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空气源热泵专家交流要点
驰翔鹤
满仓搞的散户
2022-08-10 13:52:28
【热泵产品优势】

  Q1:空气源热泵跟一般的空调或燃热产品的比较区别,核心优势、能耗方面的情况?

  A:空气源热泵是空调的逆向原理,空调是通过压缩机、氟力昂进行制冷,大多数像冰箱、传统的家用空调,多半是以制冷为主的功能,空气源热泵是逆向过来,吸收空气当中的热量。户外空调主机吹出来的是热风,里面是冷的,热泵倒过来吸收热量,吹出来冷风。基本原理与空调相同,同样他有一个压缩空气中热量的原理,能够去节能,区别于传统家用的电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理论上一份电他能压缩出 4 份空气能出来,可以节省 75%能耗,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基本上可以达到 50%左右的节电效果。

  Q2:热泵相较于传统空调,噪音问题怎么样?

  A:现在的噪音水平基本上和空调做到差不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大机组也就是 60 多分贝,对,小的也可以做到、40、50 分贝,跟空调没有太大差异了。但是一些小厂家做的产品,可能初期使用没问题,可能用个一、两年可能跟拖拉机一样。

  Q3:热泵在冬天的制热,在南方和北方差距大吗?

  A:差距很大,因为南方比如在广东,平均室外环温度到了 20 度,用热水的能耗就非常低。但是你要去西藏去漠河,到冬天零下三十几度,在这些极寒的地方,其实是更需要采暖的。但是国内像芬尼,极个别品牌在那边还是 OK 的,有一些品牌如麦克维尔去了那边都干不了活,其实这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标准化、性价比,从产品的成本考虑的,他可以这些地方不做,因为量比较少。但是比如说像芬尼这种企业他就可以做,在零下 35 度也可以照样工作,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出口这些欧洲很冷的地方。

  Q4:是否早极寒的地方,热泵节电的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

  A:对的,热泵自热水温度在南方可以去到 75-80 度,在湖南中部地区可以去到 50-60 度,但是在东北可能只有 40-50 度了,甚至 38 度也有可能,他的热交换问题是有和外部环境有影响的。

  Q5:介绍一下户用热泵产品的安装?

  安装上来讲,传统中央空调风管机是从上面走这个管,是吹气下来,酒店、家庭都是。热泵的走管的方式是在地面,跟北方烧煤用的水管铺在下面是一样的,实际上很多北方新建好的房子,他直接买个主机插上就可以采暖了。热泵空调的辐射方式也是一样的,冷水热水,夏天其实就是冷水低温辐射的方式,所以他要应用在北方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南方华东地区确实是要突破安装的复杂程度,你要铺管,现在约克出了一个叫天氟地水,上面走管排冷气,下面冬天走水管采暖。

  Q6:如果之前地上铺管了,但用了其他的制热方式,我换热泵其实很简单,就把供暖机放进去就可以?如果地上没走管,等于我要把地板全撬开重新铺一遍?

  A:对的,所以如果是后装市场,我们也在留意到有些厂家在研发。对于热泵企业需要关注如何去促进后装采暖市场的,像中国中部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包括华东这些地方怎么去做改造。

  【国内外市场规模、增速、细分领域】

  Q7:规模:当前国内外市场规模的情况?

  A:这个行业最近一两年很热,也是基于国家对于双碳战略,未来我们在电器的使用端,包括能量、热能的使用,希望能够有大的改变,包括像早期京津冀地区的一些煤改电、采暖这一块,实际上他总的容量去年也就两三百个亿,按产业在线口径,从压缩机的采购显示去年整个国内市场大约 150 亿,加上有些统计不到合计约 200 亿。出口大概 50 多亿,实现翻倍增长。海外整体市场也是在 600 亿左右的规模。欧洲历史传统悠久,尤其是北欧,像德国、意大利、法国、波兰。这个产品在中国是 2000 年以后才引入有企业来做,当时主要是做热泵热水器。但是在国外他主要是用于采暖和热水,另外国外很多家里有游泳池热水加热。从中国出口去的,像广东的芬尼,占到全国 25%出口量。主要品牌玩家国内像海尔,海尔现在量应该是最大的。然后是美的、芬尼,中广欧特斯、泰沃、华天成、四季沐歌等等,比较分散,最大的现在 20 个亿左右的规模。国外有美国的四大品牌的,像约克,麦克维尔,开立这些产品,另外大金、博世这些品牌都会做热泵,有一定的规模。

  Q8:海外欧洲和美国目前的市场规模?

