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对抗气候变暖的全球行动
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树立大国形象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碳交易市场,无疑是能源转型和气候应对的可度量工具与抓手。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数据,全球正在运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有21个,覆盖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18%,覆盖区域GDP约占全球的42%。我国早在2002年起就开始参与国际CDM(清洁发展机制)市场。2011年起,开展试点区域碳市场,2017年建立全国碳市场。2021年,电力行业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
全球碳市:碳价信号渐强,碳约束渐近 碳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当前和预期的配额稀缺性变化。《巴黎协议》后,自主减排成为大势所趋,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路线图。与之相对应的,全球多个正在运行的碳市场推出改革措施以强化碳价信号。2020年受疫情影响,碳配额需求下降导致多个国家一季度碳价下跌,但在市场稳定机制(如MSR)、市场改革(新西兰)及碳中和目标的愿景提振下,碳价普遍迅速回升。
回顾欧盟碳市场发展史,我们认为:1)阶段推进式,逐步扩大行业覆盖,收紧配额约束,有利于碳市场稳定起步,顺利运行;2)应防范配额供过于求的风险,坚持适度从紧的配额总量分配原则,辅以必要的市场稳定机制;3)适度发展衍生品,对风险管控、价格发现、提升市场流动性有重要作用。
对能源行业的影响:改变比较优势,新能源产业全面受益 通过对光伏、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自愿减排项目的实例研究,测算出光伏、风电的CO2减排基准值约0.8 tCO2/MWh,垃圾焚烧发电约1.25tCO2/MWh,生物质发电约0.64 tCO2/MWh。假设CCER单价20元/吨,垃圾处理费40元/吨,CCER项目可助力单个光伏、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营收提升4%、4%、3.6%、1.7%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2019-2020年配额分配基准较为宽松。但长期来看,碳约束的收紧为大概率事件。由于机组技术路线的不同,先进机组占比较大的企业将产生配额盈余,反之则可能产生配额短缺。
投资建议: 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长期来看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CCER审批迎来重启,可再生能源有望获得额外竞争优势和附加收入,碳约束与碳收益将深刻改变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较优势和优先次序。以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包括供应链、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将全面受益。
标的方面,由于直接受益于CCER带来的额外经济激励,建议关注可再生能源运营企业。其中:光伏建议关注太阳能、林洋能源、协鑫新能源(H)、北控清洁能源集团(H)、信义能源(H)。风电建议关注龙源电力(H)、大唐新能源(H)、节能风电、福能股份、金风科技、协合新能源(H)、中广核新能源(H)。生物质及垃圾焚烧发电建议关注瀚蓝环境、旺能环境、伟明环保、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