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01-25 15:04
收藏
垃圾发电-4.17%节能环保-4.07%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发布上表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相较上年增长10.7%,相较2019年增长6.4%。中央与地方均有一定超收,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以及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涨幅价格较高拉动等原因所致。(北京日报)
国新办就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先生,向大家介绍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请许宏才副部长介绍情况。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是财政收入完成预算。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与2012年的11.73万亿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具体看,2021年收入比上年增长10.7%,与2019年相比增长6.4%,完成收入预算。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中央和地方均有一定超收,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再加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等因素拉动。
二是财政支出控制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以内。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3%。
三是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财政部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精准实施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基础上,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允许企业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解困难、更好发展,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四是强化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跨周期调节,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债券发行力度和节奏,总体上前慢后快。一季度经济恢复态势较好,适当放缓总体发行节奏,下半年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地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全年发行额的七成,第四季度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五成,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五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教育支出3.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卫生健康支出1.92万亿元,在2020年疫情防控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上年是增长了15.3%),2021年继续保持较高强度,支出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六是直达资金效能继续提升,惠企利民精准有效。财政部门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全年中央财政共下达直达资金预算指标2.8万亿元,各地累计实现实际支出2.67万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5%,为地方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更好财力保障。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些情况。
陈文俊:下面请各位提问。
记者: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并且2022年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请问财政部在这方面有何考虑?
许宏才:谢谢。你问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你问了一个市场主体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1亿多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2022年将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主要从四方面发力。一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创造。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增加活力。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三是聚焦增强地方财力,为减税降费提供保障。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向市县基层下沉,避免地方因财力不足而在减税降费上打折扣。四是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总的看,2022年减税降费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终端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以上有关具体政策国务院将会作出部署出台。
记者问: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减税降费的。刚刚您也介绍到了,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另外,主要是哪些市场主体受益?谢谢。
许宏才:
谢谢,你这个问题是在问怎么实实在在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减半征收的基础上,再减半征收。
二是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延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就是制造业企业发生研发费用1块钱,我们给他算企业所得税时,成本费用可多计算1块钱,并允许企业可以按照半年或者提前享受2021年前三季度的优惠。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由原来的年终汇算清缴享受改为执行中享受。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实行按月全额退还新增的未抵进项增值税税额。先进制造业是按月全额退还,也就是说把新增的未抵进项增值税税额按月全额给退回去。这是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
三是分类调整疫情期间出台的阶段性政策。延长疫情期间出台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等政策执行期限,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的征收标准,继续免征相关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费,取消普通护照加注收费,并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的整治力度。
四是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优惠等制度性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继续实施,政策叠加效应继续显现。
五是执行当中加大力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允许企业提前享受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刚才我也介绍了,由年终汇算清缴享受转为执行中享受。新增了对于煤电和供热企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等政策支持。
实施上述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困难,促进了企业研发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刚才讲的制度性减税政策,还有一些阶段性的政策在继续实施,所以对整个市场主体都应当说是有好处的,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谢谢。
记者问:
我们都知道2021年我国实施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且覆盖了多项民生补助。所以请您介绍一下,去年咱们资金的分配情况如何?使用情况如何?成效怎么样?谢谢。
许宏才:
好的,谢谢。2021年,中央要求我们要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重新选定了范围。2021年我们在一些主要的民生领域实施,资金规模达到2.8万亿,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总的来看,直达机制运行顺畅,持续保持了快、准、严特点,即快速、精准、严格,为落实惠企利民的政策提供了更好的制度支撑。
到年底,我们统计,直达资金2.8万亿元分配给省级1万亿元,分配市县1.8万亿元,体现了增量资金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因为当时我们这一块主要是存量资金,也有一部分是增量,我们说存量资金不一定做大的调整,但是增量资金要向基层倾斜,最终分配的结果体现了这样一个政策的要求。通过直达监控系统来看,所有资金全部分配到了资金使用单位,没有滞留,共安排项目43万多个,截至12月31日,实际形成支出2.67万亿元,还有少量的,有些没有完全清算完,有些可能会有少量的结转,但是数额很小。全年从把直达资金和非直达资金作比较,应当说直达资金支出的进度明显高于一般预算资金。从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落实审计的结果来看,审计署是有个跟踪审计,从审计署的跟踪审计结果来看,直达资金的违规问题相对较少,违规金额比例较低,资金使用较为规范。
在资金的使用方向上,直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这些方面:一是支持保居民就业,直接用于就业方面的资金支出超过510亿元,促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二是支持保基本民生,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资金超过1.92万亿元,约占总支出的72%,积极发挥民生兜底作用。
三是支持保市场主体,相关直接惠企支出累计超过60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66万余家,合计超过200万家次。
四是支持保基层运转,在直达资金当中有个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这块支出超过3300亿元,保障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重点支出。
五是支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安排了1亿元以上项目接近3000个,我们把这些项目如果统统捋一捋,规模超过1.3万亿,保障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有序开展,有效促投资、补短板。
当然,上面五个方面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统计,项目之间会有一些交叉和重复。
从两年实践来看,对转移支付资金采用直达机制,丰富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实现了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的“双提升”。下一步,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完善并用好直达资金的机制,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本资料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平安证券对本资料拥有最终解释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 喜欢分享