  A:大概是二月初,海外市场中:欧洲大概可能占到 60%多超过一半,北美+南美超过 30%,其他的就零零散散全世界都有一些。

  Q9:增速:欧美增速比较?

  A:欧洲增速的快,因为能源的问题。

  Q10:下游细分领域:采暖和热水市场构成?

  A:现在采暖跟热水基本上还是保持平衡,在 3:2 的水平,采暖价值会高一些,因为他是整个屋里边的一个循环,热水所使用的体量还是会少一些,游泳池包括在热水中。

  Q11:市场相关的政策助推和补贴力度的情况?

  A;补贴力度他们是按匹数来补的,与我们在 16、17 年煤改电类似补贴到付是一个逻辑。从目前来看,国家对于空气能产品的补贴还是比较明显的,补贴也是按照产品的批数,具体补贴金额各个国家存在差异。欧洲一个 5 万人民币的设备,可以补到 1 万甚至 2 万的水平,补贴到设备的 10%-20%的金额。北美相对补贴少一点,因为他本身热泵自由选择度比较大。

  Q12:从驱动因素层面去分析,怎么看待空气源热泵出口的持续性?

  A:高增长背后是两个逻辑,一个是未来对于降碳目标的要求,要高能效;另一个,俄乌战争之后造成欧洲天然气紧缺。

  Q13:今明年行业趋势的判断?

  A:未来他的高增,同热泵的节能效果及国家的降碳目标有关,其次就是能源结构的变化问题。德国在建超大的水塔,五千六百万吨的水箱子,把白天的光伏、各种清洁能源通过热泵加热,把热水储存起来,供周围的居民去使用,未来可能出现是光伏加大水塔加热泵的组合。现在电力储能如果用碳酸锂成本非常高的。国内能源局对未来热泵的定位是当我们的产业双碳节能或者新能源产业到了十万亿左右的时候,热泵会达到 15%的承接碳排放功能,也就是会达到 1.5 万亿的市场容量。在我个人的看法中,未来热泵的采暖会代替一部分现有的家用空调,现在空调市场比较大。

  Q14:热泵渗透推进速度怎么样?

  这个速度你可以参照一下光伏,光伏的补贴政策也有过波动,但是随着行业竞争和整体降本,最后迎来了大发展。包括家电也是类似,从 09 年到 12 年,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各种政策补贴来去推动行业能效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一级、二级能效节电的标准。

  Q15:去年热泵出口的增量主要在泳池端有什么原因,是否持续?

  A:其实泳池市场是属于存量市场的,去年中国企业的增长更多是提份额,但是今年泳池又不太行了,因为泳池不是刚需的。天气冷了在家里采暖是最重要的,这是刚需。泳池整个欧洲都不会太好,因为一个是疫情的问题,一个是能源的问题,就是俄乌战争的问题,大家能够有冬天家里有暖气都不得了了,所以现在是很穷的,现在整个欧洲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也是在下降的。

  Q16:今年热泵出口增长来源:是不是主要来自于家用的增长?

  A:对,采暖就是指家庭暖气的那一部分,马上欧洲就要用,他们不用的话过不了冬。

  【核心技术】

  Q17:在核心技术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差异?

