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021 年电动⻋市场总体向好。上汽英⻜凌2021 出货量情况?前5 ⼤客户占⽐情况如何?A:⽬前主流客户都是上汽英⻜凌的客户。例如⼩鹏、蔚来、理想等。上汽英⻜凌⽆锡⼯⼚的年产能是 60 万+,产能最⼤化⽣产 IGBT 模块。常⽤⻋模块在中国⼤陆 330 万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25%左右。与市场印象 50%市占率数据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点:1.很多时候把特斯拉很多部分客户归⼊英⻜凌中。2.最早进⼊电驱动⾏业的当地供应商都选⽤英⻜凌,但随着新能源市场 的变化,例如上汽英⻜凌的优质资源的产能有限,只能给有限的⼤客户。当地供应商只能选择国产代替进⼝的策略。Q:芯⽚限制很⼤导致客户需求没办法满⾜。英⻜凌去年 9 ⽉、10 ⽉的新投产,对 2022,2023 出货的贡献如何?A:芯⽚供应肯定是有增⻓的。但供货量正在逐步爬坡,到2022上半年左右可以全部爬上来。⽽⽬前,爬坡增⻓还是没有订单增⻓快,仍处于紧缺状态。上汽英⻜凌⼀条线模块的产能 60 万+。Q:是否有模块扩产的准备?A:⽬前⼯艺的改善等原因使得产量有上升空间,所以说可以达到 60 万+。⽽上汽英⻜凌已经启动了加强线的⼯作。预计 2022 年 6 ⽉左右所有全部线完成,达到 120 万+的产能。Q:芯⽚的产能是否都来⾃新投产产能的供应?可以这么理解。模块⽬前处于封货状态,芯⽚也是。最后是新的⼯⼚或⽼⼯⼚给货是⽆法判断的。Q:今年 6、7 ⽉份新产线会投产,从产能上是否新增 30 万的量?A:正常⽐ 30 万多。产线产能是逐步提升的,设备也是逐步进来。每⽉会逐步提升。每⽉提⾼⼀点点。Q:后续还有其他产能规划?A:⽬前没有。第 2 条线完成后会⻢上开始考虑第三条线。Q:模块⽬前看的有翻倍的产能增加。IGBT 定价策略如何?有出现涨价吗?平均愿意加价的程度?A:在封货阶段,可以合理调配⼀定数量给不同客户,进⾏平等均衡分配。部分客户可以通过加价来进⾏进货,但加价程度较⼤很难被接受。但⽬前采⽤不降价,不调整价格的⽅式。特殊情况采⽤加价⽅式获取⼤量货。英⻜凌希望所有客户都拿到⼀定货,并不是通过加价来解决。加价是个别情况,代理商可能会存在。Q:国内新势⼒占⽐情况?从供应商决策和占⽐的⻆度分析,与国内⼚商的对⽐?A:合众处于领跑态势,蔚来中上汽英菲凌占⽐ 100%。但今年 ET5 和ET7 两款⻋型有 180千瓦的碳化硅和 150 千瓦的碳化硅是由安森美提供的。蔚来所有⻋型都是四驱的,采⽤的仍100%是上汽英⻜凌提供的模块。⼩鹏⽬前只有单管⻋。P7 ⽤的是英⻜凌进⼝模块。P5 ⽤的是上汽英⻜凌的模块。P3 ⼀半⽤上汽英⻜凌的模块,另⼀半使⽤是德尔福的模块。理想只有⼀款⻋,使⽤ 3 个模块。理想部分后驱⻋模块变成单管的形式。前驱两个模块部分使⽤中⻋的模块作为替代。单管市场可选的余地是很⼤的,例如安森美、英⻜凌等。领跑的是T03(国内⽤的是斯达的模块,出⼝的是上汽英⻜凌的模块,650伏)和C11(上汽英⻜凌的模块,750伏)。