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大逻辑:
第一,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方面无需我费口舌
第二,新能源汽车全球在特斯拉引领下已起势,toc属性显现,用户开始原因为新能源汽车买单,渗透率只会一路走好,直到深度完成对油车的替换
第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选什么?怎么认为只有两三个环节,一是类似宁德时代这种具有一定先发优势,技术优势,用户优势的中游;二是类似特斯拉这种具有极强toc品牌优势的整车下游;第三个就是拥有低成本大规模储量和产量的锂矿资源企业
第四,关于为什么说上游锂矿具有投资价值,这个逻辑是:探矿-开矿产能,建设锂盐产能,建设中游整车产能,建设电解液/隔膜/正负极等细分材料产能,建设下游汽车产能这几大环节,其实产能建设周期非常不同,尤其是最上游的矿开采,且不说在拿到采矿证之前的勘探环节一般3-5年,即便就是拿到采矿权了,环评-能评-矿厂建设-技术中试(尤其盐湖,云母)-产能爬坡,没有个三年也没戏。所以锂矿产能释放是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难最慢的。这也就决定了谁现在有矿,有采矿产能,谁就掌握了未来产业链的咽喉。
其次,我们来看看,为啥当前最佳品种是天齐锂业和融捷锂业?
第一,赣锋锂业中长期肯定比天齐锂业有前景,原因是他稳健的资源储备,开矿产能布局,基本上奠定了他2023年以后的王者地位。天齐锂业这两年差点死了,一直在降负债去杠杆,2018面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资源布局,根本顾不上。
第二,天齐锂业最佳的投资时间就是2022-2023年,原因呢?矿足,权益产量大,权益产量增速确定性最高
a)矿超级足,富裕量挺大:
控股泰利森51%,泰利森又控股TLEA 51%,2021年泰利森总产能134万吨锂精矿,产量95万吨。2022.3产能已达162万吨,按照igo(泰利森二股东)业绩说明会说的今年上半年产量指引57-72万吨,那么全年140万吨大概率没问题。根据协议TLEA控股股东(天齐)具有泰利森50%销售权,即70万吨锂精矿,这70万吨锂精矿首先要满足奎那那2.4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所需(大概满产2.4*6.3=15万吨,因为今年按照30%-50%-80%-100%逐步爬坡,所以全年产量预计60%,大约需要矿石9万吨左右),剩余61万吨,由天齐运回国内处理(自有4.5万吨锂盐用,大概需要36万吨,剩余61-36=25万吨,天齐锂业可以直接卖矿石变现,也可以找代工)
结论:2022年,锂精矿70万吨,自有锂盐用36万吨(100%自供自足),合资奎那那项目用9万吨,剩余25万吨锂精矿,可直接卖,也可以代工(这个锂矿自由,找不到第二家)
b)权益产量大,增速确定性高
第一,公司本部锂盐产能4.5万吨,矿石100%自供,权益产量4.5万吨
第二,澳洲奎那那项目产能2.4万吨,权益51%,今年产量预计1.5万吨左右(产能爬坡),权益0.8万吨左右。2023年开满,权益产量1.2万吨
第三,参股23.8% SQM(全球成本产能最大最低盐湖提锂者,公司不并表),2022年产能21万吨,产量指引14万吨,2023年产能25万吨,产量指引18万吨。对应到公司权益:2022年权益产量3.3万吨,2023年权益产量4.3万吨
总结:
公司2021年权益产量=4.5(中国本部)+2.4(SQM权益)=6.9万吨;
2022年权益产量=4.5(本部)+0.8(澳洲)+3.3(SQM)+未知(代工量)=8.6万吨
2023年权益产量=4.5(本部)+1.2(澳洲)+4.3(SQM)+未知(代工量)=10万吨
注意:2022和2023年有25万吨以上锂精矿富裕,极限可以找代工出3.4万吨锂盐,另外公司一季度末还有20万吨锂精矿库存(我直接忽略了)。如果假设2022年代工2万吨,2023年代工3万吨。那么2022年用产量10.6万吨,2023年总产量达13万吨
再次,开看看天齐锂业营收主要包括三大块:
第一,锂精矿销售,通过泰利森平台实现,并表。折合到公司,是26%的收益分成。
这140万吨锂精矿产量,2022.H1销售价格1770美元/吨,2022.H2预计3000美元。开矿成本250美元/吨+澳洲政府红利提取(h1差不多也是200多美元)=450-500美元/吨上半年。下半年随着矿价上涨,给澳洲政府的会多,我预计500美元/吨左右,加起来总成本750美元/吨
那么,利润算算
第二,锂辉石加工的锂盐销售,通过天齐锂业平台直接实现
这部分上半年锂精矿成本1770美元,下半年预计3000美元/吨,产能见上一个问题描述
第三,盐湖加工的锂盐销售,通过参股的SQM平台实现
这部分成本3万,2022年销售均价按照sqm大概20万人民币/吨(偏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