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猪肉企业不好过,生猪价格持续走弱,2020年2月生猪价格触达38.3元/公斤的高点并在当年维持强势。但自2021年2月后,生猪价格再也没涨回过30元/公斤。22年3月生猪价格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12.22元/公斤,今年价格暂时维持在15-16的区间。
比猪企更惨的是昔日“有锂走天下”、高居新能源车赛道“王者位”的锂电材料,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演恐怖的“一波流”杀跌,每天都有新低价,已经跌到让行业内部人士“窒息”。据4月4日报价,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吨价再降6500元,均价来到21.9万元/吨,四个月单边暴跌60%。2022年11月中旬,国产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一度突破60万元/吨。
“价格掉得确实有点猛,半个月跌了近10万元。今非昔比,原来都是上门抢着拿货。现在电话咨询的人都寥寥无几。”某家从事碳酸锂生产的A股公司高管感慨道。
常理来说,产品价格不行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受负面影响,自然股价应该是下跌的。但让人蹊跷的是,近期A股猪肉相关企业股价逆势起飞,板块龙头新五丰近20个交易日上涨近80%,行业龙头温氏股份也有近20%的涨幅。
反观碳酸锂相关上市公司却没有猪企那么“逆势”。随着现货价格暴跌,昔日该赛道的明星企业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盐湖股份、亿纬锂能,自21年到22年股价阶段见顶后至今年4月5日跌幅分别为59%、38%、44%、40%。
同样是现货价格下跌,为何卖猪的公司股价能逆势先出坑,卖电池材料的却依然深陷泥潭丝毫没有继续“重见天日”的迹象?
看得见的猪肉底
买过A股猪肉企业的股民应该很熟悉“猪周期”,“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养殖户增加母猪存栏量——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周期的过程反映在猪肉上,大致分为价格上行区、价格下行区、价格筑底区。
自2020年猪价走弱至今,猪肉价格已经震荡下跌近4年,运行至“肉价下跌——养殖户淘汰母猪阶段”,3月非洲猪瘟疫情一定程度加速了市场对生猪供应减少的预期。这个预期逻辑往后发展,就是肉价恢复上涨,带动猪企苦尽甘来逃离亏损转盈利。
逻辑若想带动股票市场上涨,那必须得让股市里的资金相信这个逻辑是成立的,未来这个逻辑的发生是大概率事件。回顾2006年到2019年的猪肉价格,猪周期已经发生了三次,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大概是4-5年。不同的猪周期在猪价的涨幅,上行时长,下行时长上都有一些差异。
2006年6月到2010年3月为第一轮,运行周期46个月,价格上行期23个月,下行期12个月,筑底期11个月;
2010年4月到2015年2月为第二轮,运行周期50个月,价格上行期18个月,下行期21个月,筑底期10个月;
2015年3月到2019年1月为第三轮,运行周期47个月,价格上行期16个月,下行期23个月,筑底期8个月。
所以,猪周期的“有效性”已经经过证明,市场是有记忆的,市场相信供应减少后猪肉价格未来迟早会上涨。而从需求端猪肉作为中国主要肉类消费品,刚需性是房子、汽车等可选消费品不可比的。2022年,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同比增长6.75%,预计2023年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将达27.7公斤。这种需求是确定的,只有手里有钱,大家也不至于苦着自己连猪肉都不吃。
此外,2023年疫情管控已是过去式, 放开后旅游、商务宴请、日常餐饮等消费均有显著回升。一季度全国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这样乐观的消费数据会提升股市资金对未来猪肉消费稳步回升的预期。
所以,尽管猪肉价格同比去年并未显著回升,但在看到的底部预期支撑下,资金先入为主打提前量。但价格崩到让人崩溃的锂电却不是这回事了。
碳酸锂看不到头的“无底洞”
2022年11月以来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已经让人瞠目结舌,坠崖式的跌法已经找不到任何能够解释清楚的理由。从机构分析角度看,新能源车销量增速的下滑引发的电池需求担忧是重要扰动因素。