  A:这个技术也是舶来品,空气源热泵发明时间大概是在 1852 年,实际应用 100 年左右。其实这个技术跟国内使用的空调一样都是舶来品技术,原理没有变化,技术差异不大,只有生产成本的高低。欧洲人工成本特别高要依赖进口,所以欧洲在中国进口多一些,整体的份额占到了中国出口超过一半。国内的一大优势是对热泵的应用做了更全面的延伸。涉及到工业、农业。举例说明,包括烘干,比如说粮食的烘干,烟草的烘干,印刷厂的烘干,现在新能源用热泵去烘干,包括游泳池也可以做,像恒温动物园,医院恒温恒湿的场景,热泵对温湿的控制会比空调要强很多。包括现在大城市化的水务局自来水要进行过滤,一些工厂企业的一些排污,进行淤泥的分离干化,热泵也也可以做到。就是现在热泵应用产业链在中国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了,有些国家是没有的,差异在应用延伸方面,包括做温室养鸡,做海洋热带鱼养殖等等,很多应用国外都没有。

  Q18:国内的格力、海尔、美的跟海外的约克、大金有多大差距?

  A:看放在哪个维度上去对比,如果是对比热泵,肯定跟约克、大金这些美国跟日本的还是有点差异的。他的品质技术要求还是达不到人家这么好的,人家早发展这么多年。

  Q19:热泵空调除格力美的巨头,有没有相对小的公司在技术或者产品上比较优秀?

  A:技术最好的肯定是芬尼,因为芬尼是最早做空气能的。大概 10 年以前,他们都是做出口的,出口在欧洲的,所以他是能够和欧美的技术相媲美的,其实包括像热泵这个技术,格力、美的都是比不上这家企业的,只是他规模渠道没那么大而已,但是他卖的最贵。

  Q20: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端的哪些方面?

  A:因为其实他跟空调产品类似,是进行组装。里面没有一个东西是自己发明的,但是他对电控要求,整个工业设计以及热效应的利用差异是很大的。同样买一批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给到中广、纽恩泰、芬尼,三家企业都会做出不一样的能效出来,这个差异很大。包括静音的水平,因为这个东西会有低频震动,如果做的不好会让人头晕,但是做得好就很安静,这个差异很大。

  【国内供应链】

  Q21:行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情况?

  A:主要的元器件跟空调很类似,一个就是压缩机,他的压缩机跟空调的压缩机是不一样的,他就他这个就叫专业的热泵压缩机。不同于制冷的压缩机,压缩机品牌性的企业都会用一些进口的,国产的也有,进口的类似于谷轮(艾默生),以美国的为主。但是国内有些企业也可以做,包括格力电器、海立股份,都能做一些热专用的热泵压缩机。但是基本现在出口的一些订单都是定制化的,会指明要求压缩机,但其实都是价格的问题,其实不会影响太大。从大的格局来讲,上游供应链的主要的关键技术,像压缩机,包括电子阀,主要巨头还是海外,不在中国。但是现在国内出现了第二梯队,其他很多小东西,钣金、塑料件这些国内是可以做的,包括一些翅片,但这些附加值不太高。这个产业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巨头,是因为很多需要有定制化细节的,不像成熟的电器行业标准化程度那么高。对于大巨头而言,可能接一个订单,十台机器就要单独设计产品 or 产线,经济性不高,不愿意做,这就造就了很多中小企业来做。但是未来也会逐渐出现一些标准化产品,一个是家用采暖,现在本身在农村自建房包括一些城市都在使用了,尤其像东北很多都在使用空气源热泵采暖,装一台主机代替原来农村的烧煤的落后模式,这种产品现在逐步在标准化了,无非是匹数的差异;另外一种是商用的,学校、酒店,或者一些办公场所,这些需要大一点的大概就是这些规格,也是可以标准化。现在目前就这两个市场是可以标准化的,但是其他比如说烟草烘干、粮食烘干,还要根据服务的对象不同,订单是定制化的。

  【国内企业竞争比较&利润率】

  Q22:分体式热泵热水,出口的单价水平,利润率水平?

  A:纯利在 5%左右,有时候可能低于 5%。行业主流纯利在 8%-10%,这是合理的,因为有退税。

  Q23:为什么热泵企业利润率水平不高,不到双位数?

  A:主要是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Q24:国内专业热泵产品企业中,比如芬尼、纽恩泰、中广欧特斯,还有泰沃这些专业从事热泵企业做一个比较?

