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麦格米特(002851) - 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5-11 09:10:47

会议要点

1、公司概况与业绩

· 公司2023年营收67.54亿,增长23.3%,规模净利润6.29亿,增长33%。

· 2023年研发投入7.7亿,占收入的11.4%,毛利率提升至25%,净资产收益率15.5%,每股收益1.27元。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3亿,同比增长17%,毛利率上升至25.9%,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扣非净利润增长25.6%。

2、业务板块与增长情况

· 智能家电和电源产品是最大板块,2023年分别达到26亿和21亿,智能家电增长25%,电源产品增长12%。

· 新能源及轨交产品营收约7亿,增长35%,工业自动化产品营收近6亿,增长53%。

· 智能装备和精密连接板块受宏观影响较大,但智能装备仍有23%的增长。

· 网络电源和新能源汽车是未来重点投入方向,公司已是爱立信、思科等国际客户供应商。

3、新产品与市场布局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车载电源、电驱系统、精密连接线材等产品,致力于打造全球级供应商。

· 液压悬架、分布式电源、热管理等产品已投入市场,工程机械电驱动系统和充电桩领域也在重点投入。

· 储能产品涵盖工商业、便携储能和家庭储能,智能卫浴领域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4、研发与技术优势

· 公司过去十年营业收入和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研发投入7.7亿,占营收11.4%。

· 公司加大出海力度,海内外参展27个,销售费用提升,多项产品推出,包括储能、充电模块等。

· 长沙全球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世界一流检测设备,是公司研发测试的重要基地。

5、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在钣金、磁性组件、精密连接等领域投资,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 株洲生产基地建立立体仓库,通过自动化操作系统提高效率。

· 泰国工厂在建,预计年底完成,以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6、全球市场与战略目标

· 公司在全球市场布局广泛,包括日韩、欧洲、东南亚、南亚和北美,泰国、印度已建立工厂,美国工厂在规划中。

· 公司在电源供应商排名中位列第七,但实际营收接近第六位,目标进入前两位。

· 未来将继续高研发投入,优化平台建设,横向延伸业务,纵向做强细分产品,平衡风险以实现多级增长。

7、财务与经营效率

· 公司净营业周期缩短至98天,应付账款周期拉长,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 未来五年将关注报表改善,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投资将更多用于研发和营销。

8、投资者交流与展望

· 公司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未来将组织更多工厂参观活动,增加对公司的认知和理解。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业务制造型公司,海外市场是战略重点,希望未来海外销售额达到60%。

Q&A

Q:麦格米特在MTC电源供应商排名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如何?

A:公司在MTC电源供应商排名中位列第七,但实际营收约为9.3亿美元,而MTC标记的预测数为8.9亿美元。与前六名的竞争对手相比,如台达、邦宝、明伟等,麦格米特的营收与第二名的差距并不大,大约在1350万到1400万美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台达,其他前六名厂商今年的营收都有所下降,而麦格米特和台达的营收是上升的。公司的目标是进入全球电源供应商的前列。

Q: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规划是什么?

A:公司的发展战略包括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优化平台建设,业务横向延伸,细分产品纵向做强,以及前瞻性布局。公司在过去11年中稳健发展,这得益于前期的布局和提前四五年的规划。公司将继续通过这些战略来平衡风险并实现多级增长。

Q:公司在各个业务板块的中期规划是怎样的?

A:公司的中期规划涉及多个业务板块,包括网络电源和新能源汽车。网络电源是公司未来五年的重大发展方向,受益于AI技术的发展,公司已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网络电源的效率要求很高,目前已达到98%的效率,预计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公司全方位发展的重点,包括乘用车、工程车辆和摩托车等,预计这些领域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Q: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A: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采取全方位的发展策略,不同于其他聚焦单一动力部分或DDCOBC部分的企业。公司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品牌,并已经在某些领域成为全球第一。目前,汽车业务已经开始稳健增长,并且由于之前对单一客户的依赖过大,公司已经进行了调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拥有全球最多的品种种类,致力于成为全球零部件最完整的车型供应商。

Q: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业务布局和市场定位是什么?

A:在储能领域,麦格米特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从工商业储能到家庭储能和移动储能。公司坚持不直接走品牌或系统营销,而是为全球储能企业提供ODN(原始设计制造商)解决方案。麦格米特在储能产品的全方位能力上具有竞争优势,包括PCS、pack、冷却系统、精密连接、传感器以及控制通信等。公司认为,能够提供这样全方位服务的企业在行业内非常少,这将是公司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Q:公司在智能外遇(可能指智能家电或相关产品)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A:公司在智能外遇领域也是全方位打造,拥有从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公司认为在这一领域没有竞争对手能够提供同等水平的产品和服务。麦格米特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全球大型客户都在与公司合作。公司预计这一领域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技术的迭代和新技术开发方面。杭州新基地的生产制造预计将在八月份全面投产,以满足产能需求。

Q:公司在充电桩领域的业务发展和未来规划是什么?