Q:央企客户供应的多吗?例如东⻛、⻓城等。A:很多⼈认为上汽都会使⽤上汽英⻜凌的模块,但上汽只有⼏个平台⽤上汽英⻜凌模块,其他⽤博世的模块。Q:国产A级⻋导⼊⽐较快,其他有没有明确进展较快的⼚商?A:从技术⻆度进⾏排序:中⻋是最好的,其次是斯达、⼠兰微。当地IGBT供应商的擅⻓点不同。斯达在650伏P1系列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750伏市场认可度较⾼的是中⻋。⼠兰微的模块测试结果没有斯达好。东⻛、⻓安和中⻋都属于国字头。电驱动⼤功率级使⽤上汽英⻜凌的模块,⼩功率使⽤斯达的模块。⽬前电驱动⼊股了斯达,会逐步⽤斯达的模块。⻓安系跟电驱动有关,⻓安、东⻛、中⻋有半导体公司,相对使⽤中⻋类似模块较多。⼴汽很多⻋型都切换到中⻋的模块上。中⻋在750模块 IGBT 认可度很⾼,采⽤⾼档替换英⻜凌中档的策略。Q:⼴汽⽅⾯有供应吗?还是全部⽤国产?A:⼴汽的⼤供应商为尼德科,⽤的德国英⻜凌。在尼德科和英⻜凌谈好的合同采购量没消耗完前,使不可能采⽤上汽英⻜凌的。Q:缺芯情况还没有缓解?会不会影响对电动⻋需求的展望?缺芯对需求端影响如何?A:2021 年不可否认,半导体⽣产量决定整⻋产能的⽣产量。2022 年⽬前来看,上半年仍是半导体决定整⻋产量,IGBT 模块不是整个半导体缺芯的产能瓶颈。进⼊ 2022 下半年以后,可能 IGBT 模块会转变为主要瓶颈,影响整⻋⽣产情况。改善可能性:1.优质资源产能有限,例如上汽英⻜凌正在逐步提升产能,6⽉份可能翻倍;2.德国英⻜凌新⼯⼚爬坡到顶点之后,可能会满⾜产能需求。若6⽉之后仍⽆法满⾜订单需求,优质产能 IGBT 仍会影响主要⻋型⽣产情况。这也会加速当地 IGBT 供应商切⼊市场的机会。2023 整个 IGBT 供应链的情况会更好。Q:英⻜凌怎么看待国产⼚商迅速发展份额?策略如何?价格⽅⾯是否有竞争策略?A:⾸先,模块级别英⻜凌在欧美市场占⼤⽐例,竞争激烈程度没有中国内这么⼤。⽬前英⻜凌中国、上汽英⻜凌很难影响英⻜凌德国对IGBT模块进⾏价格调整。若国内价格变动, 折合欧洲价格也在变动,利润率下降。其次公司刨析在新能源IGBT供应链中的⻆⾊。优质产能急缺的情况下,安森美 50万产能并没有完全发挥。绝⼤多数⾼档⻋型还是选择英⻜凌等⼚商,价格⽐较稳定。2023年下半年IGBT可能会成为最有瓶颈的产品,价格会进⾏策略调整。2022年⽬前使没有调整的,也不担⼼被接⼊。Q:2021 价格有上调吗?A:没有上调。都是直接客户,⽆法调价格,只能说不做年降。这两年价格是维持的。原材料价格在涨,只能做到没有给客户涨价。Q:今年部分⼚商成本压⼒会涨价?⽬前还没有传导成本是吗?A:不可能涨价,对客户影响过⼤。Q:2023年开始IGBT成为电动⻋瓶颈,全球新增300万,⼀辆对应0.1⽚,新增需求30万⽚。为什么中⻋、斯达等增加已经超过30万的需求?A:⽬前使优质产能却反,⽽不是总产能缺乏。绝⼤多数新能源品牌,封装模块中的芯⽚都来⾃英⻜凌。优质模块的资源聚集在英⻜凌、安森美等客户。⽽转化为其他品牌的速度跟不上汽⻋产能增加的速度。2023 年以后,中⻋、斯达等当地品牌的产能会逐步发挥,填补需求的空缺。