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在新历史起点上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首部系统谋划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科学擘画了“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新蓝图,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扎实推进《规划》明确的各项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和着力点,发挥好中央、地方及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谱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发展数字经济是重大方略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近年来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层面上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立足两个大局,抢抓新机遇,应对大变局、谋求新发展以及构筑新优势的关键一招,是我国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赢得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从世界发展大势来看,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应对发展困难挑战,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和构筑国家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包括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形态,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迭代演进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变革的重要决定性力量。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应运而生,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力争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位势。因此,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是我国抢抓机遇和先机,决胜全球战略竞争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2021年11月7日在第四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拍摄的复眼成像精准螺丝锁付机械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从我国发展需要来看,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应对发展困难挑战,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方略。
短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六稳”、“六保”工作形势仍然严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维护稳定的关键支撑力量,有利于支撑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畅通我国经济循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
中长期来看,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面临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发展数字经济能发挥其普惠性、共享性、包容性的优势,能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可以有效统筹短期应对和中长期总体部署,在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为共享发展提供新机制,更好地赋能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五方面发力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划》围绕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从五个方面着力对我国“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谋划。
一是着力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关键核心技术和数字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重要短板和弱项。《规划》重点从加强数字技术基础研发、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来着手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牢牢掌握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同时,《规划》强调要重点完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八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面发展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是有效激活数据生产要素活力。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着力实施数据质量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等工程,力争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数据治理规则和体制机制,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红利。
▲工作人员在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操作智能镜子(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三是加快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关键内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规划》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以释放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为重点,从骨干企业、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和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培育等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规划》聚焦重点领域数字产业,从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进一步发展普惠化的数字服务等方面发力来提升数字产业的规模,提升发展质量。
四是持续增强数字经济治理效能。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离不开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和数字安全保障。《规划》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强化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强调要重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构建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全面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力争在发展中守住安全底线,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确保安全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五是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健康有序发展,有赖各国共担责任,携手合作,共同促进。《规划》强调要密切观察、主动作为,推动全球贸易数字化加快发展,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开展双多边数字经济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高水平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努力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进全人类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示范引领、强化保障,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发展数字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规划》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将指引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差异化的政策,进而形成较完善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和框架。为了将《规划》更好更快地落到实处,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划,如国家层面有大数据、智能制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相关规划,地方层面也出台数字经济专项规划。各地区、各部门应以国家《规划》为指引,自觉加强与国家规划衔接联动,找好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梳理和确定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推动规划精准实施。
▲ 2021年5月27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介绍“一码贵州”数据平台网络销售情况 杨文斌摄
二是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规划》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安排。加快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机制,推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和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强化责任分工,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和解读宣传,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持续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三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近年来,地方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建设工作,如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贸易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人民币试点,等等。此次,《规划》也对智能制造、数字治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提出了试点要求,应统筹推动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也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基础,积极争取建设相关试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探索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新发展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
四是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发展数字经济是一项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规划》对领导干部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新要求,树立数字经济思维和理念,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补课充电的紧迫感,自觉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高度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利用数字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谋划发展及推动工作的能力和素养,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
五是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的支持政策是整合要素资源,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与瓶颈,明确提出各地区和各部门要强化政策协同配套,综合采取产业、金融、财政、科研、人才等政策手段,不断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要素支撑和政策保障。
六是加强评估督导。《规划》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分解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跟踪监测和分析体系,加强工作督导和结果运用,确保数字经济发展各项部署落地见效,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