A:公司在充电桩领域同样实现了端到端的整合,包括控制芯片和半导体器件。公司已经投入了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并与美国达拉斯工厂合作,预计今年6月至7月能够投产。公司已经获得了韩国和日本的订单,并且在国内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公司认为,充电桩业务将是未来5到10年的一个增长点。

Q:公司在医疗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是什么?

A:公司在医疗领域的业务近两年增长放缓,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的市场透支和出差限制。但随着疫情的缓解,公司与主要客户的交流已经恢复,新项目也在增加。公司预计医疗领域将有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整合电源、压缩机技术等方面。公司的目标是在全球医疗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Q:公司对未来几年的收入增长预期是怎样的?

A:公司希望在未来几年保持约30%的收入增长。尽管每年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公司对长期稳健增长保持信心。公司不认为短期的波动会改变长期趋势,并且会持续关注未交订单和新增订单的情况。公司已经注意到今年四月份订单情况非常好,国内消费市场似乎有所起色,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信号。

Q:公司一季度的订单情况如何?

A:公司一季度的订单情况良好,去年一季度表现优秀,二三季度增长超过30%。目前手头订单充足,超过20个。四月份订单情况也相当不错,上半年消费表现强劲,尤其是在网络和汽车公司方面。

Q:公司对于长期发展的看法是什么?

A:公司不重视单季数据,而是注重长远发展。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预计在达到200亿销售额之前,增长态势不会改变。公司在产品布局和研发投入方面有明确规划,且已有多个产品在研发中。

Q:公司与英伟达的合作进展如何?

A:公司已经成为英伟达的合格供应商,相关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公司与英伟达等大型客户的合作细节保密,不会公开透露。公司坚持与大客户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合作内容和客户信息。

Q:公司下半年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发展预期如何?

A:公司预计下半年汽车领域业务将有所增长。近两年公司转型后,除了动力业务外,还开展了更多其他业务,吸引了多家客户合作。虽然具体进展程度无法透露,但预计今年将陆续有业务开始增长,明年和后年增长将更为显著。去年已有五六家客户准入并定点,相关信息已在年报中披露。

Q:公司在项目选择和客户筛选方面的策略是什么?

A:公司在项目选择和客户筛选方面持谨慎态度,会根据车型的开发和市场潜力进行选择。公司认为选择不当的车型可能会导致停车场的大量空置,因此会仔细评估每个车型的市场前景。同时,公司在乘用车、工程车、轻型车、摩托车等多个领域都有业务布局,并且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支持公司的快速增长。

Q:公司在业务拓展和投资方面的策略是什么?

A:公司在业务拓展和投资方面采取了积极的策略,不断进行产品拓展和下游延伸。尽管公司进行了多项投资,但管理层认为,这些投资是为了培养市场和客户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投资行为。公司的目标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单一产品或服务。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公司会自然淘汰那些表现不佳的客户或业务,同时也会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Q:公司如何看待减法项目,以及如何引导公司聚焦核心领域?

A:公司认为减法项目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技术门槛较低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会根据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业务调整,比如从几何一动力部分转型到热管理、压缩机、泵拔等领域。公司的目标是形成清晰的业务思路和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规模扩张。

Q:公司在医疗领域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A:公司在医疗领域的战略规划是提供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包括医疗设备的电源、软件、机械压机部分和控制部分。公司认为,未来能在医疗行业生存下去的企业,一定是那些能够提供深入学习和全面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已经在医疗设备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将继续扩展其产品线和服务范围。

Q:公司如何看待研发投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A:公司认为研发投入是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关键,即使这可能会影响短期利润。公司在多个行业进行研发投入,包括半导体、直线电机、气管悬浮、视觉等领域,以确保未来的持续增长。公司不会因为短期利润压力而减少研发投入,而是会坚持其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战略规划。

Q: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投资情况及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A: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投资,包括在杭州和南京设立了两家直线店。公司意识到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也认识到不可能无限期地进行投资。在设备使用方面,公司一直在持续更新和升级。同时,公司也在进行减法,对于表现不佳的领域会进行自我审视和调整。公司在寻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思路性解决方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Q:公司在汽车悬架系统方面的技术优势和未来合作方向是什么?

A:公司在汽车悬架系统方面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例如,公司的产品能够在0.05毫秒内完成调整,相较于比亚迪仰望悬架系统的10毫秒调整速度更快。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研发这一技术,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公司希望能够与更多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悬架系统解决方案。

Q:公司在分布式动力总成领域的布局和风险考量是怎样的?

