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权威数据。风电光伏要从2020年的5亿千瓦,干到2030年12亿千瓦,增量7亿千瓦。水电也写得很清楚了““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也就说增量是0.8亿千瓦。咱们把其他零散的地热潮汐放到这,算1亿千瓦。7+1=8,才增加8亿千瓦。而火电现在已经明确说了,不再新建大的火电厂,十五五就要开始减少煤炭消费。这里还有一些能耗太高的因为地方脱碳需求会陆续退出。在以上统计数字总,有接近1亿天然气是算在火电里的。天然气增量能替代火电减量,保持统计口径内的平衡就已经非常厉害了。10-13亿的新增需求,8亿的增量,缺的2-5亿千瓦哪里来?用爱发电?还是用核电?核电2020年末,只有0.5亿千瓦,即使要求承担1亿千瓦的增量(原来的预期),达到1.5亿,也是300%,比风光的240%要高。那核电建设周期在这摆着,全国上下全链生产能力打满,当前也就每年8-10台/套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所以,一年新增到底多少台,建在哪,什么堆,这些是需要长时间重新规划和核定的。在整个核电的十四五没有出来前,十五五连推演都推不动。文件里没有提核电的具体数字,就可以理解了。原文使用的公文是“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积极摆在第一位。而此前几年的官方表态是“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至于堆数是多少,还是用2020年的数据,好同向比较。存量和在建是51+17,如果算上这个数,150不稀奇。因为145之前吹风的是6-8台每年(乘以15),在脱碳背景下,这个数字不会减少,只会增加,美国人早在2019年就很清楚测算出2030年中国核电发电规模超过美国,脱碳只会提前这个时间。至于说增加堆数,而不是总装机,最快的是采暖供热的小堆。一座400兆瓦的小堆,能解决一百万人口城市的供暖供热问题。这种小堆非常安全(清华大学里头就有)。以前有价格考量建设成本的顾虑,没有推。现在如果为了脱碳,是替代5亿吨采暖煤的最佳途径。而且建设周期很快,可以模块化,两年就建成。如果把这种堆也算上,那就不好聊堆数了。------------------------------------------------------------------------------------------------------
(文字部分来自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