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成立以来,专注传感器先进封装,传感器随着智能化、5G、物联网逐步发展壮大,赛道未来多年会有好的发展前景。2018年下半年到现在以来,快速增长。2021年一季度,3.29亿收入,yoy 73%,净利润1.28亿,yoy+105%,总资产38亿。2019年一季度以来,9个季度环比上升态势。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回到了50%以上,盈利能力良好。一方面是手机多摄、安防监控市场增长,汽车电子等机器视觉打开,订单、经营情况饱满、持续向上增长。公司把握好机遇,并且是赛道龙头。内部管理做的也比较好(春节留守,产线加班)。技术,汽车量产导入,技术提升,中高像素突破。Q:行业景气,公司扩产,一季报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没有增长,扩产到今年年底增长多少,扩产节奏?A:在建工程三季度末和年底有增长,在建工程在逐步提升,老设备在折旧,财报是只反应资产净值,因此没变就说明在增长。二季度三季度会定产,目前还没反映在财报上。今年会按照原来的规划,按照原计划实施,今年产能增长会显著。Q:存货在下降,产成品等比例?A:存货对公司来说,提供加工服务,客户提供晶圆,我们加工后立马交货,因此存货不会很高,即使去年营收翻倍,存货也没有增长很多,存货不会耗用很多我们资源。波动的金额可控,存货是材料、备件,小金额的波动不能反应业务情况,确实能够说明生产出来的东西要马上交货,客户要把wafer拿回去,主要还是能把存货控制的比较好。Q:行业景气度,对下游行业的判断?A:需求从去年到目前都还处于供不应求,这个状态,跟大陆整体供应链从2020年疫情后,恢复完整有相当大的关系,去年电子产品在很短一个时间受到波动,但是需求并没有出现大的下滑,包括汽车需求,还呈现增长态势,总体来讲,对于半导体产品,包括CIS等,景气度,在后面的三到四个季度都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只能看得到需求增长。Q:下半年,逐步做高像素产品,10m以上产品采用CSP封装是确定的趋势吗?A:成本优势是明显的,10M 和13M之前没有做,相当一部分跟之前产品设计里面的工艺引起的pixel单个像素尺寸大小有关,6-7年前,国内500万像素大幅增长,设计公司进入这个行业,当时大部分500万像素,有一小部分还在8寸平台,有一小部分是12寸,现在用的工艺节点,800万或者1000万像素以上,100%都是12寸平台,实现的像素尺寸缩减很大,单片晶圆上die的数量,总的芯片数量很大提升,6-7年前算账不划算,今天算单颗成本摊下来,1300万以下产品都相比传统封装有很大优势。另外的优势是,CSP封装是晶圆级封装,整个的加工流程,相比传统封装,交付周期有非常大的优势。客户从wafer进到晶圆厂,我们已经开始做产品设计,可以无缝对接晶圆厂的产出,不需要像传统封装厂搭配基板等材料,还需要用到die level的组装,我们的产能安排非常紧密,交付周期会有非常大的缩短,可以节约客户周转成本。总体成本摊下来比传统封装有优势。Q:汽车,2m 5m为主,采用CSP的成本考虑跟手机有区别吗,过去IDM为主,现在代工外包的趋势怎么看?A:考量上有差异,汽车单价远远好于消费电子,对价格敏感度明显低于传统的消费电子终端企业。汽车最主要的考量,是基于对于晶圆级封装的认识,跟车厂打交道有5-6年,当初接触的时候,对我们的封装形式不熟悉,现在采用的很大原因是看到了晶圆级封装的整个加工过程,和前道的,工厂整个厂房、厂区,生产线,跟前道晶圆制造厂非常类似。这种晶圆级加工方式,能够对产品加工过程做到全产业链的控制,以wafer为单位在跑,对产品流程追溯,有先天优势。传统产品,单颗追溯,以及外来物料匹配,追溯是极其困难的。因此第一个就是直观上,可追溯。第二个是,金属引线部分,完全包覆在某种材料里面,与车用电子产品其他封装的认知有很大冲击,现有车的模组器件,车厂的概念,为了可靠性要求,防止腐蚀等,CSP在这个层面能够保护。现在wire bonding,相当多器件之间的连接都是裸露的,如果不做大的改善,很难满足车厂的要求。虽然也有办法改变,但是需要传统企业做非常多的设备投资,会有额外的费用,成本会相应提升。这两个原因是欧系、美系大厂对晶圆级封装的认识。我们现在处于国内设计公司,抢夺高端汽车电子的过程中,国内设计企业对晶圆级封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晶圆级封装,对市场端差异化、工艺管控,在成本上面都会形成很大竞争力,愿意推动CSP发展,总体上形成了过去几年,和合作伙伴走到了共同开发、共同合作的深度合作态势,后面这个情况不会有大的变化。Q:下半年到明年,车载收入占比?汽车专线产出和产出的量比手机要少,投入产出比和盈利能力跟手机比?A:进入到汽车电子,首先第一个,目前还在爬坡阶段,从内部运营角度,汽车电子相比已经跑了十几年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还没有处于最优状态。