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2%至160.63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占比73.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3.02%至1.65亿元。2021年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4%至38.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8.28%至0.559亿元。我们认为,硅片等上游环节涨价对短期盈利冲击较大,20年Q4综合毛利率仅-1.69%;由于市场供需关系改善,21年Q1公司组件售价有所回升,综合毛利率恢复至9.44%,仍同比下降11.39个百分点。
多维度提高综合竞争力。结合披露,我们认为,光伏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进,叠加高效电池和上游硅料产能“短板”补齐,将多维度助力公司提高竞争力,利好主业长期发展。建议关注公司基本面三大改善:
1)积极研制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主业积极扩产。年报披露,公司基于210mm大硅片推出了低电压、高组串功率的TITAN系列600W+光伏组件;已掌握转换效率高达24.55%的高效HJT(异质结)电池量产技术。滁州年产5GW高效电池组件项目21年4月已陆续安装设备、调试,我们预计Q2投产。公司21年3月29日公告,将于金坛新建N型高效电池及组件产线,电池效率不低于24%。我们认为,新技术产业化将有助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2)延伸业务链条,硅料斩获长单。2020年年报披露,公司收购聚光硅业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多晶硅资产后,一期1.2万吨产能已于21年1月点火复产,预计5月实现标准满产运行。公司4月12日公告与上机数控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2021~2024年将向该客户销售5万吨(2021年0.65万吨)多晶硅,为硅料新业务发展提供重要订单支持。
3)海外产能“补短板”,马来西亚年产3GW高效电池组件项目有序推进。公司出口比例较高,2019、2020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61.7%、67.6%。我们认为,海外建厂有助缩短对部分区域的供货半径,提高服务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