Q:理想和⼩鹏⾥,中⻋会占到多少份额?A:上汽英⻜凌和英⻜凌不采取⾏动的话,可能由其他品牌占据 80%。但理想的驱动和逆变器是汇川提供的,种类较多。采⽤组合战略和价格调整情况下会保持在⼀定份额,保证客户订单可以满⾜的,不能满⾜的部分给到中⻋等供应商。2022 年中⻋可能供理想5-6万只模块(注:⼝径偏保守,汇川给指引理想和⼩鹏合计中⻋模块⽤量会达到 40万个)。⼩鹏⽬前采⽤的都是英⻜凌,⽽理想可能会有其他⼚家抢占份额。供应原因在于理想都是四驱⻋具有3个模块,单只模块损坏不会对⻋造成特别⼤的问题。⽽⼩鹏 P5、P7、P3 都是后驱,只放 1 个模块,对质量要求更⾼。中⻋替代机会⾮常⼩,⼩鹏只有在⽆法维持需求量等不得已的情况才会上中⻋。⽬前公司对整⻋都有具体估算。蔚来估算模块在 15-16 万左右,可以满⾜。⼩鹏同理 18-19 万辆,可以满⾜供应。Q:英⻜凌优质产能会什么不能⼤幅扩张?A:欧美公司不因为市场描述好⽽增加产能。欧系供应商更倾向于根据⾃⼰的节奏进⾏。另外,欧洲公司做决定⽽不是中国⼈做决定,我们的意⻅仅供参考,更多还是⽴⾜欧洲来做决策。⽬前只有光伏逆变器由于 90%产能在中国,光伏逆变器可以实现快速国产化,快速上产能。Q:⽬前⻋规IGBT ⽅⾯是否还没有对中⻋等品牌的进⼊感受到压⼒?A:⻋规 IGBT ⽅⾯⽬前还没有紧张的压⼒。但 SiC 市场是有的。SiC 是个不健全市场,产品、测试⽅式、客户需求都不健全。对秉承传统⽅式的欧系公司来说并不占优势。美系、⽇系公司可以做到快速切⼊。⽬前只有⼩鹏 G9 某种型号采⽤英⻜凌的 SiC(注:斯达购买wolf 封装的模块也有供应⼩鹏)。Q:21 年英⻜凌⻋载 IGBT 供应量如何?预计供应产能?A:2021 年上汽英⻜凌在国内占 25%的市场份额。⽬前只有⼀条产线 60 万+。2022 年 6⽉份左右投产第 2 条产线,会有 120 万+的产能。新投产⼯⼚现在正在爬坡,没有想象中好。产能在等芯⽚供应。希望 2022 上半年爬坡完成,产能和芯⽚供应都完成。不给中⻋、斯达等⼚商更多介⼊的机会。Q:1-7 ⽉份都在产能爬坡?A:对,设备陆续增加。Q:国内模块都是上汽英⻜凌提供吗?A:⼤⽅向是英⻜凌不会再出⼝模块给中国客户。但中国有很多 global 客户,跟国外英⻜凌签署,特殊情况下可以由英⻜凌提供。Q:22 年英⻜凌给国内客户供货量是多少?特殊情况客户占⽐?A:尼德科为⼴汽等项⽬的供货量较好。Q:安森美部分产能转去 IGBT,在国内市场是否会成为较⼤的竞争对⼿?A:安森美⼀致被定义为主要竞争对⼿。安森美和英⻜凌价格构成差距在 100 块钱左右。客户在测试条件下,安森美基本能够与上汽英⻜凌模块进⾏竞争的。但安森美只有少量新能源⽤过该品牌模块。没有⾜够市场容量和案例来证明它质量可靠性。⽽争取蔚来等造⻋新势⼒项⽬,品牌打造很重要,调整的选择也会⾮常慎重。传统 OEM ⼚商如⻓安和东⻛的供应链体系中供应商很多,电驱动 IGBT 供应商可能有两三个,这些⼚商安森美和中⻋切⼊较快。Q:安森美 2022 产能预估如何?A:产能很难确定。客户在未来项⽬并没有把很多客户锁定给英⻜凌。⽬前安森美 50 万⻋载 IGBT 产能是较⼤的。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