但新能源车只是相对卖了少了那么一点点,没有任何卖不动的迹象。1月份新能源车销量40.8万辆,环比(相较2022年12月)下滑49.9%,销量不佳有春节放假影响;2月份销量回升至54.5万辆,同比(相较2022年2月)增长55.9万辆;3月份销量59.9万辆,同比增长32%。整个2023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车销量148.3万辆,同比增长24%。
一季度销量维持正增长并没有那么拉垮,另外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同比依然能维持30%左右的增长。你看,新能源车销量逻辑上看并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下杀力”。
真正的隐忧是供需失衡行业产能过剩。2020年开始锂矿的价格暴涨,很多局外人看到锂矿企业动不动就百分之几百的净利润增长而眼红,行业开始无序扩张,再加上锂矿开采行业门槛并不高,包括整车企业、电池生产商都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去开采锂矿。一窝蜂的开矿后行业的供给开始放量。
据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电池量超过1200GWh,虽然预测不一定准确,但目前各厂商动力电池产能规划已经超过了4000GWh,超出2倍多。宁德时代2022年报显示其电池系统存量为70GWh,比2021年的40GWh增长超75%,行业老大产能都超这么多,其它厂商可想而知。
至于今年及明后年的碳酸锂行业需求 ,中信建投期货预计2023-2025年锂需求分别为110.45万吨、136.12万吨和165.15万吨碳酸锂,同期锂供给分别约112.25万吨、154.65万吨和183.1万吨碳酸锂。从这个预测看2023年行业将实现锂供需平衡,2024年后将出现供给过剩。
套用猪周期的运行规律的话,当前碳酸锂行业处于“供应增加——价格下跌”这一过程的初初期。现在碳酸锂行业的产能依然在爬坡,价格下跌引发的产能淘汰阶段还没到来,短期内市场看到的未来是“供给过剩”的,这个情绪是当前锂电价格下跌的主导,短中期市场均还没有清晰看到碳酸锂价格跌到什么价格,才是市场新的平衡点,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同样价格都已腰斩,猪肉能起飞、锂电腰跌断了都起不来的深层次原因——行业信息给市场的预期不同。
事实上,锂电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不限于碳酸锂,磷酸铁锂电解液、正极材料都在跌。据Wind数据,4月6日国产磷酸铁锂电解液均价跌至3.65万元/吨,近一年半时间持续下滑,较2021年10月13日11.28万元/吨的价格高点已经跌去67.64%。正极材料价格也持续下滑,4月6日国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跌至8.85万元/吨,较2022年11月8日17.7万元/吨的价格也已腰斩。
碳酸锂成本角度,盐湖提锂生产的碳酸锂产品每吨完全成本不到4万元,锂辉石提锂成本约为5万元/吨,锂云母提锂成本在7万元/吨左右。那么价格跌破20万有成本优势的厂商也是有的赚的。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理想汽车创始人理想说碳酸锂价格会长期稳定在每吨20万元-30万元,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预测,四季度碳酸锂价格有望降至20万元/吨。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和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对锂盐价格的预期更加“激进”,前者认为“锂盐价格有60万元/吨的昨日,也或许会有10万元/吨的明日”,后者坦言未来碳酸锂价格下探到每吨10万元以下也不是不可能。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永远高光,也没有一个行业会永远低迷,资本市场无新鲜事,市场的波动,就如刮风下雨一样常见。任何产品某一个时点的市场价格,反映的都不完全是其内在价值,而是全市场所有参与者对它的认知所汇聚成的结果。在我们投资的时候,认清市场的运行阶段,理清市场当前的价格共识及各种行业信息反应的价格预期,是非常重要的。
厂商目前也在找销路,比如说充电不应该仅是交流电直充,还可以用大电池储能,然后直流充电等等概念。
题材前景还不明确,毕竟有时候利空出尽就是利好。
这几天能明确的就是新能源的确还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