汽车电子最终运营效率跟现有消费电子一样,这个情况下,单价比消费类电子好一些。这块业务相比消费电子,爬坡速度比较稳、比较慢,但是产品很大特点是,业务稳定性很好,一旦形成,非常长的时间内都会成为核心稳定、可预期、可管理的业务,从制造厂商的角度,是非常喜欢这种业务的,效率和业绩稳定性非常重要。Q:股权激励方案的考量?A:公司的治理结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互协同。从成立起来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公司会持续保持这种结构。这次股权激励,核心的是把核心员工,跟公司共同成长。这次主要是一线核心技术人员,每个BU的业务老大,8寸12寸业务条线老大,平均年龄37岁,是公司目前核心竞争力的代表。希望他们未来成为事业发展核心力量。后续会持续利用好股权激励的手段。Q:股权收购。荷兰子公司今年会并表,之前的体量有限,预期未来对上市公司回报,和业务定位?A:19年收购了荷兰公司股权,当时在园区政府帮助下,设立晶方光电,收购荷兰公司。混合镜头和晶圆型镜头两个业务,混合镜头供应链欧洲为主,最大客户是荷兰ASML镜头,这些公司跟ASML都是飞利浦关键事业部,spin off出来的,当时收购的时候利润不是很好,未来一两年会持续提升。这块业务会继续在欧美继续推进。晶圆型镜头,在欧洲有研发中心,同时把产线和规模量产的内容放在苏州工业园区,去年四季度刚开始实现商业化应用,为未来3D深度视觉做布局,前景良好。并购过程中,整个业务整合很好,这个时候收购回来价格合适,在报表有很大的释放之前,收购价格比较合适。今年会纳入到报表中。Q:一季度毛利率比较好,是内部管理持续优化的过程,后面几个季度行业很景气,毛利率利润率还有向上机会吗?A:毛利率现在蛮高了,整个今年来看,消费电子、安防监控规模还会快速上升,上升的同时,利润率也会好,汽车还在爬坡上量阶段,跑顺的过程中,今年毛利率50%以上问题不大,车电跑顺会为未来打下比较好的基础。Q:汽车电子相对于消费来讲,技术的壁垒,价格和毛利率差别?A:车电现在主要包括原来没有的前视摄像头,现在新的车会配3颗摄像头,周围的,360度环视,侧向电子后视镜,车后的后视摄像头,还有是舱内,驾驶员监控,这几块要求不一样。前视计算,后视侧向,信号使用不一样,又可以分为机器视觉,和屏幕显示。机器视觉是驾驶员看不到的,数据直接进入运算单元做数据提取,还有一块做显示,投射给驾驶员观看,前后左右的情况。对于摄像头芯片设计结构不一样,前视摄像头大概率用到3维堆叠stacking wafer,被索尼等企业占据,其他合作企业,豪威等也在快速崛起。其他几块摄像头,基本上都是宽动态设计,是豪威等传统强项。从设计角度讲,产品不一样。这一块,我们合作伙伴之间会有竞争力差异,国内供应链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跟封装相关的差异,封装可靠性的设计,车用,车厂不像手机厂,只用两年就更换,车用希望十年是普遍的要求,可靠性的设计上有质的提升。公司之所以过去几年花了很久时间,开发这一款产品,是可靠性做了很大提升,材料选择、工艺管控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这是我们跟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原因,门槛高,工作量非常大,这类产品单价就应该比消费电子类的好,技术门槛也高,对公司长期毛利率形成好的保护和保障。Q:汽车级的封测里面,我们跟同行业公司,竞争格局?A:过去5-6年,我们做的所有工作,就是在制造工艺、封装结构、材料选择、生产线管理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包括封装IP,是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汽车有一个进入的门槛,差距在时间,是走不了近路的,不能弯道超车。2019年得到了车厂认证,认证也是很高的门槛。领先最近的竞争对手至少有18个月的距离。Q:车载,今年明年后面会是公司独供,未来更长,竞争对手跟上,未来会占多少份额?A:现在来看,我们会是第一家用12寸TSV给汽车供应的企业,在这方面做了5-6年拓展,积累的门槛、经验、IP布局,通过了很多轮车厂认证,目前地位非常领先。领先的趋势会越来越提升,会保持更好的引领性。持续增长趋势,在晶圆级TSV我们仍然是全球技术领先者,感觉非常幸运,专注传感器细分赛道,未来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每个场景渗透率会越来越深入,我们在这个市场是龙头,产品结构向上爬坡,安防监控持续增长,机器人、无人机等机器视觉的新的应用,以及车的发展机遇,在这个细分赛道会越来越好,本身自己技术优势、产能规模、客户资源优势,未来发展过程中,有信心还会持续增长。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