面氟资源的提前,未来可能成为磷化工产业趋势,但目前技术上壁垒还比较高,包括川恒和国轩的合作也包括向下游6F、PVDF等产品的延伸。 五、光伏EVA粒子: EVA粒子是整个光伏产业链除了PVDF,还有工业硅之外供需存在着比较大缺口的子行业。现在我们看光伏胶膜是EVA粒子最大的应用领域,大概会占到EVA粒子35%左右需求,从供应角度来说国内也只有斯尔邦,联泓新科和台塑石化三家可以真正连续生产出光伏级的EVA粒子,进口依存度仍在70%以上,由于EVA行业扩产周期长,尤其做到光伏料需要较长爬坡期,未来2年我们预期供需紧张下EVA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四季度受益于光伏装机环比上升价格有望继续大涨,重点推荐东方盛虹、联泓新科。 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国盛化工的杜鹏,我主要汇报关于一下纯碱和草甘膦这两个子行业的观点。 六、纯碱: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在能耗强度预警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为一级预警;根据百川资讯数据,全国纯碱产能3400万吨,主要集中在江苏、河南、青海、山东、河北等省份,其中江苏省纯碱产能595万吨,占全国纯碱产能的17%,青海省纯碱产能52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15%。江苏和青海合计占比32%。目前江苏能耗双控,纯碱行业作为高能耗、高碳排行业,也被列入限产产业,根据我们草根调研了解江苏纯碱厂限产情况:连云港碱业,130万吨产能目前开工七成,10月停止采购原料,年底停车;实联化工110万吨产能,限产4成,目前开工6成;徐州丰成盐化工60万吨产能,开工5成,中盐昆山85万吨产能,日产减少300吨,假设江苏纯碱行业整体限产2-3成,就是120-180万吨的产能,占行业产能的3-5%,对行业供给影响较大。 未来两年行业新增产能有限,国内近两年新增产能仅30万吨左右,2022年产能缺口预计160万吨左右,未来新增产能主要是2023年远兴能源的340万吨天然碱。纯碱下游地产竣工保持强韧性,平板玻璃产量高增长,2021年7月平板玻璃产量累计同比11.1%,价格维持高位(2945元/吨)盈利较好(吨毛利1660元),平板玻璃高盈利之下有助于上游纯碱涨价传导。下半年随着光伏装机量提升预期光伏玻璃将迎来集中点火,预计2021-2022年光伏玻璃新增日熔量约2万吨,每年将拉动约150万吨重碱需求,需求拉动约5%。随着下游需求改善,纯碱行业预计将由紧平衡变为紧缺,供需格局优化下我们预计纯碱景气持续时间将超预期。 目前行业停产检修产能210万吨,占比6%,即将检修产能合计约700万吨,占比20.7%,行业供给大幅下降。工厂库存30万吨,处于近两年低位,行业供需错配加剧,目前重质纯碱市场价2600元/吨,轻质纯碱价格2400元/吨,我们预计纯碱景气度加速上行。 重点推荐中盐化工(纯碱240万吨)、ST双环(纯碱110万吨)、山东海化(纯碱产能280万吨)、远兴能源(天然碱权益产能140万吨)、三友化工(纯碱权益产能286万吨)。 七、草甘膦: 草甘膦是全球最大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占整个除草剂市场的22%,全球原药产能约105万吨,中国草甘膦原药产能68万吨,占全球原药产能的64.8%。国外草甘膦生产企业主要是拜耳(产能37万吨)。草甘膦2种工艺,以黄磷为原料的甘氨酸工艺产能5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74%,IDA工艺产能占比26%。 行业未来新增产能极少,供需格局优化下,草甘膦有望进入中长期盈利周期。供给端约束下,近几年草甘膦行业基本没有新增产能,草甘膦江山股份与乐山福华合并后,草甘膦行业集中度将得以大幅提升,CR2由48.5%进一步提升至58.8%。 行业旺季来临,行业库存历史低位,供需错配之下,看好草甘膦景气度持续超预期。9-11月为草甘膦需求旺季,生产商订单多安排至2021年第四季度,黄磷价格大幅上涨对草甘膦有很强的成本端支撑,目前草甘膦价格53000元/吨,创近十年新高,甘氨酸吨毛利约15000元,IDA法吨毛利19000。 重点推荐兴发集团:目前产能18万吨, 2022年扩产至23万吨/年 ,公司有15万吨黄磷,受益于一体化优势;和邦生物(20万吨双甘膦+6万吨草甘膦(IDA工艺)、江山股份(拟收购福华后草甘膦产能22.5万吨),新安股份(8万吨)。 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国盛化工行业的杨义韬,我主要汇报关于一下电解液溶剂和添加剂行业的观点。 八、电解液溶剂和添加剂: 本质上跟高能耗关系不大,特别是溶剂是一个绿色项目,这跟二氧化碳消耗比例是一个碳国策的反应方式。我来讲一下添加剂,添加剂是天然低能耗的东西,但是制剂有一定的污染,体现为生产过程中很多酸废排放,受到国家环保审批严格的限制,并且限制是因地方情况不一样。这个添加剂VC国联目前总产能是1万吨,而需求目前可能在1.2万吨以上,缺口看起来不大。但是由于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它提纯难度特别高,所以导致行业除了永太科技,目前我们看下来新进入者可能都无法解决提纯的瓶颈,这个行业目前一万吨总产能,有5000吨是有效的,有5000吨是无效的,这有效产能集中在三个老的厂子手上,他们是华盛,华一和汉康,这三个老玩家是从数码电池时代就开始一直做到现在,对整个提纯能耗掌握是非常熟练的,他们可以掌握提纯瓶颈。 如果这个行业有三个玩家,他们如果可以随意扩产,按道理来说VC也不会缺,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实际情况VC还有另外一个卡脖子瓶颈。这三个老玩家都在江苏,江苏环保审批是最严的,能够生产厂商都扩不出来,扩的很慢,环保审批基本上一年以上的时间。永太科技作为这个领域核心标的,永太科技添加剂产能在内蒙,内蒙环评较快,而且在自己的园区里面环评只需要小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 另外永太科技主业是做医疗中间体,他在提纯上难度有可能比原材料VC更加高,他跟中间体提纯上面练了十几年内功,他在跨界进入锂电池材料,我认为通过技术模式,从化工行业进入锂电材料公司代表性的案例,甚至于技术上称之为降维打击。需求端可以看到磷酸铁锂电池份额增长,对于电解液材料格局会产生重塑。首先磷酸铁锂对于VC用量大概是三元的四到五倍,他溶剂用量也不太一样,EMC用量会大幅大于三元电池,后面我们再过渡到半固态电池又会进一步重塑这个格局,以上我是对溶剂和添加剂简单汇报。 以上就是我们最近的观点,我们可以随时进行线下交流,包括汇报的PVDF,工业硅,磷化工,锂电池电解液包括溶剂、纯碱这些行业今年一直是持续推荐的,我们也都写了公司和行业的深度报告,并且在每周周报都在提示,我们对这方面行业研究还是非常充分的,不管是从公司层面还是从行业层面,我们今天电话会在当下能耗双控背景下继续提示整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希望投资者会重视,同时如果认可我们,也希望能够多多支持我们这个团队。 非常感谢今天大家的时间,希望各位投资者多多重视,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们团队联系,我们今天电话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