A:公司在分布式动力总成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布局,包括成立了杭州的另一家公司,公司参股20%。这样的布局旨在分散风险,避免因完全控股而导致的潜在亏损。公司在抓住行业机会的同时,也在尽量减少对公司带来的冲击,并希望能够享受到项目成功后的收益。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是谨慎的,旨在实现稳健增长。

Q: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的聚焦情况如何?

A:公司一直在聚焦电力电子领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公司的目标是保持稳健的增长,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

Q:公司在制造能力和研发平台建设方面的布局和市场反馈是怎样的?

A:公司一直在稳步夯实制造能力和研发平台的建设。公司拥有高水平的机加工能力,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使得公司能够获得客户的青睐。公司在台湾市场的直接询问表明,客户对于公司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非常认可。此外,公司在精密连接的自动加工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Q:公司在储能系统和PCS液冷方面的技术布局和市场需求是怎样的?

A:公司在储能系统和PCS液冷方面进行了技术布局,这些技术是由公司的不同部门共同研发的。公司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例如,大多数储能公司可能会选择从外部供应商采购智能PCS,但公司能够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布局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反馈,而不是公司主观上的扩张选择。

Q:公司在减法策略和细分领域退出方面的考虑是怎样的?

A:公司在执行减法策略时,历史上已经退出了一些细分领域,例如LED路灯电源和to G业务。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没有与外界进行充分的交流,但这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进行的调整。公司在大电源行业、公共行业和温控热管理行业不会退出,这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Q:公司在全球营销体系和海外布局方面的进展如何?

A:公司在全球营销体系和海外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公司在疫情期间无法出国,但疫情后迅速行动,在韩国、日本、台湾和美国等地设立了代表处,并在泰国和俄罗斯进行了工厂建设。公司的海外业务正在大规模发展,全球营销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公司每天都有人员出差海外,参与各种展会和支持活动,显示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Q:公司如何平衡做大和做强的关系,以及在达到什么规模时可以实现较好的利润示范点?

A:公司认为做强必须先做大,因为小规模公司容易被市场淘汰。我们预计在销售规模达到120亿到150亿之间时,规模效益会明显。做大之后,公司将在行业中持续聚焦核心技术,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做强。华为和比亚迪都是先做大再做强的例子。我们认为在200亿规模时,公司会变得更强大。

Q:公司如何实现不同业务板块间的协同管理、研发、降本和提效?

A:公司的主要产品都与电子相关,底层技术相似。我们在项目开发、管理、供应链制造、测试环境、生产线和营销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研发和测试集中在同一个基地,这有助于集中资源,提高效率。此外,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人员调动不会成为大问题,因为我们的技术布局和业务发展策略具有共性,不需要刻意去聚焦某一特定领域。

Q:公司如何看待大客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发展大客户关系?

A:公司非常重视大客户,认为大客户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目前的经营策略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我们的客户包括国内外的行业领导者。大客户不仅带来稳定的订单,还有助于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提升。我们通过不断升级技术和服务,以及适应行业变化,来吸引和维护大客户关系。

Q:公司在销售策略上有何特点,特别是在ODM/OEM方面的聚焦?

A:公司在销售策略上聚焦于ODM/OEM,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带来大量的人员和服务需求,这与我们擅长的领域相符合。我们通过聚焦ODM/OEM,可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集中资源,提高效率。

Q:公司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上是如何运作的?

A:公司的组织结构采用矩阵式管理,由BGBU主导利润中心的经营,同时公司资源平台如研发、管理、IT、供应链和制造等提供支持。管理上,公司根据不同业务单元(BU)的发展阶段,赋予不同的管理权限,以适应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不同需求。公司通过季度总结会和PDC(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不断进行内部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

Q:公司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在该行业的定位和策略是什么?

A: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在该行业中,公司采取了多元化的产品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线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开始收获成果。公司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技术创新能力和公司实力,这些因素是赢得客户的关键。此外,公司的产品在电力电子技术上具有同源性,这有助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建立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随着产品线的成熟和市场的认可,未来几年将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收获的时期。

Q:公司在生产研发、模具制造以及生产环节的协同效率如何提升?

A:公司通过在生产环节中根据不同产品类型进行优化,实现了一定的效率提升和协同。在产品量较小时,公司会采用独立车间和厂房的方式进行生产,以保持工艺的独立性。随着产品量的增加,公司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在大平台上实现更高的效率。例如,浙江欧力的液压式产品已经转移到义乌工厂,而压缩机则拥有独立的车间和厂房。公司强调,只有当产品量足够大时,才能实现真正的优势,而自动化在没有足够产量的情况下可能并不经济。

Q:公司在电力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有哪些策略?