  A:像海尔、美的、格力,三个巨头也都投入了研发力量。我觉得第一梯队品控、研发是比较重视的,我觉得第一梯队应该就是格力、美的、海尔加上芬尼。第二梯队有点技术,像中广欧特斯、纽恩泰、生能,华天成、AO 史密斯,同益等,这些企业都是有一点技术,但是技术不太好的。再往后面排是没技术的了,都是肯定也不研发就是拼凑一下,或者只有个别技术懂一点。因为行业比较乱,门槛相对比较低。有技术的不多,其实真正来讲要做好其实门槛是很高的,打磨一个技术队伍没有十年,技术根本就不知道从何谈起。

  Q25:芬尼这一类比较纯的企业,这块团队是多大规模?

  A:他的技术人员应该在 300 人左右。

  Q26:另外一些偏二线的厂商,像纽恩泰、泰沃、同益,他们的技术人员规模?

  A:应该就是在 50 人以内。

  Q27:跨界企业中,除了一线的巨头,格力、美的等长期投入以外,也有一些热水器企业像万和、华帝、万家乐等等,他们涉足到这里面有多长时间的积累?

  A:他们的时间都不长,可能都是在最近三五年之内介入的,但是做热泵有个局限性,就是做热泵研发的人才本来就少,特别优秀的就更少。而且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单向的研究,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没有十年的时间让一个比较好的团队沉浸下来,一点一点去改毛病,是做不好的,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的。因为他比空调复杂,故障率更高。像海尔、美的,也都会经常出现批量的质量问题,有这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所以热泵的技术突破,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好热泵,看他的人员编制,如果他这里就是 10-20 个技术人员做热泵,规模很难过亿的。

  Q28:日出东方下面的太阳雨跟四季沐歌在这块是相对国内体量比较大的一个公司,公司目前的规模以及对产品技术渠道方面的点评?

  A:日出东方在太阳能领域练好一身本事,可惜太阳能热水逐步消失了,改做空气能,他的空气能我觉得还好。规模我不是很清楚,预估应该是在几个亿,不是太大,产品主要应用在靠北方的地方,他的优势地区,户用的会少一些,工程用的多一些,指一些商用的热水机主,比如酒店,这一块做的会强一点。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对产品的终极方案在营销上没有做明显的定位。本来他是有优势的,德国应该是太阳能加热泵应该是终级的未来能源储备的方式。这个企业有待于去升华,纯粹卖热水器的方式对他来说竞争压力会比较大。他出口小于五个亿,出口他主要是以家用的为主,他在国内主要的热水器就是一个水罐放在室内或者阳台上,然后外面装一个空调外机一样的主机,叫分体式热水器。他的问题是定位定价偏低端,附加值不太高。

  Q29:万和华帝这部分业务发展情况如何?热泵热水器的收入规模是多少?

  A:他们是在转型,但是有个问题,转热泵技术的积累不是钱的问题,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他们转型了,但和他们原来全球产业发生竞争。比如说华帝、万和,原来做燃气的,就是壁挂炉,或者做一点纯电的热水器,空气源技术这一关他不一定过得了,他做的产品不一定好。格力、美的、海尔都做的不太好,现在这个行业有点技术的也就是传统做空气能超过十年的企业,

  就十来家。

  Q30:万和华帝热泵热水器的收入规模是多少?

  A:可以忽略不计,我估计没有过亿。

  Q31:跨界内一线企业如格力美的,或者近几年进入的万和、华帝的技术人员规模?

  A:新进入者在三五十人的水平,格力、美的、海尔这都是过百的。

  Q32:综合比较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比较大的差异是什么?

  A:因为越是研发人员少了,产品就卖的越便宜,你可能就是拿着市场上拆一下别人的机子,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你就会很便宜,很便宜就是恶性循环,你的毛利率更低。毛利更低,你更没有钱去请技术人员。所以,一个是大巨头他背得住,可以去养个两三百人的研发团队。还有一种就是高溢价值的品牌,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那品牌扛住了可以卖的贵,那也可以去多一点请一些技术人员来做,还是品牌定位的问题。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日出东方
S
华帝股份
S
万和电气
S
格力电器
工分
0.9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8-10 14:05
    华帝股份也有产品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短线精灵
    超短低吸的公社达人
    只看TA
    2022-08-10 14:00
    华帝股份,低位补涨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