A:公司大约80%的产品都是电力电子产品,这些产品以PCBA为基础,部分产品直接出货,部分则加上外壳或系统组装。公司在株洲的工厂负责所有PCBA的加工,通过SMT等技术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生产。不同事业部的产品在后段组装线上有所不同,但电力电子产品之间的调配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实现互相借鉴。公司在湖南苏州的地域工业园一期建设是为了满足15亿的产能需求,目前产出已经达到40亿,显示出公司的生产灵活性和调配能力。

Q:公司未来的战略调整和资本开支计划是什么?

A: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进行战略调整,将重点放在报表改善和固定资产投入的控制上。目前的投资已经足够支撑200亿的销售额,因此未来的资本开支将减少,更多资源将投入到研发和营销上。公司预计在达到200亿销售额后,会进入一个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期,以支持100亿美金的销售目标。此外,公司在长沙、杭州、泰国等地的项目将在明年年中完成,为未来200亿的产能做准备。

Q:公司在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方面有哪些改善?

A:公司已经注意到净营业周期缩短到98天,应付账款周期也有所延长,这表明公司的经营效率在今年一季度有所提升。公司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但认为还有改进空间。由于多产品特点和供应链紧张的消化,公司内部正在做一些付款和周转方面的管理工作。此外,公司的规模效益正在提升,未来五年内新领域的扩张将有限,重点将放在报表改善上。公司还计划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一些投资,但不会像前期那样多,固定资产投入将受到控制。

Q:关于麦格米特在国际化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海外本土化人才建设、产能布局以及销售方式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A:公司在国际化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在韩国,公司围绕三星等大客户进行本土化人才建设和产品应用支持。日本市场则侧重于传统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领域,已有多年布局。台湾市场主要关注网络能源领域。美国市场最为全面,涉及汽车、通讯网络、工程机械、消费和医疗等多个领域,是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公司在美国硅谷设有销售型公司,并在达拉斯设有组装线、库房、售后服务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亚太地区,尤其是泰国,是公司除中国外的重要制造基地,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和中国车企。印度市场潜力巨大,但受限于地缘政治问题。欧洲市场则通过在德国的布局,整合了营销、开发、库房和售后服务。公司的目标是海外销售额达到60%,并通过双品牌战略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

Q:公司是否有计划在海外市场启动新品牌?

A:是的,麦格米特已经在海外市场启动了新品牌。例如,在泰国、韩国、台湾和美国,公司使用了"autocracy"这一品牌名,虽然这些品牌仍然完全属于国内公司,但有助于更好地与海外市场进行业务往来。

Q:公司如何看待国内大客户对海外供货能力的关注?

A:公司认识到国内大客户非常看重其在海外的供货能力。因此,麦格米特在泰国等地的投资和海外工厂的建设受到了客户的积极评价,并且公司正在积极响应这种需求,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Q:公司未来的海外业务发展有何规划?

A:公司计划将海外业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公司有明确的规划,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将海外销售额提升至总收入的60%。此外,公司计划在欧洲市场实现数亿欧元的销售额,并在美国市场实现五六亿美金的销售额,虽然这可能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公司已经在海外市场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包括在德国、美国、亚太地区以及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地的业务布局。

Q: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成长能力如何体现?

A: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快速响应能力上。商业机会往往由新技术带来,例如智能手机和锂电池的革新。公司管理层年轻且对新技术有深刻理解,这与一些传统龙头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可能在新技术面前显得不够灵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如网络电源效率的提升,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展现了其持续成长的能力。

Q: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

A: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策略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公司放弃了一些旧技术,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更高效率的产品,如DBC和OBC。公司还采取了分布式动力系统的策略,并致力于通过技术领先实现差异化竞争。虽然不敢断言能成为市场第一,但公司有信心成为全球重要的玩家之一。

Q:公司如何看待国内外工程师资源的差异,以及这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A:公司认为国内外工程师资源的差异对公司发展有积极影响。美国的工程师可能更多地转向了芯片行业或金融行业,而中国每年培养的电气工程师数量远远超过美国,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师红利。公司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大量招聘研发人员,保持了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Q: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情况如何,是否有具体的成功案例?

A: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西门子博士在上海家电展展出的带解冻功能的冰箱,其解冻技术就是由公司开发的。这表明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国际客户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从而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Q: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如何看待技术变革及其对未来市场的影响?

A: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变革是持续且不可改变的趋势。公司更注重小变革,即不断的迭代更新。预计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更加景气,电池成本将越来越低,容量和性价比将提高,固态电池将逐步进入市场,可靠性将提高。电池技术将推动产业革命,向储能、低端车工具、各行各业延伸,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光伏成本将直线下降,新能源带来的产业革命远未结束。中国在这一革命中将走在构建全球的前沿,尤其是在零部件领域,因为全球市场对中国的法律文件有广泛接受。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麦格米特
工分
3.1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